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長時間?”
“什麼?”
“被孤立,冷暴力多長時間?”
“半年吧。”
蕭行明白對于一個孩子那意味着什麼,氣憤道:“你爺爺該去找她,遷怒一個8歲的孩子,不配為師。”
原梾情緒無波,淡淡道:“那是成年人的思維,對于當時隻有8歲的我,最開始讓我受傷的不是老師,是小夥伴。她做的很隐蔽,處罰你總能找到理由,那時我隻是覺得自己表現不好,做錯了什麼,發現老師不喜歡我是從小夥伴突然都不理我知道的。”
原梾拉着蕭行臨窗而坐,自嘲地笑道:“我并不是很敏感的小孩 。”
蕭行心内酸澀:“你這麼雲淡風輕的,倒像這件事對你沒影響似的。”
“說沒影響那是假的,是我漸漸理解了我爺爺的苦心。他所有的出發點都是以我為中心的,就算找了那位老師又能怎麼樣,傷害已成,大人追求的是非對錯,8歲的我根本不懂,我在乎的就隻想有個玩伴,所以他後來去學校找那些小朋友,得知很多小朋友不跟我玩的原因是老師不喜歡我,他震驚于那些孩子那麼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他認為小孩子的行為是家庭和學校的映射,這是我最終轉學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半年那麼久?”
“那會我爸媽,剛離婚。”說到這,原梾才像觸及心事般沉默下來。
原梾之所以被忽略這麼久,被傷害這麼久,是因為大人也都各有煩擾,沒人注意一個8歲男孩的感受,隻有爺爺最在意。
“彭澤清說我爺爺争撫養權是為了我爸,有這部分原因,但最終決定跟着爺爺生活的是我。我還記得他跟我說,小孩子有大智慧的,我的任何感受和想法都可以說出來,感受和想法沒有好壞,沒有對錯,要大膽說出來,他就是這麼一點一點消解了我成長中的所有阻礙。”說到爺爺,原梾垂了眸光,異常溫柔。
“爺爺才是大智慧之人。”
“嗯,你呢,小時候什麼樣?”
“我呀,用我爸的四句話就可以概括。”蕭行學着蕭新明平日凡事滿不在乎的語氣:“吾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隻要三日不闖禍,便是人間好時節。”
原梾低頭樂出聲,抛開喜歡這一層,蕭行有他向往的所有特質。
回到學校,天已墨黑,臨進宿舍樓,蕭行拉着人道:“我們,要不直接告訴他們吧?”
“順其自然吧,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蕭行明白,這是他保護自己的方式,溫聲道:“好。”
311宿舍,高暢然和其他三人正在遊戲世界中酣戰,原梾和蕭行一進門,劉誠頭都沒擡就哀嚎:“卧槽,你倆可算回來了!”
事情起因是彭澤清答應學校的捐贈款到了,且數目不小,學校新聞傳播學院和記者協會了解到事情緣由後,各派一人來找當事人了解情況,采不到人就在宿舍樓前和食堂門口堵人,因為還有兩個當事人沒在,衆人默契地緘默不言,但架不住兩位美女锲而不舍,溫柔刀殺人,兩個回合下來都有些招架無力,整個周末衆人都躲在宿舍,非必要不出樓門。
原梾放了背包:“彭思齊還小,這種事就不要報導了吧。”
劉誠手上動作不停,一心二用地指揮戰鬥加答話:“我們不說,架不住那幫學新聞的要報導,他還是最重要的因,怎麼摘都摘不出去。”
汪彥辰一向波瀾不驚,舉着手機不像玩激戰遊戲,像玩連連看:“彭思齊怎麼跟他父母說的,我們便怎麼說呗。”
李星漢今天難得沒有對着電話呱噪他妹,也加入了戰鬥:“那種理由蘇億禾和夏祎根本不信,蘇億禾更狠,問的問題組織起來可以寫小說了。”
蕭行:“新聞報道得經過當事人同意。”
李星漢擡頭看了眼兩人,很快又盯着屏幕道:“你倆又幹什麼去了?”
原梾囫囵道:“采風。”
蕭行轉移話題道:“采訪直接拒絕不行嗎?”
高暢然:“已經拒絕過了,回複是可以用化名。”
李星漢:“既然拒絕不了,我們要不問問彭思齊他媽媽的意見?”
蕭行:“直接問彭思齊本人,他才是當事人。”
劉誠:“原梾,交給你了,那孩子好像隻喜歡你。”
李星漢:“隻是校内報道而已,其實沒什麼關系吧。”
蕭行:“哎,你别小瞧互聯網傳播能力,就算用化名,分分鐘給你扒出來。”
汪彥辰:“同意,現在的網絡環境,隻要有爆點,假的都能傳成真的,怎麼離譜都有可能,那孩子不是正常孩子,還是去問問吧。”
李星漢想到李星然,擔憂道:“大辰,你說的那種事還有網站真的有嗎?”
汪彥辰:“這種事正規平台都有,何況還有看不見的深網暗網。”
李星漢:“那種網站直接報警不行嗎?讓警察來管。”
汪彥辰:“警察怎麼管,無憑無據,又沒做任何違法亂紀的事。”
蕭行:“犯法的,都藏在追蹤不到的暗網。”
李星漢歎氣:“我現在特别理解星然學校不讓學生上網的規定。”
劉誠肚子突然咕噜咕噜叫了:“好餓,這把結束去食堂啊。”
高暢然:“附議!”
臨出門,蕭行默默走在最後,看到窗台上的山茶花,耀武揚威似地開得燦爛:“你要一直養着它嗎?”
“我定期把它往陽台上放一放,讓它适應一下外部環境,等到明年夏天就可以移栽到湖邊公園了。”
蕭行沒想到原梾早想好了花的去處,想笑又強壓着嘴角:“對嘛,不能讓它老當溫室裡的花朵,得讓它親近一下大自然。”
原梾看其他人都出了門,悄聲道:“花的醋都吃,你幼不幼稚。”
“就幼稚,哪怕是個小鬼也别想惦記!”蕭行警惕地瞧了眼門口,“親我一下。”
“花很漂亮,要不我還是養着吧。”
“好好好,明天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