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婚事楚佳璇知道了也就是知道了,但有一個人那可是氣壞了,這不興沖沖的跑到襄親王府和楚佳璇訴苦來了。
看到這人的模樣,楚佳璇吓了一跳。
“六堂嫂您可小心一點兒,你肚子裡還可還懷着一個呢。”
來人正是六皇子進門兒不到一年的新婚妻子,純親王妃盧氏。
這一位出身永固侯府,是府中的嫡幼女。永固侯府子孫繁茂,又有能為,因着沒打算讓家中女兒聯姻高門,所以就将女兒養的單純了一些。
可是皇上顧念永固侯府的忠心便與永固侯府做了親家,當然這裡面估計也有皇上不想純親王和一個有野心的家族聯姻的算計在裡頭。
畢竟純親王也是嫡子,且與太子的年齡差距并不算太大,萬一生了野心,不說朝堂上的動蕩,怕是連皇後都接受不了兩個孩子自相殘殺。
所以皇上皇後對于純親王的教養和太子完全不同,疼愛卻也放縱,把純親王養的性格直率義氣,非常讨喜但絕不适合當君王。
但是皇上也明白兒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一切都可能有變化,這才找了盧氏給小兒子做妻子。
事實證明這個婚事沒有選錯,盧氏雖然性格單純,但聰明活潑又知禮,不單和純親王是一對歡喜冤家,和皇室其他人關系也處理的很好。
楚佳璇就很喜歡這個總是喜氣盈盈的堂嫂,兩個都還有些小孩子性子,湊到一起倒也玩兒的好。
往日裡盧氏就喜歡和楚佳璇這個小姑子說說八卦,今個兒被不知所謂的親戚氣到,偏自家王爺被皇上派到外面巡視河道了,十天半個月且回不來呢,這才幹脆過來和小姑子訴苦。
隻是到底在氣頭上,這才動作大了一些,被楚佳璇一提醒,這才放輕了腳步,但是小嘴依舊撅着。
楚佳璇稀奇道:“這是誰惹到六嫂了?”
最開始的時候楚佳璇叫皇子公主們都是堂兄堂姐的叫着,但後來被皇上要求了,說加個堂字聽着不親,而且楚佳璇反正沒和宮裡的公主搶排行,就直接叫兄姐吧。
皇上要求了,親爹也不反對,楚佳璇也就這麼叫着了。
别說聽起來确實親了不少。
純親王妃歎了口氣,“還能有誰?還不是我那不争氣的舅舅家。”
楚佳璇這才想起來貌似自家六哥的丈母娘确實是上代潞城侯的嫡女。
也就是說給鄭清徐當小妾的那個,是永固侯夫人的親侄女,純親王妃的表姐妹。
這關系,别說是看重宗親姻親的古代了,哪怕是現代,這關系也是親密的很。
楚佳璇不由得面露同情,想也知道潞城侯幹出這事,永固侯府得多生氣,純親王妃會聽到多少流言蜚語。
這事吧幹的确實是太不體面了。
侯府的姑娘不是不能做妾,别說是侯府的庶女,便是嫡女到勳貴皇族後院兒當妾室的都多了去了。
可是人家是在高嫁,像這種本身就是低嫁的還淪為了小妾,這實在就太丢份兒了,嚴重損害了潞城侯府姑娘的身價。
楚佳璇隻能安慰道:“皇城裡糟心事發生的多了去,大前年禹國公府表姐妹争夫鬧出了人命,前年宋王府裡兩個公子為了同一個姑娘鬧得差點兄弟斷交,去年大理寺卿家的次女莫名其妙禮佛去了,今年禮部尚書府又鬧出一回真假千金。”
真的,不到這個圈子不知道這裡面有多少熱鬧的事,像這些還是比較少見的,像是那些隔三差五出來的抓奸的,楚佳璇都懶得說。
隻能說現實永遠比戲曲更加的有戲劇性,無論哪個時代,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楚佳璇隻能慶幸如今的大環境還是很穩定的,鬧的這些戲頂多也就是些家長裡短,權謀鬥争,隻要不上升到國破家亡,那就随意。
如果這次納這麼一個貴妾的不是鄭清徐這個男主角,楚佳璇覺得自己對于這個消息的新鮮感都不會超過一個月,所以安慰的也毫不心虛。
“等過段時間京都再鬧出其他的新聞,潞城侯府就不起眼了。”
純親王妃扶額。
“你覺得以咱們四嫂那張嘴,她是能讓這個消息慢慢淡忘的性子嗎?我估計隻要一有機會,四嫂就得把這個消息拿出來給我找不自在。”
這個四嫂說的自然就是平郡王妃,這一位是袁閣老家的千金,在妯娌中向來比較争強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