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兩個小女孩很乖,她哄她倆睡覺也不費力。
半個時辰後,李母房間裡,劉老根大夫又被請來了。
李母焦急走過去,“劉大夫,您給看看,我這大女兒年紀輕輕,還帶着倆孩子,可不能出事啊!”
李春花氣息很弱,劉大夫當即拿出銀針紮穴位,紮了一刻鐘複又把銀針拔出,劉大夫仔細探脈,良久摸摸胡子。
“還有救,身子太弱,你這女兒心血都快熬幹了,以後不能做重活,得好好養着。”劉大夫刷刷寫下一張藥方,“明日拿去縣裡抓藥。”
李家人心頭松了一口氣,“謝謝劉大夫,您醫術好,救了咱李家村人多次了,您就是那活菩薩。”
“應該的,應該的。”劉大夫轉頭看向李家女兒猶豫,“我家裡有一塊參須,可含在嘴裡。”
“雖是參須,看在咱同村的份上最低也得一兩銀子,你家商量商量,老夫要回去了。”
李母拍闆,“用,我去拿銀子,他爹,你和石頭再跑一趟,跟着劉大夫去拿參須。”
一家人忙活到深夜,索性李春花命保住了,李家人笑顔逐開。
半個月的時光匆匆而過,李家人忙着給李春花看病調養,忙着照顧李春花的兩個女兒。
孩子在孫家遭受虐待遭受慣了,安靜聽話的不似一般調皮愛鬧的小孩子。
兩個孩子,大的名叫孫大丫,小的名叫孫二丫,李夏荷用木棍和草紙做了兩個紙風車,“大丫,二丫,來姨母陪你們玩紙風車。”
大丫二丫穿了李母趕制的棉襖,穿着小棉鞋搖搖晃晃的跑過來,像兩隻幼小的小鴨子。
“姨母,姨母,大丫想玩!”
“姨母,玩!”
“玩,都玩,來大丫一個,二丫一個。”李夏荷一人發了一個紙風車。
三人笑鬧的聲響在李家小院充滿了溫馨,李母的房間裡,李春花靠在床頭,李母端來一碗雞蛋湯,“小花,喝雞蛋湯。”
李春花搖搖頭,“娘,我好多了,你喝吧。”
李母對着雞蛋湯吹涼,“傻孩子,喝了你的身子才會好起來,你想想你兩個女兒,總不能讓你老娘一大把年紀再去照顧小的。”
“還有啊,你妹妹小荷也成家了,你的孩子還要拖累你妹妹照顧嗎?”
李母苦口婆心,“兩個孩子都指着你呢,小花,都說為母則強,堅強一點,啊!”
李母把碗遞李春花手裡,“娘還得做活,你自己喝了。”
李家人分配的活計是,李父帶着石頭日常上山砍柴,準備春耕,給地翻翻土除除草。
李母則是忙活一大家子吃用,得打豬草,喂豬喂雞,家裡的孩子也得照看到。
上門女婿成志自從在娘娘廟會賺了三十兩銀子,是李家的大功臣,在加上成志又接了抄書的活計,李家讓他專心抄書,附帶教導石頭習字。
李夏荷則是給李母打下手,日常照顧成志和大姐,附帶看家并帶兩小丫頭玩。
“可算快到了,累死老娘了!”
村子外的小路上,孫老娘坐在獨輪車上,三個兒子輪流推車,走了一天半才找到這李家村。
兒媳婦帶着兩個孫女跑了,她能跑哪去,鐵定是回娘家了。孫女都大了,可不能白白便宜了外人,累的孫老娘大老遠帶着三兒子來要人。
孫老娘拍打衣服上的灰塵,“耀祖啊,你那媳婦身子骨不好,眼見是不行了。得把兩丫頭要回來,丫頭要回來換親給你大哥家小子換兩媳婦。”
“娘也給你尋摸着,尋個好媳婦跟你成親生個大胖小子,你這枝也算有後了。”孫母給兒子們暢想着未來。
兩丫頭托人換親換出去,給大兒子家的兩金孫換兩媳婦。再給耀祖尋摸個媳婦,一家人和和美美的過日子。
“好,娘,兒子都聽您的。”孫家大兒子滿口打包票。
孫家一大家子人口多,窮的叮當響。
老大家的兒子們都大了還娶不着媳婦,有老三家的女兒們換親撈兩媳婦回來,正可解孫老大家的難事。
孫老大對此事很積極,一路上都是他推車推的多,還一路催促老二老三。
孫老二家兒子還小,這好事兒輪不着他,孫老三孫耀祖被老娘慣了一碗碗的迷魂湯,把親生的女兒換出去他都不上心。
孫老娘帶着三健壯的兒子一路跟人打聽到了李家門口。
“老大,去敲門!”
孫老大一馬當前的“哐哐哐……哐哐”的敲門,“快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