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很疑惑,疑惑的地方有兩個。
一是小美在了解我的過去之後對我的認知隻存有80%,而不是100%;二是為何小美會變成一個小女孩的形象?
我的疑問沒有持續多久,就聽小美主動解釋道:
“尊敬的玩家2074131509。”
連聲音都變成了小女孩特有的清脆嗓音。
“現在為您提供一些現實世界的有效背景。”
“您所在的世界由于過度開采,地球資源即将耗盡。為此多個國家共同組建了聯合政府,并開展實施了一項‘節能計劃’。”
“該計劃的宗旨在于,均衡資源分配,降低人均能耗,大力發展星際躍遷技術,以期開采外太空資源或進行星際移民。”
“您所在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參與了這項計劃。計劃指出,為最大限度降低人均能耗,計劃指出,各位公民有權利也有義務參與此次‘節能計劃’。節能計劃關系着每位公民的未來,也關系着每個民族的未來。”
“為保證最低能耗,世界各國政府共同研發了一種先進的生物智能技術,用以滿足人最基本的的生命活動需要。”
“該技術在不同國家間使用,又有不同的演化。本款遊戲正是該技術在本國的擴展延伸。為了使公民更好地使用該項技術,本國科學家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人的底層需求出發,利用該技術滿足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再結合‘智腦’技術,搭建虛拟空間,滿足人的精神層面的需求。”
“所以我現在所在的就是國家搭建的虛拟空間?”
我問。
小女孩用一個“你真棒”的動作跟表情對我表示了肯定。
我覺得無語,卻也心中安定下來。
既然是國家主導的項目,那就勿需質疑了。難怪先前有那麼多玩家參與進來,原來是有國家背書。
不過我也好奇,光我們國家所在的服務器都有二十多億人了,甚至更多,那全世界人口該膨脹到什麼程度,才會導緻聯合政府不得不使用這個“節能計劃”?
人是最自私的東西,一般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損傷自己的利益。而能讓人類退讓的,隻有可怖的前景。
搖搖頭将這種想法清出腦外。若說之前還對外面的世界心存僥幸的話,小女孩的話則讓我完全喪失了探索的欲望。
我沒有選擇恢複我現實世界的記憶,而是問她:
“為什麼你會是一個小女孩的模樣?”
這也是我一開始的疑問,隻不過到現在了才有機會問出來。
小女孩可愛的眼睛骨碌碌地轉了一圈,又将目光看向我。
“這要問您啊,尊敬的玩家2074131509,系統隻會根據您的過往經曆實時更新您的内在形象,您目前所看到的,正是您心目中的自己。”
我不可置信地後退了一步,這跟我預想的大相徑庭。
一刻鐘以前,我以為我是個邏輯清晰,自我保護力極強的大人,而眼前,這個小女孩卻告訴我說,這是我内心折射的真實影像?
也許是感受到了我的難以接受,小女孩又解釋道:“根據系統檢測,您的内心純真,思想活躍,又偏好單純無害的長相。所以系統根據您的喜好定制了這一形象。不過系統接收到的數據有限,并不代表您在現實世界中的真實形象。”
聽到最後一句話我松了一口氣,不知怎的就是對這還沒成年的樣子排斥得很。
“小美。”
頭一次,我主動叫了她的名字。可能是之前的溫柔女聲太過知性,讓我将小美這個名字不自覺地與她綁定起來,在現在再看到這個小女孩時,總覺得有種叫别人名字的不真實感。
然而我還沒有想好給她改一個什麼順耳一點的名字。早先小美說我隻有三次改名的機會,那小美會不會也是,隻能被我改三次名?
抛下這個疑問我決定暫不糾結,轉而問起另外一個問題:
“我最深層次的精神需求是什麼?”
既然這個遊戲是以滿足用戶的精神追求為最終目的,那麼我也好奇,我畢生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沒想到那小女孩天真的臉上,竟然意外地蹦出倆字:
“愛情。”
我終于明白對這小女孩的排斥感來自哪裡了。
既然我追求的是愛情,就不應該是小女孩的模樣。哪有讓未成年追求愛情的?
我開始讓小女孩變換形象,但變來變去都不滿意,竟然還是這個一臉天真、不谙世事的模樣看着最為順眼。我也無奈地接受了這個設定。
“那麼遊戲該如何開始呢?”我問。
小女孩答道:“每位玩家有三次機會選擇他想體驗的生活,該生活不限時代不限背景。但三次過後,玩家隻能選擇一種生活繼續,這也是所有玩家隻有三次改名機會的原因。每一個名字都對應了一種生活。”
小女孩平靜地介紹着,我卻感覺有點不對勁。
這感覺怎麼這麼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