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番話,她至今記得。
“不要說了,趕緊回家。沒有誰的婚姻是一帆風順的,兩個人過日子不是鬧脾氣耍性子。一吵架就搞得人盡皆知。吵完了,你們以後的日子就不過了?人活在世界上是要臉面的!你記住,你自己的日子要你自己過,婚姻裡的問題要自己解決。沒人能幫你,我也不行。”
明明是韓莫骊的錯,在諸葛楠眼裡卻是她耍性子。女兒受了委屈,他卻在考慮臉面。那一刻起,諸葛玘就知道,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的日子确實沒有任何人能負責,連她曾經以為很愛她的父親也不行。
她調轉車頭回了家,放好了行李。
那次她和韓莫骊很快就和好了,但也是那次以後,她再也沒有和誰抱怨過她婚姻裡的種種,所有的情緒她隻會自己藏着,對諸葛楠從來也是報喜不報憂。
她怕給他丢臉。
後來她終于明白了這樣做的好處,也終于明白了婚姻和臉面的關系。
在任何場合,别人在抱怨另一半的時候,她都會保持沉默,哪怕必須要跟風幾句,都是像一些像“從來不會主動扔垃圾”一樣的無關大雅的吐槽。
所以一直在外人看來,他們夫妻恩愛和諧。他們的這種和諧,不僅讓雙方父母在朋友面前臉上有光,更讓他們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羨慕的神仙眷侶。在創業初期,這種穩定的婚姻關系,也給了合夥人和客戶極大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這就是諸葛楠作為經曆過風雨的人,給她的人生忠告。有用,卻在諸葛楠和諸葛玘的父女關系上豎起了一道屏障。
可不是嘛,各人自掃門前雪。諸葛楠有了新的家庭,她早已不是他心尖上的肉了。他對孩子愛和關注,早已給了她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對她的那一點好,隻不過是這麼多年的習慣和牽絆罷了。諸葛玘能自己過好日子,最少地去打擾到他們的新家庭,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正是那時候起,諸葛玘覺得,在她出嫁後,在這個世界裡,她就是孤家寡人了。她想要的親情和愛,隻能從她自己組件的新家庭中找。
這樣想來,似乎,這也是她一直沒有正面和韓莫骊起正面沖突的原因之一。她心裡沒有底,沒有依靠,她隻能等自己強大。
但就是這樣一個她以為的更在乎臉面的父親,這一次卻隻字未提“臉面”,甚至沒有問為什麼。
“離婚是件大事情,你自己真的想好了嗎?”諸葛楠有很慎重地問了一遍。
諸葛玘想回答的,她想好了,她想告訴諸葛楠,她不僅想好了,還忍耐了很久,忍耐到她幾乎要崩潰,想輕聲。可是她哭了,想說的太多,不知從何說,不知怎麼表達,隻剩下抽泣。
諸葛楠等着她發洩情緒發洩了一會兒,聽到她稍微平靜了些,才開口:“準備過了嗎?你想怎麼做?需要爸爸怎麼幫你?”
“爸,我有證據……”
諸葛玘和諸葛楠聊了很久,這是第一次,她和他能真正平等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