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樓的房子不比城市的房子好,但至少比學校宿舍和大山村的土房子好,因為它至少是磚牆,還糊了水泥,門是鐵的防盜門,關門聲吱呀作響,非常刺耳,但很結實。
進門左手邊是一張木桌和窗戶,正對着右邊靠牆是電視櫃,但是沒有電視。買台電視得好幾百塊,鎮上沒多少人買得起,房東更不會為租客花錢。
腳踩進來就是客廳,是那種稍微光滑的水泥地闆,反正沒有地磚,拖了地和沒拖沒啥區别。客廳中央有個木茶幾,上面是桌面,下面還有收納的抽屜。
茶幾左邊是一張長沙發椅,是那種木頭的,紋路是一格格的,夏天直接坐,冬天得需要套一層泡沫坐墊才行,不然凍屁股。
廚房在房子最裡面,整個房子呈長方形,廚房比較狹窄,裡面用的是煤氣竈,鎮上很少有天然氣竈,應該是整個鎮子都還沒通天然氣。煤氣竈很老,用的煤氣罐上都有不知名的陳年老垢。
廚房沒有抽油煙機,隻有一個沾滿油污轉不動的排氣扇,和一扇可以直接打開的玻璃花窗。
廚房的右邊是次卧,一扇窗,一張床、一個衣櫃、一張書桌,沒了。
次卧走出來有一條短短的走廊,對面就是主卧,主卧也有窗,隻不過主卧的窗配上了花布窗簾,因為主卧就在客廳電視櫃的牆後面,較狹長,窗戶就連通着房子與排排樓的走廊。
所以一套房子靠走廊的一面有兩扇窗,一扇連客廳,一扇連主卧。
淩一帶着孩子,她是兩個人住,所以她們母女住主卧。正好夏風不太喜歡住在靠走廊的位置,尤其是還有窗戶連通主卧和外部走廊,讓她很沒有安全感,所以夏風本身也更想住次卧。
隻可惜,這房子是不帶獨立衛生間的,這一排房子都這樣,要上廁所得去走廊盡頭的公共衛生間,那裡洗澡上廁所都一起,好在要分男女,而且也有門,不然夏風能氣死。
淩一隻收拾了她和趙小小方便攜帶的行李,像她那台縫紉機還沒帶來,太重了,她還要牽個孩子,實在不方便,等安定下來,她再回村去搬。
夏風是個愛幹淨的,把自己的行李從學校宿舍那邊搬來後,立刻便準備收拾一下屋子。
沒想到,這裡還有個比她更愛幹淨的淩一,淩一的行李是随身攜帶的,畢竟她和趙小小從鎮政府出來就回不去趙家了。
趁夏風去搬行李的時間,淩一就拿着屋裡的掃把和雞毛撣子,開始對客廳、卧室、廚房進行了裡裡外外的打掃。
趙小小人小力氣也小,但她會做家務,一會兒幫媽媽從公共廁所接水,一會兒幫忙倒垃圾,忙前忙後,小臉在大冬天裡都忙出汗了。
排排樓的房子沒有通水管,所以隻有廚房沒有衛生間,廚房也沒有水管,要用水,不管是洗菜還是做飯燒水,都要去公共廁所接。這一點對夏風來說沒什麼影響,她是學校老師,吃喝都跟學生們一起吃學校食堂,雖然不在學校住,還是能吃食堂晚上那頓。
淩一就不一樣了,省錢的第一步,自己做飯。她暫時還沒别的工作,在家有的是時間,自己買菜做飯相當省錢。
不過,淩一想到這屋子裡不止有她和趙小小,還有夏風老師,于是當夏風搬着行李進新家,看見幹淨得煥然一新的屋,瞪大眼的時候,淩一問她:“夏老師要一起做飯嗎?”
夏風搖搖頭:“不了,你們用廚房吧,我不會做飯。”
這倒是真的,夏風沒結婚,隻談過一個男朋友,連手都沒牽過,人家就聽她說要去支教,趕忙分手找了下家。
夏風出身不算大富大貴,但在全D國都不算富裕的情況下,她父母肯送她去讀書,甚至供她讀完大學,可見家境是不錯的,至少算是城裡的小康家庭。
她家隻有她和哥哥,在她看來,她的父母不算重男輕女,甚至她覺得,父母重女輕男,會給她好吃好喝好穿,對哥哥則嚴加管教,委以重任,對她沒有多大要求,想讀大學就讀,不讀就家裡人和以後結了婚老公養着就行。
但是夏風讀大學的時候受到一位老師的影響,堅定了要支教的心,才會在父母擔心之下,來到茶水鎮支教。父母希望她走上一條平坦、容易的道路,但是她自己選擇了一條艱難坎坷的道路。
在家被“嬌生慣養”的夏風,不會做飯,她幹嘛要放着現成的學校食堂不吃,為了省錢自己做飯?
淩一也隻是随口問問,夏風的回答不會對她造成任何影響。她不會因為别人的拒絕而感到失落,對淩一而言,她沒有情感,其他人的情感也影響不到她。
安頓下來後,住的地方暫時解決了,淩一要來解決趙小小的問題。
上學期期末考試趙小小考得特别差,淩一想找準問題所在,為她解決。
對于趙小小這樣出身的人,改變這座大山對她的束縛和占有,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讀書走出這裡。
夏風正在把行李放進卧室擺好,就聽見外面傳來淩一質問趙小小為什麼考得差的聲音。
她以為淩一要和别的家長一樣訓斥孩子,趕忙放下要鋪的被子走出來。
趙小小也以為媽媽要罵自己,吓得呆在原地,不知道怎麼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