調色盤上的钴藍色在畫布上洇開第三遍時,蘇瑤的筆尖終于在紙面上劃出一道煩躁的斜線。窗外的香樟樹正把蟬鳴篩成碎片,落在她沾着钛白顔料的袖口,像撒了把未融的雪。
“又把天空畫成水泥色了?”林宇的聲音從畫室門口傳來,球衣還帶着訓練場的熱氣,發梢滴下的汗水在地闆上砸出深色的圓點,“老陳說今天的折返跑加練,要不要來看?”
她盯着畫布上那團模糊的灰藍色,想起上周策展人說的話:“你的風景太靜止了,像被凍在琥珀裡的夏天。”筆尖無意識地戳着調色盤,直到林宇突然握住她的手,把沾滿群青的指尖按在自己球衣的11号上:“試試用運動的眼光看世界,比如——”他突然轉身跑向走廊,球鞋在地面拖出銳響,“籃球劃過的弧線,比任何畫筆都自由。”
下午三點的籃球館像個巨大的蜂巢。蘇瑤坐在記分台旁,看林宇在球場上做變向運球,陽光從天窗斜切進來,在他晃動的肩頸處投下流動的光斑。她注意到他急停時膝蓋彎曲的角度,大腿肌肉繃緊的線條,像她素描本裡未完成的人體動态——但此刻這些線條在移動,帶着汗水蒸發的熱氣,連影子都在地闆上跳着不規則的踢踏舞。
“注意看傳球路線!”教練老陳的哨聲響起,林宇突然将球擊地傳給隊友,球體撞擊地面的聲響與她心跳重合。蘇瑤翻開速寫本,鉛筆在紙上遊走:籃球劃出的抛物線被她記成一道金色的弧線,球員交疊的身影化作幾何圖形,而汗水滴落的軌迹,竟像她一直尋找的“動态留白”。
“這個角度的突破,”林宇不知何時站在她身後,指尖劃過她畫中球員的腰部,“其實和你畫人體時找重心平衡點是一個道理。”他的球衣蹭到她的畫紙,留下淺灰的汗漬,卻意外在畫面上形成獨特的肌理,像被陽光曬舊的膠片。
比賽日的體育館擠滿了呐喊聲。蘇瑤站在球員通道入口,看林宇在熱身時練習扣籃,他起跳的瞬間,球衣被氣流鼓起,背部肌肉在燈光下形成漂亮的倒三角。她突然想起畫布上未完成的天空——如果把他躍起的軌迹當作畫筆,或許能在藍色顔料裡劃出最動人的筆觸。
當第一節比賽進行到第五分鐘,林宇接到隊友傳球,在三分線外急停跳投。球體劃破空氣的聲響中,蘇瑤仿佛看見時間被拉長:籃球旋轉的紋路,燈光在球面折射的光斑,甚至他手腕抖動時的細微弧度,都在她視網膜上定格成一幅動态的油畫。她迅速掏出手機,拍下這個瞬間,屏幕上的11号球員與背景的觀衆席形成奇妙的構圖,像她一直想畫的“運動與城市的共生”。
賽後的更衣室飄着碘伏和薄荷的氣味。林宇擦着汗,看見蘇瑤坐在長椅上,速寫本攤在膝頭,畫中自己的手臂被處理成半透明的質感,肌肉線條間流淌着淡金色的光,就像他在空中滞留的那一刻,被陽光鍍上的金邊。
“原來汗水在畫布上是這樣的,”她指着畫中脖頸處的反光,“像撒了把碎鑽,比任何顔料都璀璨。”林宇湊近,發現她在球鞋的陰影裡畫了隻極小的蝴蝶,翅膀紋路正是籃球的皮質肌理:“這是你說的‘把運動軌迹變成藝術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