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鼎元中學高中部開學日。
許孟夏和爸爸媽媽早早來到學校門口,和許多學生和家長一起等待學校大門開放。
鼎元中學作為全省前三的高中,清北錄取人數年年全市第一,文理科市狀元幾乎沒有旁落過,錄取标準也嚴格劃分三六九等:
最優秀的孩子初中就獲得了保送資格,其次是獲得加分資格的學生,而參加考試的學生,也分為直錄學生、借讀學生等,設置不同的分數線,沒有達到直錄分數線的學生,需要額外交錢借讀,借讀費用不菲。
即便如此,每年依然有很多家長削尖了腦袋把孩子送進去,畢竟“進了鼎元,就是一隻腳邁進了重點大學”,錢可以湊,孩子的前途可耽誤不得。
許孟夏來自L市周邊區縣,小學和初中都在縣裡最好的學校,成績在全校能排進前20,但想要考進鼎元中學,還是有些挑戰。
中考前班主任幫她規劃志願,第一志願依然填鼎元中學,如果考好了就能進,第二志願填她的母校——縣一中的高中部,穩妥且後續升學率也還算不錯。
對于年級前50孩子的志願,老師基本都會這樣去建議。
除了盛嘉言。
“盛嘉言肯定沒問題啊,鼎元中學必定有他一席。”
“我家孩子要是像盛嘉言那樣,也不用糾結志願的事兒了。”
“咱們縣一中,幾年都沒出鼎元中學加分資格的考生了,盛嘉言是第一個啊。”
“太優秀了這孩子,家長怎麼教育的啊。”
如果沒有盛嘉言,那麼許孟夏也算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因為有了他,這個“别人家的孩子”隻能是盛嘉言。
學校大門緩緩打開,學生和家長們一窩蜂沖進校園,争相去看鼎元一中校園噴泉前立着的分班牌。
許孟夏有些恍惚,被人群擠着往前走,思緒卻飄到了出成績那天。
出成績那天下午,許爸爸和許媽媽專門請了假回來陪着許孟夏打查分電話,電話遲遲打不進去,許孟夏急得手心都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