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複蘇,夏季萬物生長,又到了野漿果的收獲時節,蘆河村這邊沒有山區才生長的黃頹子,但有更多各式各樣我叫不出名字的漿果,它們色彩各異,口味各不相同,有不少味道可以跟黃頹子媲美的,我在月底到來前會找人為我摘上滿滿幾大兜,帶回家以後用塑料保鮮膜一團團包好,然後帶過石門放到小賣鋪裡賣。
新鮮野果不拆開保鮮膜能存放好幾個月,我說了他們還不信,不過野果味道确實不錯,五塊錢各種野果搭配的一包能嘗到各種各樣新奇的味道,一共七八種,沒一種是大家能夠認出來的,這讓去過大城市,自認為見多識廣的人也啧啧稱奇。
幾大筐野果賣将近一千塊錢,抵得上我們家一個多月的營業額。
我這生意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
蘆河村邊的蘆葦蕩春末夏初特産一種淤泥裡的嫩筍,胳膊腕粗細,又脆又甜,本地人挖了以後用來煮湯或者烤了吃,它算是時鮮菜,沒法儲藏,畢竟短短一周多以後嫩筍就會蹿出泥土長成一人多高的蘆葦,幹柴一樣的蘆葦可沒法吃,所以大家也隻能在能吃到的時候多吃幾頓。
我運氣就挺好,村裡人挖河筍的時候剛好在月末,河筍在蘆葦蕩所在的淺灘上幾乎到處都是,一般人挖上夠吃幾頓的就停手,反正也沒法存放,我借着機會雇一群人一起挖河筍,有多少我收多少,短短兩天就收了不下三百公斤,我支付村裡人野菜幹當報酬,他們都很滿意。
村裡真沒多少細心的人,他們也沒看出來我那野菜幹裡除了本地生長的野菜之外還有許多蘿蔔幹和幹豆角,他們估計隻當是參薯幹,絲毫沒有懷疑。
三百公斤河筍讓我保鮮膜根本不夠用,當初準備的太少,包了不到二十斤保鮮膜就告罄,石門打開以後我不得不把一兜一兜的河筍直接搬過去,然後裝紙箱讓我爸和我媽擺在小賣部外頭的馬路邊大聲叫賣。
我跟他們說得明明白白,六塊錢一斤的河筍隻賣一天,一共三百斤不到,賣不完的我們會直接銷毀,明天沒這個價。
街坊鄰居們知道我家時常有土特産賣,這回的河筍也是新玩意,聽我說洗幹淨直接切片能當蘿蔔吃都相當好奇,紛紛上前來品嘗。
“呀,你這個筍子好嫩好脆啊!不是竹筍吧?有甜味,比竹筍還好吃呢!”有老大爺一嘗就喜歡上了。
“真的!這簡直比黃瓜還要爽口,又有嚼勁,用這個炒肉肯定好吃!”家庭主婦也很有眼光。
“生吃都這麼香?我看着熬湯肯定也好,六塊一斤是吧?給我來上二斤!”
我爸媽在家門口不停吆喝,很快門前就聚了一群人,買了河筍做菜吃的街坊們對河筍的鮮美贊不絕口,下午兩點之前整整三百公斤的河筍賣得一幹二淨,我爸媽也擦着汗喜不自勝。
我家也留着河筍做了桌飯,河筍炖對面世界保鮮膜帶回來的魚味道堪稱原汁原味,湯鮮魚嫩,我爸媽吃得眉開眼笑。
河筍炖本地土雞肉也香得很,清香的河筍跟肥美的雞肉再搭配上吸飽湯汁的酥爛參薯幹,我自己都吃了滿滿三大碗米飯,我爸媽都誇我手藝越來越好。
我自己哪有什麼手藝?還是劉老太教得好,告訴我好多訣竅,我才知道怎麼處理某種味道的蔬菜和肉類。
第二天有人來我家問還有沒有昨天那種筍子的時候我爸點頭說當然有,隻不過價格翻十倍,聽得來問話的人目瞪口呆。
河筍第二天确實也賣,隻不過包在保鮮膜裡頭又放小紙箱的,帶了包裝身價漲十倍,我打包票包了保鮮膜别把保鮮膜弄爛能輕松保存一個月,但來問的人還是直搖頭,太貴了,筍子是好吃,但不至于那麼誇張的價格。
街坊鄰居吃了河筍以後愛上那口味的不在少數,但對于我們這一家奸商第二天就漲價十倍的行為非常憤慨,有的人想搞價,有的人想問那筍子到底叫什麼名字,哪裡還能買到,但都失望而歸。
賣河筍的時候我們就不斷叮囑大家要盡快吃,河筍放不住,壞得快,街坊們不信邪,有的人仗着自家有冰箱就期待河筍能多放幾星期,然而從我家買走的河筍最長的也就冰箱放了一個多星期,其他的壞得更快,要不是吃過新鮮河筍的美味,街坊鄰居非得都堵我家門口罵我們。
十來天,街坊們家裡已經沒河筍了,我家那些小紙箱裡包着保鮮膜的筍子還在賣,有人不服氣,嚷嚷着保鮮膜哪有那魔力,他自己也回家給河筍套了保鮮膜,可一天一夜還是爛掉了,沒道理我家的河筍還好好的。
“放你的心,我還能騙你不成?你要不要買一箱回去嘗嘗,保證新鮮爽口!”我胸脯拍得邦邦響,對于我們家蔬菜的保質期我可太自信了。
說來也有意思,過了幾天以後還真有人扭扭捏捏來買了一小箱漲價河筍,一如當初的鮮甜味道讓他們一家人吃得大呼過瘾,才意識到河筍的好。
六十塊錢一斤,一箱一百三十多塊,終于讓他們一家意識到河筍還能值這個價。
這家的男主人也有魄力,當天晚上就來我家又拿了四箱河筍,分别送給了自己跟老婆的幾位領導,說是“難得一見的頂級山珍”。
我們小縣城的領導,哪個真見過“難得一見的頂級山珍”?咋一聽還真給唬住了,遲疑着拆開來保鮮膜把胖嘟嘟的筍子按照下屬的說法給做成菜,獨特的味道還有下屬對筍子的吹捧頓時讓大家覺得這菜不平凡起來,紛紛誇獎這筍鮮香無比,比鱿魚還好吃,比人參還大補。
幾天以後也不知道刮什麼妖風,我家小賣部的河筍成了縣城裡傳說中的神秘禮品,如何如何珍貴難得,味道如何如何極品,讓先前六塊錢一斤嘗過河筍的街坊們非常向往,根本不相信自己當初吃的和現在傳的是一樣東西。
二十斤河筍,六十塊一斤,十個紙箱一共賣了一千二出頭。
我爸歡喜之餘沒少跟我說現在人錢多了沒處花,六十塊一斤的菜也真有人吃。
有賣河筍和野果的經驗,我們家保鮮膜賣菜賣水果就更多了,這幾個月每月換花樣,還沒重複過,夏天還有人來專門問有沒有黃頹子的,可惜今年我不在上河村,沒弄到。
今年暑假過得很慢,主要是我家經濟寬裕以後也終于有錢翻新房屋,住了這麼多年的老破房子終于能好好收拾一下,我也很樂意。
拆倒重新蓋是沒那個錢的,所以也就是把牆皮刮掉、地闆拆掉重新刷牆和鋪地闆,總是漏雨的屋頂還有部分開裂的牆體也趁這次機會修補好,免得以後越裂越嚴重直接倒塌。
跟我另一個世界挖地窖蓋新房比起來這邊的動作完全是小兒科,許多事情我都能做,工人做的時候我就在一旁搭手,披膩子還有粉刷牆壁我幹得跟那些小工子一樣好,沒少被我爸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