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李世民是來給大宋開挂的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本朝雖然官職分離,官員的寄祿官階與差遣職務并不相同,但再怎麼高職低配,一個小小的正八品知縣,官階總不會還能大過杭州通判吧。

同樣,若崔仙芝的後台真比前任通判更強,他也不可能隻當個小小的知縣啊!

鄭秋麟笑了笑,正準備給他解釋其中緣由,卻見方才那侍衛領着兩人走進來,便停下話頭站起身來。

沈壽昌見走在前頭那人面白無須,身穿紫色官袍、頭戴展翅帽,腰間還配了個金魚袋,乃是官階至三品以上大員的穿戴,想來定是宮中來的内侍,就忙不疊地上前行了個禮。

這微胖的中年宦官根本沒搭理他,擡手抹了抹汗珠,一步上前抓住鄭秋麟的手臂,尖着嗓音道,

“東堂兄可有收到宜陽呈來的一樁死刑案宗?事主是個叫薛壽的!”

鄭秋麟不着痕迹抽回手臂,給兩方介紹了一下後,就命人撤走茶具重新上茶,笑道,

“别急,坐下慢慢說。”

前幾年,蔡相公在平江府(蘇州)設了個應奉局,專為官家搜羅奇珍趣石,為表忠心,童太尉也不甘示弱地在杭州設立了造作局。

這方昔範本是個杭州城裡的浪蕩子,也不知得了什麼機緣搭上童太尉,自願受了宮刑搖身一變,就成了負責造作局的供奉使。

雖然他隻是個七品官階,卻是得了官家親口許“借紫、賜配金魚袋”的,正因如此,他才整天打着三品大員的威風飛揚跋扈。

瞧瞧,人家都跟他這進士出身的正五品朝廷命官稱兄道弟了!

這時,跟着方昔範進來的薛季陽噗通一聲跪下祈求道,

“還請鄭官人明鑒!那涉案的薛壽,是小人嫡親的侄子,他向來為人老實,家中又略有薄産,是絕不會為了兩貫錢謀财害命的,這是王家在誣告我們啊大官人!”

鄭秋麟沒理他,直接取出一份拆開的卷宗遞給方昔範,“今早宜陽剛送來的,給他看看吧。”

方昔範忙抽出案卷,走到薛季陽身旁踢了踢他,

“還不快起來看看?真有個什麼冤情的,趁着這會兒有鄭官人在,有你幹爹我在,趕緊的都給你解決喽!”

薛季陽忙感激涕零爬起來,接過案卷,囫囵看了幾眼,就直接指着狀詞說,

“污蔑啊,這些全是污蔑!幹爹,您老人家和鄭官人可要為咱家孩子做做主啊!”

局外人沈壽昌尴尬地站在原地,按理說這是别人家的私事,他本不該繼續聽的。可這事又和宜陽縣關系,沒準能借他們的勢,除去那個崔仙芝呢。

鄭秋麟卻一臉無奈地攤開雙手,

“你們也看到了,崔仙芝辦案向來謹慎周全,這案卷上還有數人畫押的供詞,人證物證俱全,我就是想找個錯處打回去,對方也定然還要送來的,不如等這案宗呈到了州裡,你們再去...”

方昔範的臉立刻垮了下來,聲音卻更尖銳了,“鄭官人,你這是不肯幫忙了?”

鄭秋麟換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在椅背上,

“想是想幫,但幫不了。先前那事都鬧大到汴京去了,結果怎麼樣?我杭州知院署衙裡流放了個通判,他崔仙芝卻巋然不動!方奉使,隔壁的知使署衙提刑司權力比我大,你找他們去。”

沈壽昌聞言不由得苦着臉琢磨起來,宜陽那個崔仙芝,究竟是個什麼來路?

方昔範冷笑起來,“鄭官人,一個從五品的秘書少監就把你吓得這般膽小了?這可不太像你啊!”

這時仆從端來煮好的新茶,鄭秋麟自顧自端起來吹了吹,

“實不相瞞,我這邊最多能幫你把案宗押到最後一日再呈遞,至于怎麼讓崔仙芝答應翻案改供重審,要你們自己去想法子。總之,他這趟如果又把事鬧大,絕不能再牽涉到我杭州知院衙署。”

方昔範正要再軟硬兼施磨下此事,鄭秋麟又開口了,

“不是我不肯幫忙,前些時日官家不是說了嗎?童太尉之于我大宋,正如郭子儀之于大唐,乃是危急時的護國基石棟梁。我猜啊,往後官家定是會給童太尉封王的。這事由你出面,比我出面要好得多。”

沈壽昌悚然一驚,這曆朝曆代,可從未有哪個宦官被封過王啊。

方昔範聽了這話,果然認真思考了一會兒,片刻後,他摸了摸腰間魚袋,看着薛季陽哀求的眼神,突然“咯咯”笑了起來,

“這事要是由咱家出面,可就沒必要找他姓崔的商量了,咱家這人心善,最喜歡送佛送到西,我正好有個好差事要找他呢。”

沈壽昌一聽差點笑出來,好啊,他正愁怎麼收齊宜陽的稅糧呢!

鄭秋麟優雅喝下一口茶,也笑了,姓方的草包先去探探崔仙芝的底也好。

...

富陽縣衙還沒等來薛壽的判決結果,就先迎來了兩封官文信函。

一封是杭州通判發來的,要求富陽縣必須在三月底前把稅糧如數收齊,四月初一,知院署衙會準時派官船來運走。

另一封是杭州造作局發來的,語氣強硬而嚣張,讓崔仙芝即刻命縣裡農田全改種白鶴果,最晚四月底要播種完畢。

李世民彎腰撿起崔仙芝扔在地上的信函,緊鎖眉頭飛快浏覽了一遍,疑惑道,“白鶴果是什麼?”

這世間有什麼果子,是比糧食還要珍貴的?

趙子瞻忙提醒道,“二郎你忘了嗎?政和二年上元節宣德門有仙鶴來儀,官家還親自畫了幅瑞鶴圖昭告天下的。林道長算出仙鶴乃是專為官家而來的本命祥瑞,可保我大宋國運昌隆,從此宮中和各處别苑就養上仙鶴了。這白鶴果,是造作局從一處仙洞尋來的,據說靈氣極盛,宮中的仙鶴吃了能延年益壽呢。”

李世民都快被氣笑了,“就隻是個給仙鶴吃的果子?”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老百姓都能被兩貫錢逼死了,皇帝還想着讓仙鶴延年益壽呢。(2)

崔仙芝的臉沉得好像能滴下水來,一言不發地看着衙門外,不知在想些什麼。

李世民飛快思考了一下,開口道,“如果學生沒猜錯,那位負責造作局的方供奉使,正是薛壽口中那位杭州的方大官人。”

如果他真是薛季陽的幹爹,那麼,這封公文就是專為報複而來。

可公文中并未提及怎麼補償拔了秧禾苗的百姓,難道姓方的想讓百姓去喝西北風?

趙子瞻一聽,面色更嚴肅焦急了,“崔官人這回恐是惹上大麻煩了,這下該如何是好?”

一邊要收稅糧,一邊要逼百姓把剛抽芽的糧食拔了改種白鶴果,兩件事湊在一起,到時,走投無路的百姓不得把崔官人生吞活剝了?

崔仙芝收回目光,笃定道,“是,方昔範這趟發難,必是來為薛家出氣的,他還想借稅糧一事雙管齊下,讓我背上負君又負民的罪名。”

李世民也想到這層了,開門見山問道,

“崔官人可有應對之法?”

他聽聞,隔壁平江府供奉局的朱沖父子,竟被稱作‘東南小朝廷’,權勢大到能直接決定平江各處州縣長官去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杭州造作局也有如此嚣張的權勢,崔官人和宜陽縣百姓,這趟恐怕要吃大虧。

崔仙芝接過李世民手中的信函,拿起催稅糧的那封揚了揚,

“北方因雪災欠收,損失本該由朝廷來承擔,再不濟,還有滿堂的公卿和舉國的富商可募捐,可恨那蔡京卻把補稅糧的擔子,壓給了最窮苦的百姓!這事我上回沒答應,這回也不會答應。”

李世民不由暗贊一聲,此人高潔仁善,铮铮鐵骨,真乃治世之賢臣也!

可惜他生不逢時,未遇賢君明主,如今白沙在涅,若不能與之俱黑,恐怕,遲早要折在這大宋的官場裡...

崔先芝看着二人擔憂的目光,安撫地笑了笑,又拿起另一沓信函,

“往年這白鶴果隻在京城畿縣山地種植,如今,不管方昔範想占用哪個縣的農田來種,都是禍國殃民之舉。我今日會上書朝廷參奏此事,你們不必擔心。”

造作局連衙門都算不上,一個專門搜刮民财的特使機構,根本沒資格對他發号施令。

至于童貫諸人會如何進讒,官家又會如何氣惱,他壓根沒空管,也管不了,想來最多不過一死而已。

李世民早就猜到了,對方先前敢跟朝廷對着幹拒交稅糧,事後還沒受到處罰,想來在朝中必有大後台。

但他比誰都更清楚,所謂朝廷風氣,不過是上行下效罷了。

隻有權力之巅的君主賢德英明,文武百官才會深有忌憚,不敢肆意橫行胡作非為。

不然,為何趙高侍奉秦始皇數十年間,一直兢兢業業當着一個能臣賢臣,一朝到了胡亥登基,便立刻翻臉做了佞臣逆臣?

所以,不管是分攤的稅糧,還是仙鶴的果子,都是那幫人逢迎上意之舉,真正的根源在君,不在官。

無論崔仙芝的後台有多大,也大不過至高無上的皇權。

如果這般接二連三與朝廷激烈抗争,隻會讓傾覆他的狂風驟雨來得更快罷了。

時間緊迫,必須盡快想個破局之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