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兩大筐子菜,看着多,其實不值幾個錢。大曆朝新政改革,鄉鎮販夫走卒兩千錢以下的買賣無需繳納市金,和顧承武打獵所繳的山稅又不同。
早市是人流最多的時候,寬闊的大道擠的水洩不通,多是來買菜的婦人夫郎們。
張翠蘭和江雲緊趕慢趕還是晚來一步,好位置被别人占了,娘倆隻能找顆大樹地下蹲着。把挖好的野菜倒在地上,張翠蘭不知從哪弄來清水,手指撒些在上面,看上去像是早上才摘的,青翠欲滴瞧着脆生。
江雲沒想到這茬,看着張翠蘭眼裡多了些佩服。
張翠蘭把野菜按捆擺放好,道:“這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你以後慢慢就懂了。”戰亂剛結束那幾年,張翠蘭為了謀生,沒少挖野菜拿出去。眼下日子好了,曾經的苦日子就不想提起了。
江雲乖乖點頭默默記在心裡,别人說什麼他都聽着。
來來往往的人,隻有顧家的菜攤子沒人駐足,旁邊賣小白菜的婦人早就收攤了。日頭上來,顧承武一直在鐵匠鋪忙活。
看着無人問津的野菜,江雲難免失落。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張翠蘭左顧右盼,一有人走進就開始高聲吆喝:“瞧瞧野菜,剛摘的新鮮野菜,便宜賣了。”
大約是張翠蘭的太熱情,江雲一貫怯懦膽小的性子也被影響,跟着小聲開口招呼:“三文錢一捆、不貴,嬸子看看吧。”
路過的一個白發佝偻老婦最終停下腳步,張開幹癟的嘴問價錢:“真隻要三文?”問價時,老婦人神色試探小心。
張翠蘭面上帶着和善的笑,道:“都是些農家鄉下采的,不值幾個錢,放桌子上也是一道菜不是?”
三文錢确實不算貴了,以大曆朝的物價,同量的白菜芥菜,定價五文小販都嫌不賺。
老夫人摸了摸兜裡,猶豫了一下道:“行,給我來兩把。”
她顫顫巍巍從衣袖間取出一個布袋,内裡還裹了三層草殼子,最後攤開才是十個銅闆。
張翠蘭收下六文錢,江雲有眼力見順勢拿起兩捆野菜,她一摸便知野菜比昨夜商量的分量還多,不用說也知道怎麼回事。
張翠蘭默默歎口氣沒說什麼,都是讨生活的,不容易。
江雲抿着唇眼簾輕眨,剛才捆菜的時候他故意多捆了些,交出去的時候緊張的手心冒汗,生怕被張翠蘭發現,還偷偷撇了眼張翠蘭才放心。
一上午的時間,張翠蘭吆喝聲不斷,江雲也很有眼色跟着小聲喊價。兩人配合下來,總算是把菜全部賣完。
别看菜量那麼多,賣完也才三十文。三十文對于顧承武來說不值什麼,對于江雲來說是異常珍貴的。
看着手裡碰撞發出響聲的銅闆,江雲心裡填滿了喜悅。
張翠蘭也開心的不行,這三十文比在鎮上老爺家裡做工賺的三百文還開心。
“娘,錢、給你。”江雲乖乖把賺的錢交出去,不敢私藏。村裡都是這樣,家裡女子小哥兒的錢都是要交給婆母或者長輩的,要是不交被知道了,罵一頓都是輕的。
張翠蘭頓了一下,笑了笑把江雲的手推回去,道:“這是你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你自己收着,娘身上也不缺錢。”
她又不是那種尖酸刻薄的婆母,再說武小子每次拿了月錢都會給她交一兩,她總不能連兒夫郎的辛苦錢都要。
江雲捏着銅闆良久,暗自濕了眼眶,顧家都是好人,他一定是花光了所有運氣,才會遇見他們。
三十文雖然不多,但是慢慢攢,就會變成三百文、三千文。這錢他留着不用,以後給家裡買些油鹽醬醋茶總是夠的。
江雲抿唇淺笑,想将賣了三十文的事告訴顧承武,這才發覺已有大半日沒見到顧承武,卻好像過了一天似的。
這半日顧承武沒閑着,他畫的弓箭圖紙複雜,技術要求高,跑了許多家工匠鋪,才終于找到一家能做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小夫郎惦念着了。
江雲不好意思開口說找顧承武的話,隻好跟着張翠蘭走。
雲水縣算是甯平府下比較富裕的縣鎮,也是很多外來貨物的集散地。這裡的商鋪花樣也比其他幾個縣時興一些。
張翠蘭領着江雲來到一處布莊,李記布莊算是雲水縣規模較大的一處,來往人流不乏富貴人家。江雲還是第一次來這種地方,各種顔色花樣不一的布匹綢緞讓他看的目不轉睛。
“我以前常給這家老闆做工,老闆是個大善人,但凡手下的長工來這裡買布,都能便宜兩成。如今你來了就是一家人了,幹娘也帶你來挑些回去做衣裳。”
張翠蘭和江雲把背簍放在外面,衣衫收拾整潔了才進去。
掌櫃的随老闆,不是個捧高踩低的,見是張翠蘭來了,也熱情打招呼:“張娘子,今兒還是給幹兒子做衣裳?”
張翠蘭和掌櫃的也認識,笑了笑道:“那混小子衣服夠多了,今天是來給兒夫郎做幾身的,勞煩您給瞧瞧,找些合适的料子。”
一聽張翠蘭兒夫郎都有了,掌櫃也同樂。再說顧家這些天把江雲養的白白淨淨的,隻看一眼就覺得是個好看的小哥兒,乖巧清秀。
掌櫃高興,願意照顧熟人,還多給便宜了一分,就當是祝賀小兩口新婚了。
江雲進了布店,眼睛好奇四處打量,知道這裡的東西都貴重,連靠近都不敢,生怕碰壞了要賠錢,一聽說張翠蘭要給自己買布,江雲有些惶恐,怕自己穿糟蹋了好料子。
“娘,我的衣服夠、夠穿的。”江雲輕輕扯住張翠蘭袖子,小聲說道。
這輩子除了親娘,沒幾個人對他這麼好,顧承武和張翠蘭是為數不多的兩個。江雲心裡是感激的,但是布匹這麼貴重的東西,他不敢要。自己一身薄衣,足夠夏天對付過去了。
張翠蘭見兒夫郎這麼懂事,便想到他在江家受磋磨的日子,拍拍他的手道:“如今不同了,咱是一家人,你去哪也都是顧家的門面,穿衣打扮上尤其要妥帖些。”
這麼說,江雲才不好拒絕。昨日張翠蘭就看見了,江雲的衣服早就是十二三歲時穿的,夏天還好,到了冬天哪成。可憐見的,那劉桂花和江順德真不是個人。
最後從布莊買了兩匹豆青色麻布、一匹天青色文棉,便宜下來一共是九百文。
張翠蘭拿着布在江雲身上比劃,啧啧驚歎道:“這顔色新鮮不俗氣,正襯我們雲哥兒呢,回頭武小子那還有穿壞了不用的衣裳,剪下來給你做幾雙鞋面。”
張翠蘭不管是捯饬自己還是捯饬别人,都有用不完的興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