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去,沒時間。”沈雲舟悶悶道:“我急用錢,趕着成親呢。”
老大夫:“……”這說的是什麼話?
沈雲舟又看了老大夫兩眼,這老頭人挺好的,沒有蒙騙他,還給他指了明路,沈雲舟願意相信他——他也不怕任何人耍詐。便道:“你若能出得起五十貫,便賣你了。”
老大夫頓時目露掙紮之色。沈雲舟無語:連五十貫都沒有?
“要不你分期給我?二十貫,二十貫總有吧?”置辦一份體面的聘禮,怎麼說也得二十貫吧?“剩下的,你把這參賣了再給我錢。”
他計劃着二十貫置辦聘禮,剩下的錢修一修他山裡的房子,畢竟離婚後還要回去住。但離婚可能還要過些時候:他們這假結婚,怎麼不得結個一年半年?倒是不怎麼着急。
老大夫略一思索,終于點頭:“行!既如此,我也不多占你的便宜。賣出後,依然按照八十兩的價格給你。”二十貫的現銀他還是有的,此時立刻收拾櫃裡的銀錢,又吩咐小童去家裡,喚娘子送銀錢過來,再請來裡正前來做個見證,寫下契書。
裡正和大夫娘子來了,見了這三十年的上黨人參,自然又是一番驚歎。要不是知道老大夫醫術高明,不會走眼,幾乎要以為是假的了——便是假貨也少有這麼大個兒的。
大夫娘子聽說沈雲舟急着用錢是為了置辦聘禮,更是熱心的詢問要不要幫忙:“聽說你是下面村子裡來的,恐怕對縣城不那麼熟悉,又怕有些夥計欺生。”
這人參雖然老大夫說依然按照八十貫給沈雲舟,可他卻比沈雲舟有門路。若是能賣給朝廷采買或富戶急用,上百貫也是賣得的。這轉手不就是二十貫錢嗎?大夫娘子自然待沈雲舟這個帶财的小郎君頗為熱情。
沈雲舟很高興的答應下來:他正是不清楚這聘禮需要置辦些什麼呢,還打算去問一問吳嬸。有一個值得信賴的本地人,又是有些年紀懂規矩的長輩帶着,讓人安心許多。
大夫娘子立刻就幫着謀劃起來:時下置辦聘禮,窮有窮的方法,富有富的規格。二十貫錢不是小數,夠一個五口之家生活兩三年的,但因為此時攀比之風盛行,于置辦聘禮一事上,二十貫錢卻隻算普通了。
“你娶的是哪家的哥兒?縣城的還是村裡的?”大夫娘子問道。她盤算着若是村裡的,這聘禮便可辦得實惠些,多買些牲畜、茶酒、果品。若是娶縣城的哥兒,就少不得要幾樣裝門面的東西了……
如今縣城也流行起三金來了,金钏、金镯、金帔墜兒,二十貫當然不夠買啦,但有些鋪子鬼靈精,做那空心的,面兒上也好看。
“秀河村的,姓姜。”沈雲舟道。
大夫娘子半晌才反應過來,反複打量沈雲舟好幾遍:“姓姜?你要娶的,不會是甯哥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