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看到他倆樂了:“哥兒倆又一起發财呢。”
洛千舟嘴快:“大林哥你就不要拿我們開涮了,我們都想跟着你發财,可你不答應啊。”
老闆笑罵:“還發财,你們少給我惹點事我就燒高香了,還不趕快滾回去,今天下午大碼頭那邊有送交換生的大靈舟進港,你發财的機會在他們身上。”
他一邊說,一邊遞給洛千舟一個網眼桶蓋:“外城亂的很,加個蓋子,免得你人回了家,魚卻被人給撈幹淨了。”
洛千舟無語,這種事情還真有可能發生,隻得又給魚桶加個蓋子,重新綁好皮筋,這才蹬着單車飛快離開。
**
萬舸城分内外兩城,火寮碼頭在外城,洛千舟住内城,不過他住的地方是距離外城最近的第六區。附帶一說,外城内城是民間叫法,官方隻分區,第一區至第六區,這是内城,第七區到第十一區,這是外城。
從位于第九區的火寮碼頭趕回位于第六區的家裡,一路上穿小巷走近道,也要一個小時才到,可對比這一趟省下的買魚錢,洛千舟覺得這一個小時還是值得的。
略帶寒意的海風中,少年騎着單車穿街過巷,三刻鐘後來到永安大橋。
永安大橋橋長320米,是連通萬舸内外城的七座大橋之一,跨過永安橋,經過萬勝門,内城便到了。
萬舸内外城之間的差距一目了然,但凡有眼睛的都不可能錯認。
外城有平房,有高樓,有各式交通公具,甚至也有浮空車,但是,不論高檔社區的環境如何幽靜,不論中心城區的街市如何繁華,外城一看就是普通人的世界,因為那些都是普通人的幽靜,都是普通人的繁華。
而内城,也有高樓和平房,甚至也有非源力器械,比如地鐵和汽車,但它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生活的地方。
内城的大街小巷都有靈物的身影,空中更有交通分層,淩空浮橋是分界線,浮橋之下,是速度比較慢的低階飛行靈物或者飛行源器,浮橋之上,則是速度驚人的高階靈物和高階源器……總而言之,整個内城都充滿了靈師的氣息,透着一股子超凡或者說魔幻的色彩。
洛家住在第六區的慈幼樓,這裡是城衛隊家屬宿舍,不過入住條件比較特殊,居住者全都是死難城衛隊員的直系親屬,這也是洛家沒有一個靈師,卻能住在内城的唯一原因。
洛千舟的母親是個普通人,父親生前是一個二重樓禦靈師,供職于城衛隊,于四年前因公殉職。父親死後他和母親姐姐搬入慈幼樓,按照規定,他們一家可以在此居住,直至年紀最小的孩子年滿十六歲。
洛千舟現在十四歲了,也即是說,他們一家能夠留在内城的時間不足兩年,除非他啟靈成功。
慈幼樓的設計思路跟福滿樓如出一轍,都是一幢大樓裡面住了許多戶人家,樓裡一應盡全,從出生到葬禮一條龍服務。
其實這也是不得已為之,福滿樓鄰近青鳥碼頭,建城之初時常有兇獸攻破城防,為了普通人的安全,幹脆把他們集中到一起,并修築起堅固的大樓外牆,便于抵禦兇獸攻擊,也便于靈師救援。等到兇獸攻城成為曆史,有條件的人家相繼搬離,福滿樓就此淪為貧民區。
相比青鳥城,萬舸這邊的外部環境更加兇險,每隔十年必有大戰,因此給普通人居住的慈幼樓也走福滿樓路線。不過畢竟是萬舸内城,居住條件是福滿樓沒法比的,像洛家,一家三口住三室兩廳,實際居住面積120平米,另外還有一個16平米的大露台,讓洛母給種了滿露台的紫雲英。
洛千舟一路飛車回到家裡,匆忙将魚桶放入廚房,其中六條放進冰箱,留兩條在桶裡,不出意外的話,這兩條晚上要進他們的肚皮。
然後他飛快奔出大樓,瞄一眼頭頂的淩空浮橋,歎口氣,認命的騎上腳踏車。
他這是要趕去靈師聯盟。
雜貨店老闆說的沒錯,他發财的希望确實是在這些即将到來的交換生身上。遠的不好說,至少近在眼前的機會,就是去給交換生當向導,聯盟出錢,一天200塊。這筆錢本生就不算少,何況還能就此認識一兩位交換靈師,運氣好的話,如果能牽線做成一兩筆生意,那他就賺大發了。
唯一的問題,向導這個工作競争非常激烈,一般都是1:10的機率,至少需要打敗9個人他才能上崗。
好在這方面他擁有先天優勢。首先,他是城衛遺孤,其次,他是在讀初中生,聯盟更傾向将這類機會留給像他這樣的半大少年,既是為了扶持遺孤,也是因為作為初中生,他們還沒那麼多的花花心思。
靈師聯盟位于萬舸大廣場,如果使用淩空浮橋走直線,十多分鐘即到,不幸洛千舟是個普通人,普通人沒資格使用淩空浮橋。
倒不是說普通人用不了浮橋,浮橋才不管你是靈師還是普通人,隻要膽子足夠大,誰都能上去。問題在于普通人的速度和應變都遠不及靈師,據說很多很多年以前,曾經發生過普通人速度太慢造成浮橋擁堵,不耐煩的靈師直接将人扔下浮橋的惡性案件,市政廳為了省事,幹脆立法禁止普通人使用浮橋。
用不了淩空浮橋,普通人可以選擇其它出行工具,比如地鐵或者城際公共飛車,但慈幼樓附近沒有地鐵站點,公共飛車10塊錢起步,都跟窮逼少年無緣。
幸而萬舸大廣場位于第四、第五、和第六區的三區交彙處,并不是很遠,苦逼少年踩了半個多小時腳踏車,大廣場已然在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