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廣衆之下把滿滿的幾箱子東西分發完畢。趙嬷嬷坐下,說道,“還有一樁事,我們老爺吩咐我們把京城的林府收拾修葺了一下,方便我們家大姑娘去小住。”
剛說完就聽賈母拒絕道,“不成。她小小的一個人兒,又沒有兄弟扶持,怎麼能一個人住到林府去?姑爺能放心?他便是放心我也不放心。玉兒剛到我身邊時,瘦瘦小小的,好不容易養這麼大,我怎麼能放她一個姑娘家家的一個人住到那麼大的府裡去。”
“知道老太太對大姑娘的疼愛之心。”趙嬷嬷微微一笑,“我家老爺自然是不放心的,但是我家先太太,府上的先姑太太畢竟是大姑娘的生母,作為女兒思念母親,也是孝順之舉。”
“我家老爺特意在府裡辟了一個小佛堂,大姑娘為先太太抄寫的佛經也可以呈上去。另有年節時,也方便大姑娘為先太太做些功德。恕老奴直言,在貴府上,我們家大姑娘是不方便如此行事的。”
畢竟賈敏是出嫁女,一應悼念法事都歸于夫家,自古以來便沒有出嫁女在娘家供奉的。如果說别的,賈母還能以黛玉年紀小不放心回絕,但這涉及到她的親生女兒,賈母瞬間被堵住了嘴,總不能跟林家人說她的女兒不需要香火供奉吧?
賈寶玉眼珠一轉,對賈母說道,“這是應當的。老祖宗,知道您疼林妹妹,但林妹妹定然也是思念姑母的,您就許了她吧,全了她一片孝心。”
賈母自來不會拒絕賈寶玉的要求,剛剛條件反射地想回絕,也是覺得就這麼放林黛玉出去好像有什麼事失去了掌控,也是因為林如海這麼安排看着周全,但偏偏讓她覺得有點别扭,好像是對她有些不滿似的。
“老祖宗~”賈寶玉扭股糖似的纏在她身上,“您就應了吧!”
趙嬷嬷等人:……???就離譜!
她們長這麼大就沒見過這般作态的公子哥!這是出生的時候投錯胎了,還是賈家直接把小姐當少爺養大了?
偏賈母呵呵笑道,“應應應,老祖宗都應了,都聽我們寶玉的。”
聞言賈寶玉沖林黛玉得意地挑了挑眉,好像在跟她邀功一樣。林黛玉瞧了,拿帕子捂着嘴偷偷笑了。
趙嬷嬷:……談正事呢能不能正經一點!
要說賈寶玉為什麼這麼積極,那就要說到上一年茗煙大鬧賈家家塾了。鬧事一時爽,鬧後火葬場。作為榮國府上下的寶貝鳳凰蛋,即使他給身邊的小厮長随封了口,不許他們向家裡長輩告狀,但這哪是他隐瞞得了的。
随便誰去問一嘴,就知道了他在家塾大發神威的事,更何況他身後還有兩個視他如命的賈母和王夫人,另外望子成龍的賈政二老爺,怎麼可能不關心的讀書情況。
這後面還連着家塾老太爺一家子的事,一整年都亂糟糟的,他們會放心把寶玉放到那個環境去?
自然是拘着他在府裡不讓他亂跑了,便是他說思念秦鐘想同他一起念書,賈母等人都是甯願在外院收拾個書房出來讓他用。
外院是賈政的地盤,到了外院就是到了賈政的眼皮子底下。賈家的傳統,實行嚴父慈母的棍棒教育,見了兒子,二話不說,先斥責貶低怒罵教訓一番,兒子見了當爹的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
寶貝平日裡溜出去玩都要提前跟丫頭打聽了賈政的去處,好繞着他走不要在他眼前出現,省的挨批。這和賈政離的一近,賈政自然更多得關注他。
然後,惡性循環,越慫,挨批越多。
賈寶玉覺得這段時間簡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要了命了。現在突然聽到有個地方,他爹去不了,府裡頭也沒有長輩在,整個府邸他妹妹最大,頓時樂壞了,終于可以喘口氣了。
等到林妹妹回府的時候,他就以看顧妹妹的名義跟她一起去,能放風一日是一日,能躲一日清閑是一日,想想就很美好。然而林黛玉不知道,還當是賈寶玉站她那邊,熱心腸幫她忙,也是個美麗的誤會了。
既然林黛玉要回府小住,林如海又離的那麼遠,那麼林府一應安排賈母就要問清楚了,畢竟是自己親外孫女,不好就這麼心大的直接放手了,還是個小孩子呢!
趙嬷嬷便把林如海的安排細細說了,“孫繼錢媽媽夫妻倆都留在林府,分管内外院。這次跟來的八個小子留下六個,四個在林府聽差,兩個放在賈府給大姑娘跑腿傳話。”
“另外,這次來的兩個女人和四個丫頭都留下。兩個女人兩個丫頭放在林府,日常做些收拾打掃的活計,大姑娘身邊留兩個小丫頭跑跑腿。”
既然說到了這裡,趙嬷嬷自然而然地提起了黛玉的住處,“不知我家大姑娘的院子在何處,我家老爺給大姑娘捎帶了好幾箱子的東西,有姑娘慣常玩的用的,也有新近添的,也不知道姑娘會不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