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茶再舀一口蛋羹,遞到雷歐面前,轉了個彎,塞進自己嘴裡。嗯,平平無奇,她咽下嘴裡的蛋羹,給自己的手藝打了六十分。蛋羹蒸太久,有點老了;生牛乳沒煮過,有點腥;她撒的鹽末襯得蛋羹自帶清甜更加鮮明,可她最讨厭吃甜了!
有什麼好吃的,她撇撇嘴,不再玩小把戲,一勺一勺老實地喂弟弟。雷歐吃得呼呼響,嘴巴不停吧唧,被姐姐打斷數次,學會了安靜地進食。他吃了大半碗蛋羹,終于飽了,推開姐姐的勺子,發号布令:“晚上,雷歐吃。”
茶茶給他擦擦嘴,收走木碗和勺子,擱到廚房間。廚房窗戶正對樹林入口,昨天欺負過她的幾個孩子結伴出來,各自背着小竹簍,零散裝着柴火、菌菇和果子。
“這些人光吃菌菇和水果,還有地裡果,真的沒問題嗎?”她疑惑地想着,回憶起膳食結構金字塔,蛋奶肉才是生長期兒童最需要的成長能量。
孩子們嘻嘻哈哈相互打鬧,越走越近。茶茶注視着他們身上滿是補丁的衣物,打消了疑慮。對一部分人來說,長高長大很關鍵,而對另一部分人來說,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家也不是很富裕啊,她打量自己穿的衣物,默默歎氣。
晚鐘打響前,麗絲領着小蘿蔔頭們回到家。茶茶正等得無聊,迎上去幫媽媽脫下背簍。她一看到簍子裡冒尖尖的東西,笑了,這不是春筍嗎?樹林裡還能有這東西?
麗絲以為大女兒不認識這東西,說:“這是嫰竹,用來煮湯再好吃不過了。今天我們走得深,才能摘到。平時都采不到。”
她一說到煮湯,茶茶想起來了,石鍋裡還慢炖着地裡果。她趕緊撈起來瀝幹,拿出木碗和木槌。麗絲媽媽不解,問:“茶茶,你今天想吃白水煮地裡果嗎?”
“不,我不想吃煮的地裡果了。”茶茶嘴上回答她,手裡忙活着掰碎果肉。煮熟的地裡果就和土豆一樣酥軟,随手一按便碎裂。茶茶手握木槌,把零碎的地裡果搗成泥,倒入小半碗牛乳和一小塊黃油,撒上黑胡椒攪拌均勻。本來還應該澆上耗油生抽混合的雞汁口味醬,沒有倒也不必勉強,混入一些煮熟的豆類、根莖類蔬菜,一款簡易的地裡果泥沙拉就做好啦。
“能吃嗎?”麗絲媽媽懷疑地打量木碗,遲遲不敢下手。
“我來試試。”萊納拿起勺子,鼓起勇氣吃下一勺。果肉被槌得滾爛,影響口感的纖維不複存在,甫觸及舌尖便融化,奶香、黃油脂香亦随之于口中炸裂,造就一場層次豐富的美味盛宴。
“能吃麼?”麗絲媽媽重複問題,擔憂地看着兒子。
萊納沒有回答,勺子再一次伸向果泥沙拉。他這次舀了有豆子和蔬菜的部分,咀嚼時蔬果的顆粒感彌補了果泥入口即化帶來的空虛,增添了另一種層次的風味。
“好吃!”萊納一邊嚼一邊喊,第三次舉起勺子。
“我也要,我也要!”雙胞胎拉着麗絲媽媽的衣角,請求媽媽阻止哥哥暴飲暴食。
一小碗果泥沙拉迅速被瓜分完,茶茶一口沒吃到。她愣愣地端着木碗和嫰竹,心想,不過是一碗土豆泥沙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