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牧跌落的瞬間,跟他挨得最近的杜簡融想要伸手去拉他,卻沒有抓住。
杜簡融頓時慌了,蹲下去朝地洞大喊:“表叔!表叔!”
洞内黑黢黢的,沒人應答,隻有回聲缭缭。
嚴林見狀二話不說就跳了下去,杜簡融也作勢要跳,一旁的大虎趕緊拉住他:“小郎君莫急,且在上面等着,我兄弟二人進去探探。”
說罷,大虎、小虎也相繼進了地洞。杜簡融蹲在洞口左右張望,又起身去察看另一個門環,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施越英偏着頭,摸着下巴來回踱步,反複咀嚼那首題面,忽然靈光一現,笑道:“原來如此。”
餘下幾人都看向她,杜簡融急切地問道:“你想到什麼了?這地洞到底怎麼回事?”
施越英寬慰道:“我們不用擔心,徐簽判他們必安然無恙。”
杜簡融依然一頭霧水:“怎麼說?”
施越英不慌不忙地解釋:“這詩的後兩句‘試問魚兒多少數,請君對面說因由’,其實是告訴我們,出題者想聽解題者當面把答案告訴他。”
杜簡融拍了一下腦袋,恍然大悟:“啊對對,‘對面說因由’正是這個意思,我怎麼沒想到呢,哈哈,這地洞怕是直通山莊某處客廳吧,說不定沈叔就在那裡等着!也好,我們從這裡直接進去,省得我們繞路了。”
施越英點頭,心說這山莊主人還挺頑皮,最後一關還搞個驚吓捉弄人,徐牧沒準已經氣死了。看來腦筋轉得太快也不好,踩雷也踩得身先士卒。
想通了之後,杜簡融和施越英并餘下幾個人一個接一個地下到地洞内。
地洞并不深,大約一人多高,底部連着斜坡,坡面光滑,坡很長,蜿蜒曲折。
施越英當先下洞,坐着順坡滑下,後面幾人都效仿着滑下來。
衆人七拐八彎地大約滑了不到半刻鐘,終于見到前面有亮光,似乎滑到了盡頭。
施越英随着沖力滑出洞口,一屁股跌在地上。
乍一從黑暗處滑出來,她感到有點暈眩,眼睛一時沒能适應亮光,隻覺得眼前映影重重,燈燭輝煌。站定之後使勁眨了兩下眼睛,才看清出口在一個花廳外側的角落。
有人聞聲趕來察看,是一個女使打扮的少女,看見眼睛四處亂轉的施越英,“嗤”地笑了一聲,朝廳内高聲道:“是客人來啦。”
待餘下幾人都齊了,女使便引着一行人來到花廳正堂。
堂内主座坐着一位青年人,客座便是徐牧,嚴林和大小虎兄弟在身後侍立。
那位青年人正是山莊主人沈叔景,見施越英等人進來,忙起身相迎,隻見他二十四五歲光景,儒士打扮,風度翩翩。
沈叔景笑容滿面道:“我還道要派人去開門,你們倒自己進來了,看來你們已自行破題了,逸安①,你說得果然沒錯。”
徐牧沒好氣道:“還不是我以身試關,若連這樣都想不到,我看也别去京中讀書了。”
施越英抿嘴偷笑,看來徐牧氣還沒消。
杜簡融上前行禮:“易之見過沈叔。”
沈叔景歎道:“自奉化一别已有三年了吧,上回見你還是小童,如今已是大人模樣啦,能解我第三關,看來也是才智見長。”
杜簡融臉紅道:“我哪有這麼厲害,是施娘子想到的。”
“哦?”沈叔景看了看幾位女客,又望向徐牧。
徐牧一臉“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一下杜簡融,指着施越英介紹:“這位便是施娘子,太府寺方少卿門下學生,原在明州鄞縣縣衙做事,此次某受方少卿所托,捎施娘子進京上女學。”
方少卿便是方昱,他去年從鄞縣知縣任上調入京城,如今已是太府寺少卿。太府寺是本朝财務出納機構,為戶部分擔一部分财政職能。
“啊,原來是方少卿的門下。”沈叔景有些驚訝,但随即拱手施禮,“在下曾與方少卿有過一面之緣,其人才學過人,果然名師出高徒,失敬失敬。”
沈叔景為人沉穩,禮節得當,顯然方昱收女學生這事很讓他吃驚,他卻沒有多問。
“不敢當,沈莊主能詩善數,機關布局精巧,越英很是佩服。”施越英回禮,她頭一次在外感受到老師的威望,還是受沈叔景這般富貴有才之人的推崇,欣喜過望。
“女學籌建,某早幾年就有耳聞,今年方招生入學,想必頗費了一番周折。”沈叔景含蓄道。
“某久不在京中,所知也甚少,聽聞其中阻礙主要是太後與黃相公意見相左。”徐牧比較直白。
“哦?這就有意思了,太後與黃相公向來站在同一戰線。”沈叔景疑惑道。
“戰線也并未瓦解啊,如今還不是共同支持女學。”徐牧調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