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拓行雲流水的攀爬相比,李澍隻覺得自己磕磕絆絆,但有了這半年多的磨砺,他也清楚有些動作不能急于求成。
即使嘗試多次依舊失敗,但能夠拉近一絲到目标點的距離,努力就不算白費。
幾個隊員圍着一條線路,輪流嘗試,互相打趣。方拓感慨:“年輕人就是體力好,進步飛快!”
李澍誠懇道:“看了拓哥和幾位大牛的演示,感覺自己悟性和能力還是差太遠。”
方拓笑:“攀岩就是這樣,人外有人,線外有線。總有人比你更有天賦、更加努力,沒誰對自己的能力滿意。”
“我是覺得,自己進步挺慢的。”
“你都可以去爬11*的線了,這才幾個月,還想上天啊。”方拓笑,“已經算進步很快了,都趕上我了!”
在攀岩等級劃分中,11,12指5.11,5.12,一般愛好者訓練一段時間才能爬5.10a,此後有10b-10d,才是5.11a。
5.11已經是愛好者中還算不錯的水平,能爬5.12在普通愛好者中算高手,也是很多岩友努力的目标。
“拓哥這都爬了十多年了吧?哪能這就讓你趕上了?”黎曉唱在旁邊嘻嘻一笑,“你覺得進步慢,其實現在才是進步最快的時候。真正的瓶頸期還在後面呢。”
“沒錯。”方拓點頭,“有時候大家就卡在某個級别上,一卡多少年,不努力還會倒退,這都正常。”
李澍聽得有些心慌。
“但是,這也沒什麼關系。”方拓挑眉一笑,語氣輕松,“你看多少老岩友,當了多少年的5.10選手(作者:是我本人沒錯了),一樣開開心心的,自己爬得快樂,比什麼都重要。”
旁邊一個新隊員插話:“不止開心,爬得上瘾呢,所以也想進步啊!”
方拓說:“想要進步,第一,多動腦,不能隻練身體,得多思考;第二,提高弱項,彌補短闆;第三,持之以恒。”
學生隊員們聽得認真,紛紛點頭。
方拓繼續說道:“此外,也得有清楚的自我認知。要自信,但不能自大;要接受自己和高手的差異,但也不能自卑。”
黎曉唱點評:“拓哥正經起來,還是挺正經的。”
方拓敲了她後腦勺一下:“這都是人生哲理好不好?認真點。”他又轉向李澍,“你這個師父不靠譜,下學期開始就不在北京了吧?得趕緊給你找個下家啊!别耽誤你進步。”
“是啊,我也這麼覺得,”黎曉唱附和,“小澍是應該換個師父了。”
李澍心一沉:“我還有挺多要練習的吧……”
黎曉唱順勢說:“就拓哥吧,怎麼樣?”
方拓“哈”地笑了一聲,“就知道你在這兒等我呢。”
黎曉唱也笑:“就知道你看好小澍了。不過,今年你怎麼這麼多時間在北京啊?”
“一堆事兒呢,”方拓道,“大人的事兒,小孩子别多嘴哦。”
旁邊真正的小孩子已經開口:“方拓叔叔要結婚了。”
衆人恍然,拉長聲音:“哦~”
方拓揉了揉川川的頭發:“就是忙着裝修而已。”他也大方,說下次可以約時間去郊外攀岩,他帶上女友同行,又說:“小橘是做生态的,和曉唱應該挺有共同語言。”
黎曉唱不見外:“難得你在北京,白天裝修,現在晚上岩壁也開啊,可以抓緊時間來指導指導我們。”
“别給我派活兒了。”方拓說,“我答應你,你不在北京的時候,我替你多去指導指導小澍,放心了吧?”
黎曉唱眼睛一亮:“一言為定哦。小澍,還不謝謝拓哥?”
李澍對方拓道謝。低頭看見邵一川小動物一樣圓溜溜的大眼睛,也向他友善地翹了翹嘴角。呵,這小家夥就成他師兄了。
衆人以岩會友,又在食堂一起吃了晚飯,相約有空再交流。臨别時,黎曉唱和燕子依依不舍,說着暑期黎曉唱離京之前,要結伴去野外一次,痛痛快快磕線。
返回的路上,朗月當空,夜風帶來花香盈袖。一群攀岩隊員一邊騎車一邊交談着,一起哼着熟悉的歌,身體疲累,卻無比快樂。
有一段自行車道别無他人,幾個人心血來潮,用力踩着踏闆,你追我趕。李澍人高腿長,自然是比黎曉唱快一些。他略微超過她一兩米,就暗中收勁兒,在她斜前方不疾不徐騎着。
稍一側頭,就看到她半站起來,劉海被風吹得飛揚起來,是那麼快樂,那麼無拘無束。
李澍被她和周圍的隊友帶動,也開懷地笑起來。高大的黃色路燈下,神采飛揚的年輕人們飛馳而過,仿佛每個人都有着使不完的勁兒,都有着無窮的快樂。
夢想與拼搏,同伴與快樂,如果這就是青春的全部,那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