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許老爺出手大方,村裡來的賓客們人人都得了二十文的紅封,十分有排場,村裡人都豔羨不已,皆是誇劉麻子兩口子養了個好女兒,這有了這個有錢的女婿,以後定是有享不盡的福。
王大壯媳婦在一旁看的眼紅,瞅瞅自家大丫的相貌,心裡又涼了一半。六歲大的大丫,穿的舊衣裳,臉上也髒髒的,不知道她娘為啥突然瞪自己,隻恨自己不是個大人,不能得紅封。
這邊劉麻子媳婦和劉麻子瞧着近四十歲的準女婿,又是歡喜又不敢多得罪,隻将各個流程快速走過,又囑咐劉甜兒好好聽許老爺的話,嫁過去早日生個兒子出來,以後别忘了幫襯弟弟之類的話,就匆匆讓劉甜兒上了花轎。
花轎緩緩擡起往鎮上走去,村裡的孩子們在後面追逐着花轎,歡聲笑語不斷,争着要喜糖甜嘴兒。鑼鼓聲漸漸遠去,花轎也快要看不見,謝芳草挨着周氏站在門口,隻暗暗祈禱着劉甜兒能過得好些。
此時花轎裡的劉甜兒忍了半日,卻終是掉下淚來,既有些擔憂又有些惶恐,還有些不知所措,但總歸就此跟小集村作了别。
謝芳草快兩歲的時候,愈發能說會道,也十分體貼乖巧,除了周氏,謝老爹謝二叔也都十分喜歡她。且因有一顆大人心,跟村裡的小女娃們都玩得好,村裡人都知曉謝家大孫女十分伶俐,看着小小人一個,實則十分讨人喜歡,而小孫子謝龍卻還不會說話,又肥又蠢笨。
謝老娘有次遇上村裡的媳婦子八卦謝龍有些傻,氣的大罵了的陳二嬸一頓,怨怪陳二嬸沒好好教孩子,把她的好孫子養廢了。謝二叔瞧着快一歲半還不會說話的胖兒子,也責怪起陳二嬸來,陳二嬸在家裡的地位又跟周氏一樣了,每日裡謹小慎微,不敢多說話起來。
謝老娘心裡不服氣,這日,趁着夜色,偷摸找了村裡的馬婆子,塞了兩百文錢,讓她幫忙掐算一場,到底是何原因謝龍不說話,也怕有些神神鬼鬼的纏上謝龍,總之算一算,才能徹底安了心。
馬婆子是村裡的神婆子,一共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生下來不久丈夫就得病死了,沒了營生,開始當神婆,兩個女兒養到五歲,就都賣給了人牙子當小丫鬟,簽的死契。
具體賣去了哪,馬婆子也是不知道的。隻對外說着是想丫頭子去别處享福,不跟着自己受苦,實則大家都知道她是準備用賣的錢,攢着以後給兒子娶媳婦呢,隻因着大家都指望着她的驅邪去祟的本事,并不說破罷了。
這廂馬婆子細細掐算一通,便笃定說道,“你家的大孫女,是有些奇怪在身上的,應就是她吸了謝龍的聰明勁兒,所以謝龍才遲遲不開口說話。”
謝老娘聽了馬婆子的話,思量一番,也覺謝芳草确有些聰明的過頭了,自己平日裡也有些治不住她,自家老頭子也對她慢慢上了心,原是吸了孫子的聰明勁兒緣故,但并不明确應馬婆子的話,隻說快天黑要家去。
内心裡對馬婆子的話已是深信不已,隻打着主意把謝芳草送給旁人或是賣了去,免得礙了她孫子的運道,還要被旁人罵蠢笨,連累她也沒臉。
謝芳草正籌備着她和她娘的國風手藝人事業,萬事開頭難,但再難也難不過用心。用篾子把竹片裁的薄薄的,切成細絲狀,兩兩編入,做成竹簾,裁剪出橢圓形狀。
再将畫上花鳥蟲魚的同樣大小的手帕,與橢圓竹簾縫在一起,就成了一把複古竹編腰扇。
再在正中打孔,嵌入扇柄,一把雅緻又大氣的可折疊古韻竹編腰扇便做成了,謝芳草自己看了覺得甚是好看,也是周氏不嫌麻煩且願意嘗試,不嫌她瞎胡鬧。
周氏照着謝芳草說的做了出來,看了成品,也是驚喜不已,市面上再沒見過這種扇子的,女子們最愛這種新鮮且雅緻的物件兒,且如此好看,定不愁賣。這東西,做熟了也不難,隻是耗些時間。
周氏想着以後能長期做這個扇子,心裡美美的,抱着謝芳草又細細親了一回,連連誇自家閨女能幹,謝芳草卻潑了周氏一盆冷水,“娘,這個扇子,如若鋪子裡的繡娘們拆開來看,能做出同樣的來嗎?”
周氏一愣,隻得實話實說,“我們是新嘗試,做這扇子前後花了三日,鋪子看到這成品,琢磨一遍,兩日應就可以做出來了。”
謝芳草原本還抱着僥幸,萬萬沒想到,古代手藝人的複刻能力如此之強,
“那娘,我們的扇子得快快做好,早些賣出去。”
周氏細細思量一場,想着這賣扇子應不能長久,鋪子的繡娘們人多且手藝更精巧,自己單打獨鬥的,能做幾個出來?雖則有些失望,但想着世上的生意,确實很少有獨家的,于是準備多做些,一起去鎮上賣了,等到鋪子裡的人發現了這東西,便不賣了,賺個快錢罷了。
于是,周氏每日裡一有空就在屋裡做扇子,謝芳草,也幫忙做些小孩能幹的活,不多煩周氏,外頭的事情也沒多關注。
謝芳草再想不到,自己這邊琢磨着賺錢大業,親奶奶就因着謝龍不會說話,就琢磨着把自己給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