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快到五月十八,離劉甜兒的出嫁日子越來越近,周氏也不再細細指導劉甜兒手藝,自己飛快幫她繡了起來,五月十三,周氏便把四條牡丹紋帕子繡好給了劉甜兒。
劉甜兒瞧了半響,十分喜歡,想開口為自己讨要一條,卻也知道已麻煩周氏許多,故不再多言,細細道謝後便歸了家,不再出門隻安心待嫁。
因着劉甜兒實在性格好為人有禮,平日裡來,不是帶些好吃的,就是帶些好玩的給謝芳草,還常常誇謝芳草可愛聰明。又因着性子相投,跟周氏十分聊的來,周氏和謝芳草都十分喜歡她,雖則隻是短短日子的相處,周氏已是将她當成半個妹妹在看。
除了約定好的四條帕子,周氏想着另送兩條帕子給劉甜兒拿着玩兒,當是鄰居姐姐給的添妝罷了。
謝芳草于是大膽出主意,“娘,你畫個平日裡沒畫過的花樣子吧,給甜兒姐姐畫一個跟别人不一樣的!”
周氏看謝芳草愛操心的小模樣十分可愛,就故意逗她,”芳草說說娘應該畫個什麼式樣的?“
謝芳草心裡早有答案,但為着描述花樣子,絞盡腦汁,憋了半晌,想着花鳥蟲魚這個大方向總沒錯,裝着懵懂的樣子,歪着腦袋頭問她娘,“娘,有哪些花兒、鳥兒、小魚兒、或者小蟲子是形容夫妻的呀?”
周氏想了想,回答,“花兒有并蒂蓮,鳥兒的話,就是鴛鴦,鸾鳳,小魚兒小蟲子娘就不知道了。”
謝芳草閃着星星眼,崇拜的看着周氏誇道,“娘,你好厲害呀,那我們就要并蒂蓮和鴛鴦吧,畫個甜兒姐姐肯定喜歡的。”
又趁機問周氏,“娘,你上過學堂嗎?我就不知道這些詞。”
周氏想着愛讀書的自家弟弟,一臉自豪的答道,“娘沒上過學堂,但你舅舅自小就上私塾,十分愛讀書,成績也十分好,娘聽他在家裡念叨多了,也知道了多了。”
看着芳草一臉若有所思的可愛模樣,忍不住捏捏她的可愛小臉,笑着鼓勵芳草,“娘的芳草以後肯定比娘更厲害。”
“那娘,芳草可以上學堂嗎?芳草也想像舅舅和娘一樣厲害!”周氏聽了自家閨女的幼稚話,不知怎地莫名有些難受,雖說芳草着實聰明,但村裡的女孩子再沒上私塾的先例。
村裡的杜老秀才,也不收女娃子,但這話怎好跟謝芳草說,于是,隻将謝芳草摟進懷裡,道,“娘認得幾個字,娘先教你,等咱們芳草長大了,再去上學堂。”
周氏功底十分紮實,雖說時間緊,但卻一點不敷衍,最終繡出來的兩條帕子,看着就吉祥又喜慶,一條鴛鴦戲水,一條花開并蒂,都十分适合送給待嫁的劉甜兒。
五月十八,宜嫁娶。謝老娘一早就被叫去劉麻子家添把手幫忙做席面,謝家其他人等到快晌午再去劉麻子家吃席。因着送劉甜兒帕子的緣故,一大早,周氏也抱着謝芳草去了劉麻子家。
屋子裡的劉甜兒已是梳妝完畢,獨自在屋裡床上坐着,等着新郎許老爺來接親,劉麻子夫婦在門外招呼着親戚和村裡人。
周氏一進屋,就被眼前的劉甜兒晃了晃神,一襲大紅牡丹花紋嫁衣,原本的溫婉此刻都化為了明豔大方,頭上戴着牡丹花冠,臉上塗着淡淡的胭脂,整個人既美麗又莊重,真真是人比花嬌。
劉甜兒正獨自發着呆,見到周氏和謝芳草,驚喜不已,忙開口道,
“謝大嫂嫂,你怎麼來了?快過來坐。”
周氏遞上準備好的帕子,“你芳草妹妹出的主意,做了兩條新式樣的帕子,賀你新婚,也算我這個鄰裡嫂子的一片心意。”
謝芳草也開口,“是鴛鴦戲水和花開并蒂,甜兒姐姐快看看喜不喜歡呀。”
劉甜兒瞧着周氏遞來的兩條藕荷色帕子,繡工十分精細,花樣也栩栩如生,十分新奇好看,一看便是用心了的。因着出嫁當日再不好哭的,劉甜兒雖眼睛一熱,仍忍着不讓淚掉下來。
“謝謝芳草妹妹和謝大嫂嫂,這是我的第一條手帕,實在太好看了,我一定會好好愛惜這帕子的,我心底裡隻希望許老爺能好相處些,都說後娘難當,我心底裡也是極怕的。”
周氏聽了也不由動容,卻不敢說太多怕引了劉甜兒哭,隻說些開心的事情,不一會兒,已是到了出嫁的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