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是誠郡王府四公子的滿月酒,别看這孩子排行老四,但排場辦的比府裡長子那次都大,因為不出意外的話,這位四公子才是未來郡王府的繼承人。
無他,這位四公子乃是王妃所出的第一個兒子。
倒也不是誠郡王寵妾滅妻,實在是王妃運道不好,婚後接連生了兩胎都是女孩兒。
誠郡王雖然敬重王妃,但也不是愛王妃愛的死去活來。人家本身後院兒就有側妃美妾,眼見着一時半會兒看不到嫡子,自然不會阻止妾室們生育。
因此王府排行靠前的三個公子都是庶出,直到今年誠郡王妃才終于生下嫡子。
想也知道對于誠郡王妃來說這個兒子的到來有多驚喜,畢竟這個年代正妻要沒個兒子,等丈夫死後那就得看庶子和妾室的臉色生活。
的确,有禮法在庶子和妾室絕對不敢光明正大的刁難嫡妻,但是想要人不痛快,内宅裡的手段多了去了,讓你連叫屈都沒地方叫。
而且看着對你伏低做小了半輩子的人突然站到了你的頭上,那滋味兒真是不用想就憋屈。
更要命的是誠郡王妃可還有三個女兒在呢,是,這個朝代女子的地位沒前世明清那麼低,但和男人一比,那就呵呵了。
不說别的,朝堂上就沒有一個正經八百的女子官員,除了極少數的幸運兒,女子手裡根本就沒有一點權利。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除非女子性格極為堅定,能力特别出群,屬于能在史書上留下自己名字的極少數天驕,否則隻能和大多數女子一樣一輩子隻能“靠”。
靠父母,靠兄弟,靠兒子,靠禮法,靠家族。
家世顯赫,父母疼愛,擁有有能力的兄弟支持,嫁給一個有才華品德好的君子,生下孝順的兒孫,一輩子不受苦,這就是這個年代幸福女子的一生。
誠郡王妃自然害怕三個女兒未來會因為沒有同胞兄弟幫襯日子過得不好,生下兒子,着實讓郡王妃松了口氣。
因着高興,也是為了讓郡王府,讓京都知道誰才是府裡未來的繼承人,誠郡王妃把這宴會辦的極為盛大。
而對誠郡王妃的做法,誠郡王會阻止嗎?當然不可能。
雖然誠郡王打心底裡覺得所有孩子都是自己的骨肉,在自己心中都一樣疼愛,甚至比起還沒培養起感情的嫡子,誠郡王更喜愛養了幾年的長子。
但哪怕是為了未來兒子間不出禍端,不會兄弟相殘,從小教導兒子們嫡庶有别,讓兒子們都和自己一樣知道自己的地位,未來乖乖的繼承該得的,這才是對所有人都好。
況且這不單是府裡的事情,這其中還有外面的事呢。
畢竟太子是嫡子,你不把家裡嫡子的地位尊起來,怎麼着,是覺得太子不該是儲君嗎?是不是覺得你自己也可以試一試啊?
所以這場酒宴那真就是往大了辦的,而楚佳璇作為孩子的堂姑姑自然不能不參加。
這要是其他人家辦事,楚佳璇是不太上門參加的,而且說出去也沒人會挑理,畢竟都知道襄親王府如今就是鳏夫孤女的,連個當家主母都沒有,在壽康公主還小的時候家裡可不就是沒有合适參加這種場合的人。
但是誠郡王那是三堂兄,和楚佳璇是一家子,這就是自家的事了自然不能再拿年紀小沒人帶推脫。
所以一大早,楚佳璇就坐着府上的馬車跟着親爹來到了誠郡王府。
都是自家人,過來也不真就為了吃酒席,主要還是來看看孩子和人說說話的,所以來的自然是早了些。
還不到開席的時間,不親近的人自然是被府裡的下人引着坐在席位上說這話,如襄親王父女這種親近的卻是分開行動了。
如今雖然男女大防不嚴重,但很明顯男人們并不想去後院裡聽女人們叽叽喳喳,所以襄親王留在外面和誠郡王和大臣們說話。
而楚佳璇這個小姑子,自然就去了誠郡王妃的院子裡,去看小侄兒和剛出月子的嫂子去了。
能過來郡王妃院子的,哪怕不是皇室近支也是郡王妃的娘家人,雖然關系不一定如何吧,但說起來肯定是極為親密的。
楚佳璇到的還算早,屋子裡的夫人王妃們正說的熱鬧。
這個說,郡王妃這一胎養的是真好,看着頭發真是又濃密又黑亮。
那個說,小公子真是會長,看這長得多漂亮,以後靠這張臉也能給郡王妃找回一大堆媳婦。
也有奉承誠郡王妃的,誇贊誠郡王妃生了個孩子,這容得倒是更盛了,都說生了兒子醜了娘,怎麼娘娘的兒子就這麼貼心呢。
等丫鬟通報壽康公主到了,大家也不拘謹,都是大場合裡玩的轉的,互相行禮後知道楚佳璇這麼大的姑娘是不喜歡和她們說東家長西家短的,隻将搖籃旁邊的位置挪出一塊,讓楚佳璇回去逗孩子玩。
正好純親王妃也早就到了,正大着肚子童心沒泯的玩孩子呢,一看到楚佳璇立刻笑的和太陽花似的,告訴楚佳璇這個小東西怎麼逗能讓他笑,怎麼逗特别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