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辰京。
皓林軍凱旋歸來的消息三日前便傳遍了辰京,皇城外的十裡長街的百姓都知道定北大将軍要回來了。
西陵今年剛逢瑞雪迎春,又得皓林軍大捷的消息,人人稱頌這是個好年頭。
皇帝仁厚,得知大捷的消息後便下令大減賦稅三年。皓林軍此番平定了北疆,百姓少了戰事侵擾便能安居樂業,故這辰京上上下下都人心激動着。
午時剛過,定北大将軍沈進帶領的皓林軍威風禀禀地進了辰京。十裡長街兩旁,夾道歡迎的人們早已伸長了脖子。
百姓都想瞻仰大将軍的威儀,女兒家則想看看大将軍身邊的少年英雄。
也就是與定北大将軍沈進一同凱旋歸來的,他的次子沈巍。
沈進育有二子三女,長子沈賢任禮部郎中,正五品文官。長女沈弦和次女沈鸢都已嫁作人婦,次子沈巍從小就被沈進帶在身邊習武打仗,為的就是能承襲父親定北大将軍的爵位。唯有一名幼女沈煥因年齡尚小還留在府中,由母親照料着。
十七歲的沈巍在此一戰中立有赫赫戰功,與父親同樣騎着白馬,一身戎裝的沈巍在穿過十裡長街時無比引人注目。
數月前皓林軍大敗北疆之後,又休整一段時日,而後沈進收到聖旨,七皇子降生,皓林軍需盡早返回辰京,西陵上下便可舉國同慶。
西陵建國後,四代帝王都看重沈家,特别恩準沈家的兒子世襲大将軍爵位,每年的封賞也是百官中最優厚的。故此沈進一家對皇家感恩戴德,立誓世世代代守護西陵百姓,守護趙家的江山。
永康帝趙炎琢與先皇一樣看重皓林軍,因為這是西陵唯一一支實力強大的軍隊,西陵趙家的百年基業全靠沈家的護佑才能坐穩江山。沈家的忠心日月可鑒,趙炎琢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知道。他得永宣帝遺訓,信任沈家,倚重沈家,因為隻有沈家才是西陵穩住江山的依靠。
皓林軍進了白虎門後,趙炎琢便攜後宮與百官,在金壁輝煌的大殿外等候着沈進了。
皇帝身邊站着皇後徐氏和太子趙雲齊,太子比沈巍小幾歲,看起來還是個弱不經風的孩子。
皇後身後站着的是錦妃,她手中抱着一個嬰兒,便是七皇子趙雲瀾。見到久違的沈進與沈巍父子,錦妃眼中含着熱淚。
錦妃是沈進的親妹妹沈櫻。十六歲選秀入宮,被封為櫻貴人。沈櫻在宮中為人低調,從未仗着自己是沈家人,也從未恃寵而驕。她盡心盡力地侍奉皇帝,對皇後也恭敬謙讓,事事順從。
皇後隻有太子一個兒子,早年因為難産落下了不少病根,統管後宮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沈櫻聰明能幹,晉為錦妃後得皇帝之命助皇後協理六宮,多年來勞心勞力,總算沒有辜負信任。
唯一遺憾的便是沈櫻一直沒有子嗣,太醫為其調養多年仍是沒有盼來好消息,直到北疆禍亂,皓林軍出征那年,三十歲的沈櫻才懷上龍胎。
十個月後,沈櫻在皓林軍大勝的當日誕下了七皇子雲瀾。趙炎琢終于盼到錦妃生子,心中大喜。而後收到皓林軍捷報,認為雲瀾的出生預示着西陵的國運昌盛,當即下令大減賦稅三年。
“恭迎——定北大将軍回京!”
大殿下的禦林軍跪了一地,震耳欲聾的歡迎聲重複了三遍,響徹了整個騰龍殿。
沈進身披戎裝,在通過白虎門後便下了戰馬,解了兵刃,徒步走進了騰龍殿。沈巍緊随其後,帶着皓林軍的四名骁勇副将一同來到殿外。
“臣沈進,攜皓林軍衆将,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沈進在百級青龍階前跪下,給皇帝磕頭請安。
皇帝伸手示意:“愛卿平身。”
“謝陛下。”
見過禮後,沈進起了身,踏上了青龍階走到皇帝面前。
“此番平定北疆戰亂,沈将軍辛苦了。”皇帝看着沈進,眼底流露着欣喜。
沈進擡手低頭恭敬道:“為國盡忠,不言辛苦。”
沈家之所以能被曆朝皇帝倚重,跟嚴謹的家訓分不開關系。忠心二字說來容易,在手握兵權的沈家來說,就不隻是說說而已了。
從沈進的祖爺爺開始,家訓中便明确了沈家世代子孫輔佐西陵皇室趙家,永遠低調、恭順,絕不恃寵而驕。
皇帝看向沈進身後一身英氣的少年,笑着說:“朕記得上一次見沈巍還是六年前,那時他還是個小家夥,沒想到一轉眼就成了西陵戰功赫赫的少将軍,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哪!”
沈巍聞言立刻見禮:“皇上,戰功都是六十萬皓林軍立下的,沈巍不敢居功。”
“跟你父親一樣,什麼都好,就是不喜歡邀功。”皇帝笑了笑,伸手指了指錦妃:“來來來,看看朕的七皇子雲瀾。”
錦妃抱着出生剛滿三月兒子趙雲瀾上前了兩步,紅着眼眶叫了沈進一聲“哥”,然後把孩子朝他抱近了些:“抱抱瀾兒吧。”
沈進知道妹妹有多不容易才有了這個孩子,一時間也感動不已。他認真看了看襁褓中的嬰兒,那眉眼真是像極了沈櫻小時候,甚是可愛。
沈櫻想讓兄長抱抱孩子的時候,沈進忙往後退了一小步,恭敬道:“臣這雙手拿慣了兵刃,怕控制不好力度傷了七皇子,就不抱他了。”
沈櫻不好勉強,溫柔的目光轉向了沈巍:“山兒,過來抱抱你表弟。”
沈櫻叫的是沈巍的乳名。沈巍剛生下來時,沈進在外打仗,沒來得及給他取名,沈櫻便自作主張給他取了山兒這個乳名,寓意沈家添了男丁,将來定是能像他父親一樣,撐起西陵半壁河山。後來等沈進回來,覺得“山”這個字不錯,于是就為小兒子取了“巍”字為名。
沈巍有些緊張,但還是乖順地上前兩步,看了看姑母手中的嬰兒。那小娃娃長得眉清目秀,像極了姑母,臉蛋胖乎乎的,讓人很想捏上一把。
沈巍看了父親一眼,像是請求允準。沈進輕輕點頭,沈巍才小心翼翼地将小娃娃接了過來,穩穩地抱住。
皇帝叫了沈進去書房,要聽他細說平定北疆之事。皇後則稱累,讓随侍的嬷嬷扶着回去休息了。
沈櫻許久未見侄兒,拉着他往自己寢宮走,路上也問長問短的。
“瑞親王妃已經進宮來見過本宮幾次了,提及長女玉蓉到了該許人的年紀,比你小一歲,想讓本宮給你父親說一說,你可願意?”
錦妃任貼身宮女服扶着一步步慢慢走,她生趙雲瀾時有難産,而今剛過産褥期,落地走動還不過三日,因此小心得緊。
“姑母,我才十七,現在說婚配之事,是不是太早了?”
沈巍懷裡抱着小雲瀾,小家夥津津有味地嘬着自己的手指,眼睛撲閃撲閃地盯着眼前的人。
沈巍現在确實無心男女之事,他隻想像父親沈進一樣早早建功立業,等将來承襲定北大将軍爵位時,不至于讓人說隻是仰仗祖先和皇家恩威,實則徒有虛名而已。
錦妃不以為然道:“你爹十七的時候都把你娘娶進門了,我十六就進宮為貴人了,十七哪裡小?再說,又不是讓你馬上娶了人家,隻不過是見一見,如果合意就定下來,等過個兩年再論嫁娶也不是不行。”
沈巍垂眸道:“她是瑞親王之女,想許什麼人家都行,我隻是一介武夫……”
“山兒。”不等沈巍說完,錦妃便打斷了他:“可不許說自己隻是一介武夫。你是定北大将軍之子,還是當今聖上最倚重的皓林軍少将,如若不然,瑞親王又怎會想把女兒許給你?”
沈巍讷讷不敢言了,他從小跟着父親舞刀弄劍,長大了就奔赴沙場征戰四方,婚姻之事還未曾做好準備,怎想到這麼快就被催着定親了。
懷裡的小家夥睜着圓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沈巍,也不害怕。打量許久之後,小家夥似乎發現了什麼好玩的東西,便伸手去撓沈巍的脖子。
沈巍以為表弟不舒服,便換了個抱姿,讓他穩穩地靠在自己胸口。這樣一來更方便了,小家夥細軟的手指輕松地碰到了沈巍的脖子,并一下一下抓撓了起來。
“山兒聽姑母的,姑母讓見,山兒就見一見。至于定親之事,還得父親和母親允準。”沈巍最後妥協了,他從小就不敢不聽沈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