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屢屢碰壁腹中饑腸辘辘,因為時差沒倒過來整個人昏昏欲睡,想着實在找不到不如人先找個地方歇腳隔日再去學校。
于是他不得不提着沉重的行李試圖尋找住所。
愛德華此次來華非常倉促,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以至于到了尋找住宿的環節兩眼一黑。他根本找不到居住的酒店,這個時候國際環境并不安全,涉外住宿是需要介紹信的。小賓館倒是不需要,但小賓館住宿需要戶口本和身份證。
一臉蒙圈愛德華:“……”
終于在險些流落街頭的時候,被熱心的群衆舉報由派出所同志牽頭找到了落腳點。
愛德華:講真……我來華夏第一夜差點進局子。
*
一月八日,是參加省賽的日子。
周海燕大清早就和特長班的同學們被一輛大巴車拉到了二中的考場。帶隊的是英語教研組的李主任、平常給特長班上課的王老師,還有周海燕的英語老師汪春梅。
三名老師一人負責十名同學,等所有學生找到相應的考場以後,老師們才堪堪松了一口氣在教學樓下碰面。此次他們隻有監護學生的責任,沒有參與監考。
英語競賽時間為180分鐘,因為是第一次參與此類大型賽事,老師們也是心裡沒底。要說平日裡省内的英語成績排名,一中一向是不占優勢的,一中是老工業區建成的中學,教師班底子大多是理化方面的人才……要說硬把教學特長設置成英語,絕大多數老師心裡還是有意見的,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麼?
但偏偏英語教研室的李主任不這麼認為,整天纏着王校長要和國際英語接軌,可怎麼接軌?優秀教師挖不到,教學質量獎就跟不上,教學質量跟不上,生源就不行,這簡直就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因此這次一中的學生能夠花時間參加特長班培訓,李主任可是在校長那裡立了軍令狀:争二保三!如果這一次拿不到獎,以後英語教研組在其他學科的競争中,那更是得不到任何支持了。
亞曆山大李主任:同學們!我輩學子要努力前進啊!
汪春梅見平日裡善于言談的李主任此時坐在考場外的花台上雙目放空精神緊繃,不由有點好笑:“李老師,我怎麼感覺您比學生還緊張。”
忽然被Cue到的李主任茫然擡頭:“啊?汪老師?你在和我說話嗎?嗯,今天天氣确實挺冷的。”
汪春梅:“……”
王老師作為李主任的老搭檔很能明白領導此時内心的緊張來源于何,于是寬慰道:“老李,你也不要太過焦慮,其實咋們學校特長班還是有幾名學生整體水平不錯的。”
“哦?你說來聽聽?”果然,李主任對這個話題格外感興趣。
“比如說高一年級的徐思雨,高奜……二年級的于丹、徐磊、王麗麗,張安甯、周海燕……”
李主任一邊聽一邊點頭,高一年級組他不太清楚,但高二的于丹徐磊一個市三好學生,一個年級第一,他是非常熟悉的。王麗麗和張安甯都是教師子女,就算不談學習他也知道這兩個同學基本功應該不差,就連徐思語他也是聽過的,但是這個周海燕還真是沒怎麼聽過。
不由好奇的問道:“周海燕同學是哪個班級的?”
“高二三班的,是我們班的!”汪春梅見終于有了自己說話的機會,激動地開口,“我認為周同學是一名學英語的天才。”
普通班的啊?天才?
有點誇張了吧?李主任眉頭一皺看向王老師,見她沒有接話但也沒有反駁隻是禮貌的微笑,心裡瞬間清楚了,這位周同學應該實力還是不錯的……但至于是不是真的天才,那可不好說,畢竟優秀的門檻就是遇見更優秀的人。
不過,李主任此時倒是誠摯的希望這隻隊伍裡真能蹦出個天才!
唐德鳳自從知道周海燕要代表班級去參加省上的英語比賽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活躍起來,特地花了三塊錢給女兒打了越洋電話說了這個好消息,這是她喪夫喪子之後第一次這麼快樂地和女兒交流。
平日裡在院子裡散步,老姐妹和她打招呼。
“德鳳,吃了沒?”
“啥?你知道我大孫女要去比賽了是吧?”
“啊,不是……我問你吃了沒?”
“嗯!對!我孫女可争氣了!是省上的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