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雷爾當場表示願意掏出一百萬美金捐贈給華夏的慈善事業,在場的各位也紛紛慷慨解囊。
何博士更是指名為了故鄉的教育事業捐助了十萬美金。
經過新聞媒體的報道,華夏迎新晚會瞬間成為阿美麗卡近期的關鍵詞。老美們被華夏人骨子裡的善良和正義所打動,紛紛打電話噴國會對華不友好的貿易封鎖行為。
他們喜歡華夏!
華夏不應該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曆史研究家和被救者同盟開始統計當年經過何博士之手逃出生天的人員名單。BBC等知名電台緊跟時事,準備做一個紀錄片,紀念何博士的偉大義舉。
與此同時,何博士的故鄉益陽,默不作聲的開始建築何博士紀念館。
*
周海燕寫郵件給伊麗莎白女士請了長長的假期,馬不停蹄飛回了華夏。
一路從湖南長沙到上海再到四川延安。
帶着五十公斤的各文字資料飛回美國,開始寫小說。期間她收到了來自伊斯雷爾十萬美金的支票,但周海燕認為自己沒有為伊斯雷爾提供任何幫助,打了個電話過去表示感謝并退回了支票。
但很快的周海燕收到了商務邀約,一個是某全球運動品牌代言人的邀請,還有一個是醫療集團亞洲形象大使的邀約。費用令人心動,前者一年有八十萬美金的報價,後者也有三十萬美金,合同簽了三年,一次性付清。
周海燕:那好吧,你非要給,不要白不要。
‘唐家小吃’在一月十五日挂上了牌匾。
開業前一周提前在周圍學校和商圈發了試吃券,試吃券是周海燕親自設計的Q版唐裝美人圖,複紋紙的材質上面拴着一條細細的彩帶,拿在手裡質感不錯,就算不使用也能當書簽用。
試吃券上寫着:糖糕一個、肉加餅一隻或者是鹵肉飯一份。
哈佛周圍幾乎都是學區,幾所中學、大學,輻射出的商圈和居民區人流量非常可觀,算是波士頓的CBD商圈,周海燕專門雇了幾個小時工,在範圍三公裡之内發放試吃券,再遠就暫時沒有考慮了。
于是籌備了接近兩個月時間的唐家小店終于在上午十點多正式開業。
這個時候周圍的大學幾乎都收假了,鹵肉的鍋子香味一飄出,門口就圍了一圈探頭探腦的學生,先是看看門口的食物模型,又聞聞味道,又看到好大一幅周海燕的落地海報。正在糾結要不要進去看看。
這個時候周海燕帶着一大群經濟系的學生浩浩蕩蕩來到了店門口。
葵斯汀:“Baby!你說你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店?怎麼不早說呢!”
周海燕:“今天剛開業,請大家免費品嘗。”
莫裡哀:“我才不要吃那種低賤的平民食物。”
能給同班同學捧場子,去感受不一樣的美食文化,經濟系的學生自然是樂意的,而且又不是什麼特别貴的東西,大家吃着也沒有負擔。
一個一個小糖糕被當做餐前甜點吞了下去。
“Wow,CHow這是什麼東西?裡面居然是軟的。”
“是糖啊!”
“為什麼我以前都沒吃過!”
“因為你之前不認識我啊!!”
開始同學們還隻是想給周海燕捧捧場,本來店面就小坐不了多少人,他們一個班二十幾個人一進店,幾乎連轉身的位置都沒有了。
所以鹵肉飯上來的時候男生很主動地站着吃,大家都很默契的沒有說話,埋頭和勺子做鬥争,吃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莫裡哀開始還吃得很斯文,她不願意用勺子,說那樣像搶食的金剛,執意要用華夏的竹筷,優雅的拿着筷子挑菜夾餅裡的粉絲。
“Chow,這是什麼?”
周海燕存心逗她:“這是雨啊!”
“你們華夏人都是巫師嗎!?”
莫裡哀用指甲蓋揪了一小片菜加餅的餅皮,哦~好像法式蘋果派的酥皮,但更薄更酥更脆。
筷子夾了一丢丢米飯,和他們西班牙用藏紅花和辛香料煮的帶韌勁夾生的米飯不一樣,有種奇怪的粘稠感。筷子刨開肥膩的肉皮,夾了一絲瘦肉,無與倫比的鮮嫩多汁!像松茸烤雞恰如其分的鮮美,又像紅燴安格斯肥牛那種紋理感。
兩者搭配在一起,渾然天成!
慢慢的,莫裡哀就被身邊大快朵頤的男生們同化,拿過桌子上的勺子用米飯配着蔬菜和鹵肉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