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眼下用的肯定要大,至于多大麼......” 施越英側頭思索,慢條斯理地說,“至少得兩倍大,留一小半依舊放日常公告,餘下的地方就專門用于張貼此次征稅的宣言。”
吳宣點點頭,說了句“此言有理”,便奔出去張羅木材了。
接下來就得定公示的内容。
施越英寫了好幾版,最初敲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點:一是強調賦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功用以及民戶納稅的職責;二是羅列各種稅目,重點列舉商稅的稅率,應繳及免繳商品類目;三是禁止偷稅漏稅,寫明懲處後果。
她把初稿拿給張主簿過目,張主簿看罷皺眉道:“隻強調此三點還不夠,容我再斟酌斟酌。”
施越英道:“那是,那是,卑職拙見,定不如主簿您思慮深遠。”
她嘴上奉承着,心裡卻頗不以為然,每次她的文稿呈上去,張主簿隻在遣詞造句上作一番修改,從沒見他有任何高見,但她的心血卻早已改名換姓。
果然等他把帶有劉知縣建議的終稿拿回來,施越英已經找不見任何她自己的筆迹。顯然張主簿另外寫了一份告示文稿,但内容與她寫的大差不差,唯有那句“告示标題可用顔體,以顯肅穆”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施越英歎氣,張主簿幹這種将别人勞動成果占為己有的爛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有一回她委婉地向他提議:“卑職的字也不至于不堪入目吧,您有什麼意見在文稿上加批注不是更省事麼。”
張主簿聞言讪讪地笑了一下,然後一改他以往虛頭八腦的講話作風,直言道:“越英啊,我跟你不一樣,我還要攢政績,拼升遷呢,你将來總要嫁人的,不至于真要在官場混吧。”
施越英當時一下子愣住了,頭一次對她自己的前途迷茫起來。她一編外小吏,還是個女的,除了此地,還有哪裡會用她呢,有再多的成績也沒用啊!
此後她對張主簿這種“借用”行為也當沒看見,頂多在背地裡跟吳宣吐吐槽。
施越英定了定神,拉回思緒,再把劉知縣的意見仔細看了一下。
他增加了一些符合災情特色的内容:隻要民衆如實上報産量、收益,積極配合審查,官府會酌情考量災情影響程度,并嚴懲官吏不法收稅行為。
劉知縣不愧是進士及第的高材生,見解比張主簿之流高明多了。如此一來,他将官府工作的人性化完全體現出來了。
不出兩日,新的告示欄便在縣衙大門外立了起來了。
公告内容除了張貼在公示欄以外,還裝訂成宣傳冊,冊子的内容比公示内容更詳實、更有針對性。比如針對商稅的手冊,則是根據《商稅則例》詳細列出應稅物品的名稱,解釋正稅兩大類——過稅和住稅的區别,以及介紹正稅以外的各種雜稅。施越英還主張将一部分冊子放在公告欄下,以供民衆傳閱,并派專人守着,以便解釋公示内容,畢竟這個時代識字的人不多。
公告張貼之後,劉知縣決定先觀望一下民衆的反應。
每天擠在公示欄前看熱鬧求解釋的人很多,導緻講解的衙役小哥口幹舌燥,忙不過來,張主簿不得不加派講解人手。
聞風而來的民衆以咨詢夏稅的居多,且還是受災情影響大的田戶。這些田戶有的因雪災迄今幾乎顆粒無收,有的有收成但質量奇差,這些人都情緒激動,有的甚至跪下請求知縣開恩減稅。
劉知縣本想通過這次征稅宣傳搞定商稅,結果卻先面臨農業稅的麻煩。
施越英怕他又打退堂鼓,絞盡腦汁地勸他,天天跟在他身後念叨什麼“路漫修遠”“持之以恒,方能見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但劉知縣這次倒挺沉得住氣,考慮了半天拍案道:“先按計劃進行宣傳入戶,同時調查統計各戶的受災情況,然後再按調查結果上報州衙申請賦稅減免。”
施越英終于松了一口氣,也不忘拍馬屁:“明府不愧為一方父母官,愛民如子。”
劉知縣很受用,一張黝黑的方臉笑得通紅,活像一個爛番薯。
入戶宣傳分商戶和田戶兩隊。施越英之前做過雜貨生意,對商戶比較了解,商戶宣傳隊自然由她帶領。田戶多分散于鄉鎮各地,不如商戶那麼集中,需要衆多宣傳人手,于是劉知縣便派鐘縣尉帶着十幾名馬步、弓手,并幾名能解說法令的甲頭⑤下鄉去了。
施越英則帶着宣傳小分隊,馬不停蹄地拜訪縣内各家開鋪商戶。
在商戶密集區,比如在縣城集市,她先集中在集市中心地帶演說,然後再入戶派發宣傳冊,順便統計災情影響。在商戶分散區域,則分小組執行任務。
施越英的宣傳工作做得比較順利,即使之前連栽兩次的莊家炭鋪也沒有制造麻煩。一來做宣傳不需要商鋪掌櫃在場,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隻要态度好,商家也會好好接待。二來受災商戶數量不像田戶那麼多,即使有,也不用現場勘驗受災情況,隻需審查賬冊對比往年賬目,為了申請減免,衆受災商戶也自然會上交賬冊證明。
這樣到了四月底,施越英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工作。與此同時,鐘縣尉還在下鄉入戶,劉知縣便親自帶着張主簿、施越英等人前去各個稅場,以便查探過稅征收情況。
稅場基本設在官道交叉口,有點像公路收費站。稅場征稅幾乎沒有難度,要防的卻是收稅的職役們利用公權亂收費,中飽私囊。因此劉知縣采取這突襲檢查的方法,施越英還帶上了“積極納稅光榮,違規收費可恥”等标語。
然而剛剛到了第二個稅場,便碰到州衙的通判武東仁帶人來巡查,一行人還包括簽判徐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