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嫁給當朝太子妃 > 第19章 珠鍊

第19章 珠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真的。”懷貞結結巴巴道,“我說的都是真的。”

他回想起那個徹骨冰寒、煞意難掩的眼神,仍然心有餘悸:“是真的。”

懷賢聽他把一句話重複了三遍,安慰道:“我當然相信你,但是……柳秋這是什麼意思,說不通啊?”

懷貞捧着冰碗壓驚:“是覺得我以下犯上,存心譏諷她?”

懷賢擺手:“不至于不至于,正五品宮正而已,輪得到她在東宮耍威風?”

二人叽叽喳喳,議論不休。

臨窗榻上,裴含繹支頤靜坐,聞言回眸瞥來:“不是。”

懷貞和懷賢像屋檐下的兩隻鹦鹉,十分整齊地轉過頭來,一齊望着裴含繹。

裴含繹長睫微垂。

彼時懷賢未曾留心,懷貞忙着說話,唯有裴含繹自殿後折回,正巧看到了那一幕。

柳宮正始終端坐椅中,神情自若。

直到懷貞失言,永樂公主四個字脫口而出時,刹那間柳宮正驟然擡眸,眼底寒光如刃。

卻也隻有那麼短短一刹。

裴含繹瞳孔微縮,但他甚至還沒來得及凝神細看,柳宮正眼底寒光散去,眉眼低垂,不動聲色一如往常。

就好像那短短刹那,不過是裴含繹恍惚間生出的幻覺。

懷貞和懷賢等待着裴含繹開口,然而裴含繹托腮沉思片刻,忽而問:“中秋宮宴籌備的怎麼樣了?”

乞巧節後,随之而來的就是中秋。

二者相較,中秋宮宴的排場、地位都要遠重于乞巧。每逢中秋,景氏皇族近枝宗室都要入宮賜宴,容不得半點疏忽。

是以端午節後,宮中六局就開始為中秋宮宴做準備,足足要籌備三月有餘。器具籌備舞樂安排種種事務極盡繁雜,牽扯的人力物力不勝枚舉。

即使裴含繹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在執掌東宮勢力、暗中籌劃宮變之餘,再将宮務妥妥當當全部抓在手中。

想到這裡,裴含繹吩咐:“請永樂公主來。”

.

景漣來得很快。

她正忙着給丹陽縣主回信,坐了半晌也沒拿定主意,聽聞太子妃請她到惟勤殿去,丢下筆就走了。

景漣喜氣洋洋走進惟勤殿。

等看到太子妃身側堆疊成山的賬冊,景漣踏進内室的一隻腳又收了回去。

“不是找你來算賬的。”裴含繹失笑,示意她先坐下。

和太子妃來往這些日子,二人已經熟悉很多,至少不必蓄意客氣了。

景漣警惕道:“我一天要留四個時辰睡覺、四個時辰玩兒,最多隻能幫你幹四個時辰。”

裴含繹點頭笑道:“好,那我就不客氣了,從明日開始,煩請公主每日留四個時辰到東宮來——不過今日真的不是。”

笃笃兩聲,裴含繹指尖輕叩一本燙金的帖子,将它推到景漣面前。

這是本請帖,景漣翻開,目光一掠而過,眉頭頓時蹙起:“肅王孫女出嫁?”

她的嫌惡之色簡直毫無掩飾。

肅王景弘,是景氏皇族中現存年紀輩分最長的親王。

他是英宗皇帝長子,按輩分來算,正是當今天子與穆宗皇帝的大伯。

肅王幼時一隻眼視力損毀,早早便與大位無緣。他生性驕奢暴戾,在封地靖州橫征暴斂,強掠民田殺人無算,将靖州官員視為家仆,呼喝如奴。

穆宗皇帝即位後,靖州知州不堪淩虐,陳書泣血上奏,請求皇帝做主。

穆宗大怒,下旨降肅王為郡王,責令打開王府庫房,歸還劫掠來的民脂民膏。

肅王不服,搬出親親尊尊的大道理來挑動宗室,想要迫使穆宗皇帝讓步,甚至意欲報複上奏的靖州官員。

穆宗皇帝當即又以不敬天子為由,按律責罰肅王鞭刑三十。

念在肅王是伯父,穆宗皇帝令肅王世子替父受刑。然而肅王世子體魄不佳,受了三十鞭後高燒不退,最終竟然過世。

原本肅王淫奢暴戾,宗室即使講究親親相護,也找不出理由來為他硬抗天子。但肅王世子受刑而死,情勢頓時逆轉,宗室們立刻不能袖手旁觀,紛紛上書勸谏。

穆宗皇帝隻得收回降肅王為郡王的旨意,轉而令他禁足三年。

雖然對肅王的處置并不盡如人意,但穆宗皇帝連消帶打,賠上了一條肅王世子的性命,終于震懾住肅王,令他行事有所收斂。雖然惡行不斷,終究遠不如從前嚣張。

然而穆宗皇帝體弱早逝,當今天子登基後,對于皇位統緒究竟在穆宗還是在當今皇帝,宗室中頗有一陣亂象。就在這時,肅王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支持當今天子,算是頭功。

自當今天子登基後,對宗室一向優厚,頗多恩賞。

這些恩賞之中,還蘊藏着另一層不好宣之于口的深意。

——人越缺什麼,便要竭力證明什麼。

市井傳言,皇帝得位不正,逼殺穆宗皇後、二子,毫無手足之誼。所以為了證明自己的仁愛、為了證明自己仍然堅持奉行親親尊尊的禮教,皇帝就要越發厚待宗室,厚待尊長。

沒有穆宗皇帝的鎮壓,當今天子又待宗室優厚,肅王迅速故态複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真可謂一把年紀老當益壯。

肅王種種舉動天怒人怨,稍有人性者都要切齒怒罵,景漣厭惡地一推請帖:

“誰和他們家聯姻,不嫌惡心嗎?”

話音落下,景漣凝視着請帖上另一個名字:“劉尚書。”

要與肅王孫女成婚的人,是兵部尚書劉冕嫡子劉吉。

劉冕此人,官居兵部尚書,是政事堂中排名最末的一位宰相。今年尚未五十,正值壯年。

這個年紀入值政事堂,位列六部尚書,不說百年一遇,亦是罕見奇才。單憑他的年紀,就足以熬死政事堂中其他宰相,将來位列頭把交椅簡直是闆上釘釘。

但事實上,朝野中對劉冕的評價并不太高。

劉冕綽号劉棉花,見人先帶三分笑,看着是個笑呵呵的老好人,卻是綿裡藏針的性情。他最受人诟病的一點,便是逢迎君上無所不為,清名底線盡可抛擲。

“原來是他啊。”景漣自言自語,“這就不奇怪了。”

她忽然詫異側首。

太子妃一手支頤偏過頭去,正在極輕地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