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樣,蘇林對靈霄山的生活還是有點兒期待的。
但是!
誰能告訴她,為什麼在靈霄山修行的第一課是插秧?
别說她沒來過靈霄山,闫林秀妥妥的是靈霄山前輩,她那時候可沒這一出。
蘇佑說:“嗨!修行為了蒼生萬民,首先就要體會萬民之辛苦----師兄這麼說的,我覺得這話說得對。”
蘇林無語:“話雖這麼說沒錯,可是這也太接地氣了吧!我們是在修仙诶,修仙!”
旁邊一個被曬得黑醬油似的師兄聞言笑道:“享衆生供奉,就得為萬民計。人家給我們吃的,我們必當回饋,平時沒有斬妖除魔的事情,就幫忙插秧種地,也算不白吃嘛!反正一天天一身蠻力沒處用,正好!也算修行了。”
蘇林感歎這黑師兄心态真好,體力也好,他和蘇佑忙了半天才插了一小段,他已經快飛到對面壟上去了。
蘇佑見人走遠了,悄悄湊近蘇林說:“才不是那回事,我聽說啊,是靈霄山人太多,山下的村莊供不起了,這才讓外門弟子插秧,好歹多點兒口糧。”
“外門弟子?”蘇林敏銳地抓住了重點,起身望了望,沒看見王小虎和那個築基、清瘦小子,直覺“外門弟子”不是什麼好詞兒。
蘇佑的八卦能力一如既往地出色,才來幾天,已經有了很多消息渠道,他給蘇林解釋:“靈霄山初雲館裡的弟子,每年都有一次被宗門選擇的機會,選上的就是宗門弟子。”
“我們呢?”蘇林問,“下一次宗門選擇是什麼時候?”
蘇佑說:“按照舊例,通過内選大會進入靈霄山的弟子,一個月後有次考核,有機會拜入宗門,沒選中的就跟初雲館其他弟子一樣,每年一次了。”
“沒選中就是外門弟子?”蘇林問。
蘇佑解釋:“差不多。如果一直到畢業都沒被選中,可以選擇繼續留在初學館學習,但夥食費、住宿費等需自理;也可以選擇服從安排,被派去處理靈霄山日常事務,成為‘外門弟子’。”
蘇林又問:“考核什麼?”
蘇佑說:“不清楚,好像是什麼綜合評價。”
蘇林心裡咯噔一下:以她對靈霄山尿性的了解,沒有硬性标準的考核,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神仙打架,好事幾乎跟他們這樣的無關。
她通紮着褲管,滿手泥漿地怔了怔,問:“咱倆就這麼‘外門’了?”
蘇佑很無所謂地聳了聳肩。
蘇林無語,隻一味埋頭插秧。
她插秧的距離把控得很好,秧苗的疏密程度比黑師兄插的要稀疏得多,但兩株秧苗間的距離又不足以讓人在中間補上一棵,覺得不滿意,隻能拔了重新栽。
蘇佑有樣學樣。
于是,蘇林、蘇佑在插了三天秧後,被轉崗,去巡守邊鎮。
這個轉變讓蘇林始料不及,任務重要程度上升太快了。向來中樞派人去邊界都是美差啊!
等蘇林和蘇佑趕到集合點,看見王小虎和冷杉,頓時明白了其中關節。
四個人再碰頭,自有一番親熱。
王小虎展開卷軸說:“今日我們去巡視靈山鎮下面的靈山村,挨得近,一天就能往返。”
“咱們怎麼去?走路嗎?”蘇佑問。
王小虎說:“我們都不會禦劍,才安排了這個近的地方,我把我家馬車借出來了,坐馬車,更快。”
三人都贊王小虎辦事妥帖,上了馬車,自有車夫駕車,他們四人在車上吃着喝着,看了一路的風景。
蘇林蘇佑對視一眼,會心一笑:這不比插秧舒服多了!
快到地點時,王小虎提醒大家:“今日巡視的重點是村裡養牛的情況,順便看看油菜。”
“養牛?”蘇林心說又是插秧、又是養牛,這靈霄山未免也太接地氣了。
“是的,因山中人口漸多,牛肉供應不足,所以年初下了令,讓各村增加黃牛養殖數量,他們把增加的數目報來了。我們此行就是去核對,看是否屬實。”王小虎一邊解釋,一邊把靈山村的地圖傳給其他人看。
大家也都熟悉熟悉情況,免得等下鬧出笑話。
等車到了村口,有人等在那兒,領着四人下車,步行去養牛場。
養牛場建在一個小小的山谷裡,牛棚的立柱是新木材,還有股子清香味,的确是新建不久。
村長立在牛棚前,看着是個老漢,頭發白完了,皮膚黑黝黝的,笑得滿臉褶子,看到他們來,不斷點頭。
蘇林先入為主,就覺得這老漢是個憨厚之人。
村長跟上前的王小虎拉了拉手,親熱地遞給他一個小荷包,蘇林、蘇佑和冷杉也有。
蘇林看着王小虎,蘇佑看着蘇林,冷杉本要推辭,見王小虎十分自然地收下,蘇林、蘇佑也收下了,便也疙疙瘩瘩地收下了,擡頭朝那村長很認真地笑了一笑。
衆人在牛棚前站定,默默地看了一會兒。
蘇佑開口問:“村長,咱們村裡有多少頭牛啊?”
村長說:“理論上來說,有九十八頭牛。”
“這麼小一個村子,能養九十八頭牛,真厲害。”蘇林捧場地稱贊。
村長呵呵一笑。
“牛都放出去吃草了嗎?”冷杉忍不住問。
村長還是呵呵一笑,說:“啊,對,都出去吃草了。”
蘇林覺得村長說話有意思,問:“理論上九十八頭,那實際上呢?”
村長更是呵呵一笑,下巴朝牛棚一揚:“實際上,都在這兒。”
蘇林、蘇佑、冷杉和王小虎四個人大眼瞪小眼。
因為牛棚裡一頭也沒有。
王小虎清了清嗓子,說:“村長,咱們今天就是特地來看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