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指月 【巍瀾】同人 > 第46章 風雲之路三

第46章 風雲之路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黑衣人刺殺林正庸的黑衣人剛準備持刀往前沖時,突然聽到身後的胡同口傳來不小的動靜,火光和整齊的腳步聲紛至沓來。

他們不得不停下腳步,轉頭看向身後。

不看還好,這一看……便能感覺到窒息感撲面而來。

胡同口火光不是别的什麼,而是皓林軍,整整齊齊的幾隊人馬,足有上百餘人。他們高舉火把、手持兵刃,個個都是誓死殺敵的面色。

若是面對這種場景還能面不改色,那隻怕也不是常人了。黑衣人不禁膽顫起來,五人迅速背靠背圍成了一圈,擺出了防禦的姿勢。

楚淵收起劍,面色冰冷地看向林正庸:“林大人不用怕,外面全都是皓林軍。”

林正庸還未從先前的緊張中緩過來,又被這皓林軍的陣式吓了一大跳,他不敢說話,隻能呆呆點了點頭。

“林大人,請——!”裴翊也收了劍,對林正庸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五日後,前往端州查探的大理寺司直與監察禦史都回來了,徐安則一案,三司會審也正式升堂。

這是永安帝趙雲齊登基以來首件震驚全國的案子,由刑部尚書林正庸、大理寺卿江直,以及禦史中丞孫應海共同堂審理,來旁聽的官員和百姓幾乎擠破了大理寺的門檻。

楚淵也喬裝了一番混在人群中聽審。徐安則案一連審了三日,傳喚了多位證人,對質了多份證供和證據,最後審結時,楚淵聽到林正庸判決此案:原端州知府徐安則,數數罪并處,判死罪,三奏而後斬。

翌日。醜時一到,林正庸便整冠出府,坐上了馬車前往白虎門等候早朝。到達白虎門時,徐謙第一個沖出來找林正庸,不但當着衆多朝臣的面罵他老匹夫,還指控他收了自己的銀票卻不保他兒子一條命。

林正庸面無異色,早有準備的他從袖子裡拿出那十萬兩銀票直接甩到了徐謙臉上:“你兒子幹的那些髒事,斬十次都不夠,還指望用錢買他的命?笑話!”

這個案子鬧得滿城風雨,徐安則被判了死罪後,皇城裡的官員更是猶如殺雞儆猴般,該低調的都低調,該收斂的也紛紛收斂了,哪怕是平日裡嚣張慣了的柳相一黨和徐家的皇親國戚,都沒人敢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為徐安則求情。

奏報皇帝之後,徐安則便再無翻案的可能,趙雲齊迫于三司會審的結果,也不得再留任何情面,隻不過礙于徐太後求情,趙雲齊在朝堂上說徐安則犯的也不是忤逆、造反的重罪,況且年節将至,不宜殺人,故而徐安則不應判“斬立決”,應改為“斬監候”,先收監刑部大牢,待來年秋後再處決。

若是換了以前,林正庸一定會順從皇帝的意思,不再提出異議了,但這一次并不是。

“皇上,徐安則若不判斬立決,端州那些失去了女兒、失去了田地、失去了家園的百姓,要如何安過這個年節?”

有了林正庸代頭,大理寺卿江直也站出來說話了:“皇上,端州數千民衆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被官府逼成了難民,不得不上山為寇,若不能給他們一個交待,如何能安撫人心?”

此二人發聲後,引得其他的朝臣們竊竊私語了起來。除了柳相一黨不怎麼吱聲外,其他人似乎都對此事表示了不滿。

随後,沈賢、孫應海、陳亭越等人紛紛站出來表了态,大家都認為徐安則當判“斬立決”,給端州百姓一個交待。

徐安則案如今已是衆怒難平,如若再維護他,朝中必是人心不穩。趙雲齊迫于壓力,不得不宣布了将徐安則“三日後問斬”的旨意。

沈賢把這個消息告訴趙雲瀾的時候,他也終于松了一口氣。他回辰京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已經圓滿結束,接下來就是對付柳全這件大事了。

“瀾兒,罷免柳相之事,林正庸有沒有答複要支持你?”沈賢問。

趙雲瀾搖了搖頭:“他未明說,但是從判決徐安則案的态度來看,林正庸已經是公然違逆柳全了。”

沈賢看着趙雲瀾露出輕淺的笑意:“若是沒有那晚的刺殺,隻怕林正庸還不會違逆柳相。”

“所以我才說,大概隻有五成的把握能說服林正庸,需要花點小心思才能增加勝算。”趙雲瀾的眼睛裡透着狡黠的光。

沈賢的目光閃爍了一下,試探着問:“那……刺殺那晚跟着林正庸的兩名護院,是真的殺了他們?”

“沒有。”趙雲瀾看着沈賢:“我讓裴翊提前買通了他們,那晚隻是配合裝死而已。現在他們拿着錢,帶着全家老小離開辰京去外地生活了。”

不知道什麼原因,沈賢既松了一口氣又不免有些憂心。松了一口氣是因為趙雲瀾并不是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他的内心仍是溫暖而善良的。憂心也是因為趙雲瀾這個溫暖善良的性子,将來若是登上了九五之尊的位子,隻怕……

“遠風哥哥?”趙雲瀾見沈賢發呆,便叫了他一聲。

沈賢回過神來,轉移話題道:“沈巍寫信來說讓為兄搜集柳相的罪證,故而這段日子也是忙碌不已。”

沈賢走回書案旁,拿出一本書折遞給趙雲瀾:“這便是成果。”

趙雲瀾打開那書折仔細看了看,果然發現這其中不少事都能與傅青元的供詞嚴絲合縫地對上。

“目前朝中柳相一黨的官員還有半數,不過有許多都是因為林正庸和徐太後的關系才支持柳相的。除了為兄、宋之延、陳亭越三人明确支持殿下外,大理寺卿江直和工部尚書周令仍是中立态度,故而在彈劾柳相這件事上,我們不占優勢,也無太大勝算。”沈賢分析道。

趙雲瀾皺着眉看完了書折上的内容後,思索了片刻,而後問沈賢:“吳聖之已告老還鄉,兵部尚書之位目前無人接任,皇上可有安排?”

沈賢輕歎一聲:“你也知道你皇兄這個人向來拿不出個正經主意,他不是聽徐太後的就是聽柳相的,有時還會聽蕭公公的。兵部尚書的人選,徐太後和柳相意見不同,皇帝左右為難,故而就一直拖着沒下旨。”

“人選是誰?”趙雲瀾問。

沈賢:“徐太後自然是想推選徐家人,就是太尉徐晉。柳相的人選則是中書侍郎楊叙叢,這人為兄也不大了解,隻知他與柳相是同門,都是中書令的門生。”

“我朝太尉本就是閑官,徐太後想讓太尉徐晉接管六部之首的兵部,這胃口未免太大了。”趙雲瀾一聽到徐家人這般擾亂前朝,心中便厭惡無比。

“雖不了解此人,但柳相會推選中書侍郎也是情理之中。他柳全原就是中書令的門生,若未封相,想必也是要接下中書令的位子。我朝無右相,中書令行右相之職,柳全把中書侍郎推到兵部,中書令之位未來便無人可繼了,這應該就是柳全的目的,他想……大權獨攬。”沈賢不愧是深谙朝堂的人,他早已猜到柳全的用心。

趙雲瀾冷笑一聲:“哼,果然一個比一個胃口大。”

沈賢問:“瀾兒覺得,誰接任兵部尚書,會有助于我們的下一步計劃?”

趙雲瀾搖了搖頭,仿佛在思考着别的什麼。須臾,他擡眼看向沈賢:“曆朝都無閑官入六部的先例,皇兄拖延不決怕是為了顧及徐太後的面子。既是要對付柳全,我們就不能讓他如願,改日我去見見那位中書侍郎楊大人。”

聽到趙雲瀾自有打算,沈賢也決定不幹擾他,這孩子聰慧有嘉,想必能拿捏好其中分寸。他轉而問道:“若是能成功,兵部尚書的位置也不能一直空着,瀾兒可有意向人選?我和陳大人也好提前安排着。”

趙雲瀾想了想道:“有勞遠風哥哥和陳大人費心,我想舉薦兵部侍郎賀敏宣。”

沈賢在腦子裡飛快地搜索了一下,然後道:“就是陪你去端州平亂的兵部侍郎?”

趙雲瀾點頭:“是他。”

沈賢道:“如果沒記錯的話,此人是原是榮毅将軍身邊的一名副将,在洺水一戰中受了腿傷落下了坡腳的毛病,雖上不了戰場,但因立下過戰功,被榮毅将軍舉薦到兵部為官。他這幾年在兵部很低調,人也勤懇,深得吳聖之信任,故而從郎中升任為侍郞。”

“不錯。”趙雲瀾認可道:“賀敏宣與我同去端州,一路上相互照應,也聊了許多。這次端州徹查徐安則一案,他也是盡心盡力,可以确定他并非柳相一黨。賀敏宣一直視霁粼哥哥為英雄,如若不是腿傷無法再打仗的緣故,他說想讓榮毅将軍舉薦他去皓林軍。”

“明白了。”沈賢點頭:“我會讓陳大人找他聊聊的。”

一輛馬車正以極快的速度趕回辰京。

“駕、駕——!”鎮遠駕着馬車一路飛奔,馬車邊還有兩名近衛策馬随行。

“籲……”鎮遠聽到馬車内傳來劇烈的咳嗽聲,他緊張地停下馬車掀簾去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