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小老闆幫我們設計,我爸媽就算想破腦袋也不會知道房子還能這樣改,因為這樣蓋房子就算在我們整個縣城都沒有過任何先例。
整個裝修時間緊緊湊湊放了一個月零十天,按小老闆的估計,再有四十天所有細節都會被處理完,到時候我們一家三口選個良辰吉日就能搬進新居。
這期間那個當監工的女孩還專門來量了我們一家三口的身高、腰圍和胸圍,連腳的尺碼都給記下,說是小老闆打造家具的時候會考慮到我們一家三口的體型,讓東西更合适,讓我們摸不着頭腦,因為我們想不通難道家具也能量身定做?
預計搬家的時間剛好是高三開學前,我很是滿意,因為我可以叫梁江波和田新一起來我家玩,我們的新家專門有我自己的小客廳,小老闆佘少華說我可以随便在小客廳裡擺設我自己喜歡的東西,讓它變成我獨享的空間,我可期待了。
到月末,批膩子、貼瓷磚還有刷油漆的工作就基本結束,木工瓦工的活計也都已經完畢,我爸媽更是天天都待在那看着各項工作的進展,每天都喜滋滋合不攏嘴。
我也好奇得不行,特别想進去看看被爸爸媽媽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的新家現在已經成了什麼模樣,但小老闆告訴我最好等到房子徹底裝修好再去看,現在充滿期待,到時候才會有驚喜。
不看就不看呗,我爸媽聽了小老闆的話,隻湊在一起說房子怎麼怎麼樣,都不給我透露,我心裡很癢癢,但也耐下心來搞我自己的“工作”。
我的“工作”就是複習,每天大把時間都用在翻看各種參考書和總結題型上頭,熟能生巧真的很厲害,一本一本的參考書接連往完啃,我做題越來越有那種“玄之又玄”的感覺,有時候明明不會某道題,但是就隐約有種感覺,仿佛知道它的答案應該在某個範圍,尤其是數學和物理最為明顯,看不懂的題連蒙帶猜都常常能得到非常接近的答案,能混到個過程分。
英語我的進步是最大的,已經過了以前那種靠“語感”來“蒙”題的階段,現在看到一道英語題,它考什麼,答案為什麼是某一個而不是其他的我能說得頭頭是道,各種時态我分辨得清清楚楚,一點都不會混淆。
我現在讀起題來也可謂字正腔圓,先前聽了不少磁帶,甚至看了梁江波的外語教學碟片,我的發音比早先那會兒進步了不少。
我多數同學都不知道哪些發音該咬舌頭,哪些發音該咬嘴唇,或者某些元音該讀長還是短,但我就知道它們的具體細節。
我常常在白紙上畫不同的色塊對某一類詞語進行歸類,不同色塊代表不同類單詞,每次還額外加些沒學過的同類詞語添加在色塊裡,這是我看書學到的新方法,用來理解詞彙效果非常棒,梁江波和田新也試過,他們還用同樣的方法去記其他科目,也很實用。
梁江波在西安玩得開心舍不得回來,期間還跟着他舅舅去了次杭州,他打電話回來跟我顯擺杭州的風景多美多漂亮,聽得我特别羨慕,但嘴上卻不願意表現出來,隻說我自己在家裡也很舒服,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别提多開心。
田新這個小混蛋也回農村老家去了,他農村老家親戚小孩多得很,田新回去就成了孩子王,整天帶着一群小雞仔爬山下河,估計玩得也非常過瘾。
月底之前我又弄了台柴油發電機和兩大桶柴油準備往對面世界送,發電機雖然重,但是有石橋,搬進村裡還不成問題。
電線和燈泡之類的小電器也照舊準備了不少,其他的就是大盒針線、布匹、剪刀、小工具之類的東西,這些小玩意會用以後能夠大大提升村民們的生活水平。
帶大卷布匹過去是我媽的主意,她每次看那邊村民野人似粗糙的衣服都少不了長籲短歎,她說小時候見過逃荒的人,差不多就那副模樣,我帶些布匹過去除了給他們做衣服,還能做其他生活用品。
我帶的是厚棉布,粗粗的三大捆,足夠給全上河村男女老少做好幾套衣服,邊角料也能做好多事情。
我媽之所以要我多帶些棉布還有針頭線腦之類的玩意都是因為她看到了我的金币罐子。
我離開蘆河村把房屋還有東西都交給村裡村民的時候弄了些金币,之前跟我媽一起去銀川和榆林市賣了一回,剩下的還有兩百多枚,它們在這邊世界屬于一筆驚天巨款,我們家從那些村民手裡得到太多東西了,靠他們才過上現在的好日子。
我媽希望我能盡力扶持那些村民,讓他們也能早日脫貧緻富,過上體面的生活。
寶貝孫子的口糧跟零食也是我爸媽關注的大頭,他倆總翻看我放在家裡的育兒書籍,常常現學現賣拿來教育我。
用我爸媽的話說,當初有我的時候他倆都是愣頭青,根本什麼都不知道,全靠着本能和直覺照顧我,現在他們看了書以後才知道真正照顧小孩是什麼樣子,假如再有個孩子,他們絕對能照顧得好好的。
聽他們的樣子我其實有點預感,家裡生活條件好了,我爸媽心情放松,于是就想着去找找計劃生育的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