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李世民是來給大宋開挂的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14章

李世民聽完這話,下意識就想到了桐廬的孩童失蹤案,為了抓緊時間讓衙門尋人,他立刻安撫住情緒失控的阿慶嫂,跟大哥一起急匆匆帶她往公堂走去。

原來,今日阿慶嫂的兒媳下了工就跟丈夫和孩子提着禮物出了門,要趕去幾裡外的村子給她爹過生辰。

哪知沒過多久,兩口子就滿身塵泥地哭着跑來告訴她:他們半道被人搶劫打暈了,等醒來一看,兩個孩子早不見了!

她一聽魂都快吓沒了,但兒子和兒媳都受了傷,她讓許芸幫忙去請郎中來看,問了大緻經過一個人先跑來報案。

眼下主簿不在,崔仙芝讓李世民來記錄案宗,又追問,

“他們是坐車去的?同行的可還有旁人?”

阿慶嫂後悔得一直抹着眼淚跺腳,“回崔官人,他們是走路去的,我兒媳說一路上并沒見到旁人。都怪我那不争氣的兒子,出門前我還叮囑了他好幾回,桐廬那邊接連不見了那麼多孩子,眼看天都快黑了,讓他别省那200文牛車錢...”

崔仙芝又盤問了其他細節,了解到苦主從被打暈到現在過去了半個時辰,就讓趙子瞻馬上召集縣衙所有壯班衙役和弓手去封鎖各處路口和尋人。

等阿慶嫂離去後,他面色嚴肅看向李世民,

“這宗孩童失蹤案,我認為與桐廬縣的孩童失蹤案興許有幾分關聯,二郎怎麼看?”

記錄完口供就沉默不語的李世民,立刻擡起頭面色嚴肅道,

“根據本縣已知的信息來看,桐廬縣失蹤的孩童雖然男女不限,但年齡最高不會超過10歲,阿慶嫂家兩個孩子正好在10歲以下。而對方除了偷竊孩童,也有人曾見過紅衣人從婦人手中搶走孩子,和今日明搶孩子的手法如出一轍...”

他拱手請求道,

“所以本案與桐廬縣孩童失蹤案有重大關聯,還請崔官人立刻調高案情級别!”

崔仙芝起身慢慢踱步思考,

“二郎言之有理。我們先前配合桐廬的案件進展,江南各處縣衙都讓人盯着牙行,這幾個月并未出現身份不明的孩童,我們推測那些孩子并沒有被帶去外地...既然桐廬查了幾個月都沒抓到案犯,可見對方是團夥作案,如果這回能順藤摸瓜端了他們的老巢,興許還能一起救出先前那些孩子..不行,縣衙人手不夠,我馬上寫信請州裡增援!”

...

事從權急,這封求援信當天夜裡就送到了鄭秋麟的府上。

好在他還沒入睡,正擎着一盞燈小心翼翼欣賞着唐太宗書法呢,許是心情極好的緣故,破例讓人把宜陽來的公文呈了上來。

一見宜陽縣也出現了孩童失蹤案,還是青天白日的被人打暈搶走的,他面上的笑容立刻就消退了下去。

按朝廷的規矩,他這知州本該也三年一遷的,但對他們這些人來說,事情哪能按規矩來辦?

隻要他安安分分的不被人抓到大把柄,這輩子都能穩穩當當待在這江南富貴鄉,當一個鐵打的杭州知州,或是更上一層樓升遷到路裡。

然而凡事總有意外。

雖然現在形勢一片大好,造作局也意外落入了自己手中,但童貫會善罷甘休嗎?

恩師說了,官家近年雖對手握重兵的童貫生出了疑心,但隻消他這回成功與金人簽下盟約,必會再一次聖眷深重,到時,自己這邊可就要首當其沖了...

而眼下,崔仙芝聲稱宜陽的孩童失蹤案,必然與桐廬的孩童失蹤案有關聯,要求升級案情到最高級别,還讓他這個知州派官兵前去協助搜查,一副要把事情鬧大的陣勢,擔心被童貫揪到小辮的鄭秋麟還笑得出來才怪。

但是話又說回來,他閉着眼都能猜到崔仙芝的下一步舉動:

隻要自己不同意派兵,對方肯定會一道聖旨把這事捅到京城,給童貫提供一個現成的彈劾“杭州知州治下不力”借口。

所以,鄭秋麟當場就沉着臉批複了崔仙芝的請求,派出五百兵士連夜前去宜陽協助查案。

童貫固然讓他忌憚,但能從恩師和童貫手上一再保住崔仙芝的人,不也同樣令人忌憚嗎?

再想到恩師秘密傳來的另一個消息,他的好心情頃刻間就蕩然無存了。

...

李世民等崔仙芝把信函交給了送信的快班衙役,才神情凝重地再次開口,

“今日,學生赴約雲陽樓,從薛季陽口中得知了一件事關國運的大消息。”

崔仙芝沒興趣管李世民怎麼會跟薛季陽交往的,他立刻上前一步,

“什麼消息?”

李世民側身靠近他,低沉了聲音,

“此事機密,是他從杭州的鄭官人處聽來的:童太尉勸官家暗中派人與金人結盟,到時好聯手滅遼...”

崔仙芝面色頓時大變,低吼道,

“什麼?金國完顔阿骨打的野心遠勝遼王數倍,我大宋如何能與猛虎謀劃去殺了一隻老狼分羹?”

他輕撫着急劇顫動的胸口,長長呼出一口氣,

“此事,你怎麼看?”

李世民喟歎一聲,語氣有些沉重,

“遼國自然是應當滅的,但不是現在。如今時局變幻,遼國已是苟延殘喘,而金人卻數回以少勝多打赢遼軍,完顔阿骨打如今更是一心把‘滅遼’視為頭等大事,越是如此,大宋越該暗中襄助遼國,讓猛虎去與餓狼纏鬥周旋,讓遼國這個巨物繼續擋在中原的北面...”

隻有這樣,大宋才能在夾縫中拖延時間,從而想出辦法破局。

以他的角度來看,納貢求和固然能換來一時的和平,讓國家有機會停下來發展經濟。但從長遠來看,一旦養精蓄銳攢夠了力量,就該第一時間絕地反擊,隻有除去強敵,從此讓卧榻之旁再無他人酣睡,才能真正安心地長久發展經濟。

大宋朝廷當初若能君臣一心、文武和睦,果敢善戰、恢弘士氣,就算那位厲害的遼國蕭太後還活着,也未嘗不能盡早一雪前恥。隻可惜,昏君庸臣,誤了國與民!

崔仙芝背着手憤然不安地走來走去,

“你雖小小年紀,卻比朝中那幫酒囊飯袋看得還長遠。哼,他們恐怕還把契丹人視為猛虎,把女真人視為毫無威脅的頑皮小兒呢!以為把遼國打垮就萬事無憂了,卻不知現在真正的豺狼猛虎是金國!隻要遼國一倒,完顔阿骨打必會把下一個目标對準我大宋...不行,我要上書勸谏官家,此事萬萬不可!”

李世民的聲音冷靜而清朗,“崔官人請想一想,連您都沒聽聞的機密要事,鄭官人怎麼會讓薛季陽一個商賈知道呢?據學生所知,他們昨日才剛結盟,關系并未親近到這種地步。”

崔仙芝腳步一頓,轉頭看向李世民,飛快推論着,“你是說...鄭秋麟是故意透露給他知道的?”

李世民點點頭,“薛季陽說了,鄭官人并不贊成此事。”

崔仙芝若有所思,“那就是說,他背後的蔡京和梁師成也不贊成此事,所以他才要借着一個急于炫耀的商賈之口,把這消息傳播出去?此事若傳得沸沸揚揚,傳到遼人的耳朵裡...”

李世民已猜出鄭秋麟的真正企圖,接過話頭,

“不,據學生所知,薛季陽極擅鑽營,頗有城府,并非搬弄口舌之人,他費盡心思才攀上了鄭官人,又怎會拿這等機密事四處宣揚?而且此事若傳到了遼人的耳朵裡,必會生出一番大風波,到時官家降下罪來,他定是第一個逃不掉的。”

崔仙芝指了指李世民,又指着自己,“你難道懷疑,他是故意隻對你一人透露這消息,好讓你來告訴我的?”

李世民明亮的目光透露着自信,

“是,我認為這事,是薛季陽為讨好鄭官人納下的投名狀,他剛好能借着我的口,把這事告訴您,而以您的性子,必會第一時間上書勸谏官家。

若您成功勸住了官家,童貫想借此事鞏固皇恩的計劃就被打破了,蔡黨梁黨自然是喜聞樂見的;而如果您因勸谏被官家訓斥責罰,他們又能趁機添一把火除去您這個眼中釘。”

崔仙芝鎖眉想了片刻,上前拍了拍李世民的肩,

“二郎啊,你這孩子雖年紀尚小,卻多智近妖堪稱孔明再世!放心,我不怕被官家責罰,而且我會盡量把奏章措辭寫得委婉些。”

李世民認真看着他的眼睛,“可是您再想想看,蔡京那幫人跟童貫相互傾軋,是最不希望這事被官家采納的,可他們既然同為天子寵臣,為什麼不直接去勸官家,而要彎來繞去在杭州設局把您拉進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