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之那時剛好留在教室裡浏覽老師适才提到的幾組核心概念,見窗外的大雨滂沱,索性就坐下來整理起課堂筆記。
階梯教室裡各個方位的感應燈漸漸暗下來,隻留下她周邊一圈還亮着。
燈光為她圈起了一個小小的王國。
直到一連串“哒哒哒”的聲音突然響起,感應燈從門口處開啟了一條通向她身邊的光路。
喬之再擡起頭,便看見一個男生站在了座位旁。
他額前的碎發都濕透了,稍顯狼狽。
“同學你好,我記得我們軍訓的時候在同一個連部。”男生露出明晃晃的笑容,身上有大雨侵染不了的少年氣,“抱歉有些唐突,我看到你有帶傘,請問你是否方便捎我一程到小劇場?”
喬之記得他。這個男生在軍訓第一天當衆表演了節目,從此每一天都被教官點名唱歌,最後甚至還成了他們連合唱比賽的領唱。
他叫何舟澤,是個音樂愛好者。
對方見她不說話,又着急解釋:“實在是不好意思,過會兒我有個社團面試,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淋濕了過去可能有損印象。”
他雙手合十,眼神誠懇。
“如果你還打算在這兒自習的話,我也可以面試完再回來把傘還你。”
喬之合上筆蓋,回以微笑:“沒事,我準備去食堂吃飯了,去小劇場順路的。”
那是他們的第一次對話,轉眼間竟然已經十年。
十八歲的何舟澤有暴雨澆不透的熱情活力,二十八歲的喬之卻為暴雨中的重逢倍感窘迫。
何舟澤看着她,也沒主動開口說話。
氣氛一時之間冷了下來,一秒鐘仿佛走了上萬年。
喬之頓了頓,收拾好情緒,自認為大方得體地微笑走上前:“您好,我是江臨大學海洋科學系的研究員喬之。請問您是代替方先生過來的嗎?”
說完伸出了手,語氣遠比她想象得要平靜克制。
沒想到對方根本沒打算回握,隻是站直了身子,輕笑了聲:“喬老師好,不必如此生疏。”
他頓了頓,看了她一眼又說:“我還不至于把你忘了。”
喬之尴尬一笑,收回了手。
“謝謝何先生還記得我。您可以在這邊先坐一會兒,我去倒點茶。”
何舟澤倒是沒再說什麼,拉了把辦公椅便坐下了。
等喬之在他面前放下一杯茶,他又投來了意味不明的目光。
喬之硬着頭皮在他面前坐下,不斷期盼這次會面能快點結束。
“方鳴是我的經紀人。”
“嗯?”喬之對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感到奇怪,随即才想起來他是在回答自己之前的那個問題,“哦哦好的,那之前我和方先生在微信上溝通的細節,他有同步給您嗎?”
何舟澤喝了口茶,緩緩放下茶杯後才開口:“這部分内容一直是我本人在跟進。還有,喬老師不必用‘您’。沒記錯的話,我們……至少以前還挺熟。”
目前為止與何舟澤的交流句句僵硬,喬之再次哽住了。
她不是沒想過兩人重逢的畫面,她一直以為更體面的那個人會是她,沒想到當下卻是自己穩不住陣腳。
她抿了抿唇,半晌說不出一句話。
何舟澤大概是看出了她的尴尬神色,倒是沒再為難,很快就把話題引到了微電影的内容方面。
聊起工作,氣氛總算是自然了許多。
何舟澤準備拍攝的這個微電影原來是要用作他新歌的劇情MV,故事融合了海洋和科幻題材,其中涉及一些海洋生物的設計。
喬之去年剛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拿到海洋生物學博士學位,這的确是她的專業領域。忽略兩人的過往,她還是給出了很多有幫助的建議。
何舟澤的行程繁忙,下午的會面隻約了一個小時。
離結束還有十分鐘的時候,他放在桌上的手機就開始不斷閃現消息彈窗。顯然是有人在催他。好在大部分都已經解釋完畢,剩餘的内容隻要喬之一并整理到文檔裡發過去即可。
“我這邊能給的專業建議就是這些。”喬之在心裡長舒一口氣,心想這次見面之後最好不要再有聯系了。
她起身微笑着打算送何舟澤離開,沒想到他直盯着桌角笑。
何舟澤眉角微挑,說道:“我沒想到喬老師是這麼念舊的人。”
喬之順着他的目光望去,才發現他看的是桌旁的相框——裡面是一張她的單人照。
沒什麼特别的。
隻不過……這張照片的攝影師是何舟澤。
那是某一年冬天,他們一起去滑雪時拍下的。
照片上的她露出了少見的輕松笑臉,抓拍的角度極好。
喬之很少有這樣開懷的時刻,所以這張照片她珍藏了許多年,直到現在仍留在身邊。
喬之對何舟澤笑笑,也不知該說什麼,隻是恭維道:“攝影師拍照技術好,換誰都舍不得丢。”
何舟澤看着她,又掃了眼茶杯:“喝茶的品味也一樣呢。”
春明茶——何舟澤最喜歡的茶,也是他家鄉最出名的特産。
經年累月,他身上也沾染上了一層薄薄的茶香。在過去無數次的擁抱裡,她都能聞到這一股溫柔純粹的淡香。
喬之從來沒好好盤點過,她還保留着多少與何舟澤有關的回憶。
沒想到隻是一次短暫的會面,就被他揪出了這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