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有心事?”
看到賀知念這幅表情,林塗悠立馬化身“知心導演”。
平時劇組的人可是看不到林塗悠這幅耐心十足又溫柔至極的模樣的。
或許是因為對前一世賀知念遭遇的同情,林塗悠在對待賀知念時,總是和對别人不太一樣。
他們在某些地方很像,林塗悠也希望這樣溫柔又優秀的人可以有更好的結局。
所以,她一直都很注意賀知念的心理狀态。
像他這個年紀就已經名利雙收的人很容易在這個紙醉金迷的圈子裡迷失自己,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幹擾,一不小心就踏入深淵。
可接觸下來之後,林塗悠總覺得,賀知念不像是那種會輕易被影響的人,相反,這個人看似性格平和,但其實内裡很強大,溫柔又堅定,有一種與年齡和外貌不符合的成熟。
這也就更讓林塗悠疑惑——究竟是什麼讓這樣一個人後來性情大變,最終走向了一條不歸路呢?
林塗悠的擔憂的目光落在了賀知念身上。
或許就是因為他的堅定,因為他和林塗悠一樣,都是那麼固執又要強。
在劇組裡,賀知念好像和誰的關系都不錯,但卻鮮少能與人交心。
印象中的他總是溫柔地笑着,脫離了角色之外的賀知念,似乎很少會展現出什麼鮮明的本色。
大家總是對他所飾演過的各種角色津津樂道,誇贊他的演技,贊揚他對角色的塑造力,但卻鮮少有人會思考——賀知念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溫柔、性格好、佛系、戲癡……
這些似乎是很多人對于他的印象,但林塗悠覺得,這不是他的全部。
就像林塗悠所拍過的電影裡的每一個角色一樣,人的性格應該是複雜多面的,可賀知念給她的印象卻過于單一。
于是喜歡剖析人物性格的職業病讓林塗悠忍不住開始好奇——真實的、在工作之外的賀知念是什麼樣的呢?
直覺告訴林塗悠,眼前的這個人絕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而被他掩藏在深處的許多面,卻讓林塗悠生出了些許想要探究的欲望。
“……微表情。”
賀知念忽然吐出來這麼一個詞。
“我最近在研究這個。有時候,某個瞬間閃現的細微表情,往往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感情和情緒。我想,也許這個可以運用在表演當中。”
“微表情?”
林塗悠沉吟一聲,點了點頭,“的确是個不錯的想法。”
“不過……我對這方面的研究還太少,所以還想請教一下林導。”
“請教我?好吧,雖然我對心理學研究的不多,但你有什麼問題可以說出來我們一起讨論讨論。”
“林導你……有觀察過周圍人的微表情嗎?”
賀知念的這個問題讓林塗悠愣了一下。
觀察微表情?
林塗悠認真地回想了一下。
其實喜歡不經意地觀察生活、觀察身邊的人是他們這一行不少人的習慣,林塗悠也不例外,不過她的觀察大部分時候更注重于“故事”和不同人的不同性格和心理,而對于微表情,她一般隻會在拍戲的時候注意。
畢竟沒事的時候總是盯着别人看不太禮貌,林塗悠平時的社交圈子又不大。
“倒是沒怎麼認真觀察過。”
賀知念點點頭,似乎沒有跳過這個話題的打算,“我倒是覺得觀察微表情是個很好的方法,這對我表演霍尹州的情緒心理有不小的幫助。”
“比如當一個人嘗試着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感時可能會導緻面部僵硬、表情不自然,又比如鼻翼的擴張可能代表着憤怒和厭惡的情緒……”
賀知念一口氣列舉了很多例子,看上去為這項“新探究”做了不少功課。
林塗悠一邊聽着一邊也開始在腦海中回想一些畫面,将這些例子和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對号入座。
“或許你也可以試試觀察一下身邊的人。”
賀知念忽然對上了林塗悠的目光,林塗悠總覺得他這句話意有所指。
似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林塗悠輕笑一聲,思緒很快從表演的讨論中抽離出來,“所以……你想讓我觀察誰?”
賀知念沒想到會被這麼快揭穿意圖,但他也并不在意,隻是忍不住感歎了一句:“不愧是林導,還是瞞不過你。”
“我……覺得白慕涯的狀态不太對勁。”
在這裡忽然聽到白慕涯的名字,林塗悠是很意外的。
她迅速回想了一下之前的事,卻不覺得白慕涯有什麼特别奇怪的,足以讓人看出不對勁的舉動。
要不是因為她自帶了一個上帝視角,恐怕也沒有把握輕易看穿那個人的僞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