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他的計劃自己也上縣一中,縣一中是個寄宿學校,到時候他就隻能周末才出來,那時候更沒什麼法子賺錢。
想到這兒,程陽看着手裡的五百多塊幾乎寝食難安,他要幫許炎可不光是想讓他不餓肚子,他想的是讓許炎能走多遠走多遠,畢竟按上輩子的路,許炎很可能以後會混到幫派裡,最後的結局也是橫屍街頭。
這麼一想,程陽的壓力簡直呈幾何增長,無論用什麼法子,他一定不能讓許炎走上以前的老路去。
琢磨了幾個晚上,程陽心裡總算有了絲頭緒。
他現在每天的時間安排的相當滿,白天上學,晚上看店,八點收拾完鋪子後回家陪會兒程昌榮就得睡了,周六還得看一天店。
既然沒有富裕的時間,程陽隻能打起了徐富貴許諾的提成的主意。
十件衣服雖然隻能提一塊錢,但溪口鎮這幾年發展的挺快,大量外來的農村人口湧入,街道上的各種店鋪也越來越多,随着經濟水平的提高,大家的消費也多了起來。
程陽以前在鎮子裡調查過,整個溪口一共有七家賣衣服的店,生意都還不錯,因為不光是鎮裡的人,周圍村上的人也會來這裡買衣服。他從前沒想過和其他店競争,但此刻卻盤算着,如果能把這麼龐大的消費群體全引到徐富貴店裡,那他一個月提成會增加不少。
程陽雖然沒自己做過生意,但十來年後商品經濟飛速發展時代和現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他縱然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加上繁多的打工經曆讓他知道,賣東西說穿了無非就兩點,一是品質,一是營銷。
店裡的貨是徐富貴進的,他沒法過問,那就隻有把功夫下到營銷上。
鎮裡的店鋪其實都大同小異,連衣服的款式也像一個模子印出來的。關于這方面營銷,程陽首先想到的就是推出去。廣告沒可能,那他就隻能另辟蹊徑。
又琢磨了兩天,程陽畫了幾張草圖,然後讓程昌榮用廠裡不要的廢鐵給他焊了幾個大杠子,這些大杠子能擺在門口當立行衣架,也可以放在店鋪中央,算是新式的擺件。
程昌榮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給他做了。東西做好的時候是周五,大晚上他就讓程昌榮把東西送到店裡。
接着他又和許炎鼓搗着在角落裡用布簡單的隔了個試衣間,鎮上的衣服外套還能試試,但裡面的衣服卻不讓試,怕客戶試多了把衣服試壞。
等周六一開店,他就把立式衣架放到門外,挑了幾件最好看的衣服挂上。
然後又把挂在牆上的衣服整理了一下,挑了些好看的挂在新做的橫杠上。然後把牆上的衣服擺開,讓人一目了然。
那個時候縣裡和市裡已經有了假人模特和試衣間,但鎮上卻沒有,大家要買衣服都是從牆上取下來在身上比一比。程陽這一改,頓時和其他店就拉開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