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一離開家後,回了趟大山村,把那台說好要給她的縫紉機搶了出來。
趙大娘本來想攔她,結果打不過她,再加上淩一拿着剪刀,吓人得很。
就連趙家偉都不敢攔她,眼睜睜看着淩一把縫紉機搬上三輪車,淩一來時是走路進村的,走的時候推着縫紉機不方便走路,幹脆就坐上了村裡的三輪車。
趙家大人都攔不住淩一,村裡人看了幾天戲,基本沒人支持淩一,都在暗地裡說她閑話。而且,淩一的縫紉技術好,收費便宜,她一走,大家要做衣服改衣服啥的又得自己動手或者去鎮上,麻煩又貴。
淩一剛把縫紉機擡上三輪車,開車的師傅啧啧稱奇:“淩妹子,你力氣不小哇。”
淩一還沒回話,突然有個東西抱住了她的大腿。
趙軒耀滿臉淚水,嗷嗷大哭的同時,眼淚鼻涕全擦在了淩一的腰上。
小孩臭黏上了淩一,臭得淩一皺緊眉頭,手掌抵着趙軒耀的額頭,把他推開。
趙軒耀腦袋被推得往後倒,還在哭:“媽媽,媽媽你别不要我,嗚嗚嗚,我會乖的,我肯定聽你的話,我沒有媽媽了,嗚嗚嗚~”
周遭的鄉親們歎氣不已:“多可憐一娃啊,哭得恁慘,要是我兒子,我才舍不得走咧。”
淩一平靜地看着趙軒耀,又看了眼趙家院壩裡站着的趙家人,趙家偉面露不忍,朝她喊:“耀兒他媽,你就留下吧,一家人哪有隔夜仇,我讓媽跟你道歉,耀兒不能沒有媽媽啊,你舍得嗎?”
淩一挑眉:“我當然不舍得了,耀兒也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那這樣吧,你把耀兒還給我,我把小小還給你。”
要真想體諒淩一舍不得孩子,那為什麼不直接把孩子還給淩一,非得讓淩一為愛留在趙家,根本不是體諒孩子離不開媽媽,而是想用孩子拴住媽媽。
聽淩一這麼一說,趙家偉的臉色就不好看了,旁邊有些人還在說淩一不懂事,也有的人聽了覺得有道理,是啊,這麼不希望孩子沒有媽媽,那把孩子還給媽媽呗。
然而,趙家是不可能把趙軒耀給淩一的,那可是她們趙家的香火,哪能被淩一這個外姓人給帶走。
最後淩一拿走了縫紉機,推開了趙軒耀,坐上村裡唯一一輛三輪車,全然不顧趙軒耀一路哭嚎追車追到村門口摔了一跤才停下。
這天,全村人都在罵淩一冷血,為了離婚自己的孩子都不要了。這時候,大家好像忘記了,淩一并沒有不要自己的孩子,她帶走了趙小小。有時候,好像大家就默認了趙小小不如趙軒耀重要一樣,她是女娃,她還是年長的那個,她更懂事更乖巧,會鬧的孩子有糖吃,她這種乖巧懂事的不需要吃糖。
三輪車中間為了放下淩一的縫紉機,長矮凳子挪到了邊上,司機這一趟隻能少拉幾個人,收了淩一三塊錢。
淩一自己哼哧哼哧把縫紉機搬上了排排樓二樓的屋子裡,打開客廳連接外走廊的窗戶,淩一拿了塊牌子,讓趙小小用鉛筆描黑寫了幾個字。
沒有起什麼複雜的店鋪名字,簡單地寫了“縫補”“修改”“定制”等字樣,一塊普通的招牌就擺在了窗口。
對于淩一要在家接活這件事,夏風沒有反對,雖然是合租,但她也明白淩一帶個孩子不容易,賺錢吃飯都不容易,哪還有錢專門租個店鋪。
況且,除了放假時間,夏風白天都在學校上課,晚上才回來住,淩一用家裡的客廳來接待客人,對夏風的影響也不大。
夏風不介意,淩一也好像不懂什麼人情世故,也沒說割塊肉感謝一下人家夏老師,隻是在夏風懊惱常穿的兩條裙子以後不方便穿的時候,詢問了一下原因。
夏風愛穿裙子,尤其是夏天,秋冬她也穿,隻不過裡面會穿一些保暖的裡衣,茶水鎮的冬天比城裡更冷,夏風剛來時穿了幾次,冷就不說了,偶爾彎下腰和學生說話或講題的時候,老是有不懷好意的視線落在她衣服領口處,不知道是單純的沒教好還是本性如此,後來她就不穿了。
還有一次,學生喜歡圍着夏風說話,因為她是她們見過最漂亮的老師,學生太多,有人不經意間扯壞夏風的裙子,夏風也不知道是誰,而且都是小孩,她也不好和人計較。最喜歡的幾件衣服就都放在了衣櫃底下,在放假時拿出來,免不了歎氣幾聲。
淩一倒是二話不說,接過衣服,看了幾眼,再上下打量夏風,扭頭走向縫紉機,開始縫補。
這還是夏風第一次把自己的衣服給淩一縫補,在她的印象裡,茶水鎮這種貧困小鎮的衣服和她在城裡買的完全不一樣,連衣服材質都不一樣,她見過鎮上裁縫鋪的衣服,縫補得不能說難看,反正就是會有明顯縫補痕迹,她有些介意。
但是等淩一縫好夏風的衣服,夏風拿起來看了好幾圈,愣是沒找到一點縫補的痕迹,線頭藏得比食堂飯菜裡的肉還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