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邊,常陸院馨正在給焦躁的哥哥計時,三分鐘一到,就在小浣熊存錢罐裡投入了一枚硬币。
“這是什麼?”HONEY前輩充滿興趣地湊上去。
常陸院馨解釋道:“是光能忍耐焦躁情緒三分鐘的話就存100元的遊戲,等到存夠10萬元,就可以請春绯吃金槍魚中段了。”
那要存1000次才行啊。
“一次才100,這也太少了。”黑發前輩推了下眼鏡,十分看不上這小小的數額。
“啧啧啧,鏡夜前輩你想得太簡單了,光不這樣做是不行的,反正他現在去告白肯定會被甩……”
看着常陸院弟弟侃侃而談的樣子,再看看站在他旁邊淺笑着的黑發少女,衆人怎麼也無法說服自己對方是沒有什麼炫耀的意思存在的。
而常陸院馨的剖析還沒有結束:“雖然光比我想象的要成熟一些,但是從社會的角度來看,他還完全是個小孩子!”
“夠了!馨!你也說得太過分了吧?!沒有女朋友就是小孩子,你這是在炫耀吧!!”
聽到這裡,常陸院馨忍不住看了一眼少女。
大家不知道的是,即使兩人對彼此的感情早有默契,現在也變得更親密了一些,但是誰也沒有找到恰當的時機開口告白。
即使是這樣,做了錯事的常陸院馨也會很自覺的對詩織道歉,以喜歡的人的身份。
“雖然我是站在光這一邊的,但是也不能無視春绯自己的心意,假如春绯自己意識到她對殿下的感情,我更不會阻止……
但是,就算是這樣,我也不允許别人特地為她和殿下制造機會!!我就是這麼想的!”
雖然已經從狹小的世界中走了出來,但是常陸院弟弟仍舊沒有停止為哥哥操心,在他看來,環殿下和春绯是不自覺的雙箭頭,但是感情這種事情,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他隻是想盡可能地為哥哥争取更公平的待遇而已。
詩織和美緒對視一眼,兩人默契地沒有多說什麼。
從第三音樂室走出來,美緒終于将堵在胸口的那口氣長長地吐了出來。
“我說啊,世界上真的有那樣遲鈍的人嗎?”紅發少女表示很不理解。
詩織難得有些無語:“不是近在眼前嗎?而且還有兩個人。”
“唉,最後也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話說,馨同學是不是太操心了,總覺得這種方式幫助不大……”
雖然戀愛經驗不是很豐富,但是美緒絕對可以将身邊這群幼稚園的小朋友踩在腳下。
要她說,馨同學自己都沒有什麼經驗,就這樣一頭熱血地助攻,很努力,但是感覺不太聰明。即使是自己的哥哥,這種事情也是沒有辦法的吧。
詩織心中突然湧起奇怪的感觸,就是在上學期,在同樣的地方,她還不知道該不該跟常陸院兄弟接觸,還在糾結擔憂着夢想和現實的距離,但僅僅幾個月過去,她就擁有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心态。
未來能夠做到什麼地步,她不清楚,但是她已經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準備工作了。未來的感情發展她也看不清楚,但是無論怎樣,她都會努力接受所有好的或不好的情緒。
想到這裡,少女也忍不住歎氣:“大概,這就是青春吧。”
“哈?你這是什麼老奶奶口氣啊。”
雖然學校裡發生了很多讓人眼花缭亂的事情,但是文學部仍舊在按部就班進行着自己的雜志發行工作。
确定主題,篩選稿件,确定插畫和插圖,美術設計,排版設計,校對,和印刷廠對接工作,确認樣刊,确認發行渠道,整理銷售數據,确定營銷方案……每一期雜志,都凝聚着文學部衆人的汗水和心血。
文學部的成員們家世都馬馬虎虎,是屬于庶民聽了覺得很厲害,但七大名門卻不會放在眼裡的中上階層。也正因為如此,這個階層的孩子會更早地結束無憂無慮的玩耍,早早地開始幫家族招攬生意。
結交人脈,組建圈子,綁定利益……一開始就為有錢人服務的櫻蘭私立學校,即使裡面的少爺小姐們整日玩耍,他們也完成了家族賦予的最高目标。
文學部的雜志《櫻蘭》目前的表現雖然還不錯,但考慮到學校和父輩天然的保護屏障,要真正參與到商業社會,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雜志的銷量已經穩定了下來,整個櫻蘭私立學校,從初等部到高等部,有超過90%的學生訂閱我們的雜志……但是,到了大學部,僅有不到10%的學長學姐對我們的雜志感興趣。”相葉純将數據分享給部員。
“大學部本部的文學雜志才是主流,而且,高等部的讀者中有相當一部分同時購買了大學部的雜志。”清水美緒點了點桌上的樣本。
“那個……我從父親那裡聽到了一些消息,”負責排版設計的山下勝平看向自家部長,“大學部的文學社聘請了國内知名小說家作為指導老師,還定期邀請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來校演講,并且,他們還将雜志送去參加全國學生雜志評選。”
與之相比,在櫻蘭私立學校高等部的自由氛圍下,他們的雜志沒有任何外援,完全靠一幫十六七歲的少年少女支撐着。
“那麼,就隻有一個問題了。”黑發少女戴着眼鏡,走到衆人面前。
“是保持雜志現有的風格,還是做出改變去争取更多的讀者?”作為貴族私立學校,他們是安于現狀,還是去大膽闖一闖?他們的劣勢很明顯,但是揚長避短才是正确的選擇。
“還有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情,相信大家做事都不願意半途而廢。高等部的學生大都會考慮出國留學的事情,我們文學部還沒有成員出國進修過,假如出國,在這段期間,該怎麼安排工作,怎麼招攬、培養後輩,也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現在文學部隻有一位學長和學姐,其餘都是一年級的學生,目前影響并不大,但是當他們升到二年級和三年級的時候,就必須首先招攬部員,然後才能安排後續的工作。
而現在,他們唯一要考慮的就是《櫻蘭》到底要走什麼樣的道路。
可以這麼說,在櫻蘭私立學院的所有社團中,文學部的成員可能不是最優秀的,但卻是最能看清現狀的人。或許也因為這樣,他們就少了一點少年人的沖動和天真。
在未來注定了要給更有錢有勢的階層打工的前提下,為什麼他們不從現在開始積累更多談判的資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