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尊二十一年初,整個離國百姓都因為新頒布的法令而異常開心。後人有詩曰:百姓歡呼動九州,便是形容當年的空前盛況。
據說是因為有大臣上奏,說道天降異象,日月合璧,五星連珠,久陰忽霁,八表鏡清。因此陛下年前便決定從鼎尊二十一年開始,賦稅減免四分之一,減少鹽稅和酒稅,并實行“買撲制”。另外,取消原有的縣與鄉,減少一級行政層級,将縣鄉合并變為道,旨在改變官場臃腫腐敗之現狀,盼未來國運之亨通。
聽到這個消息後,不少腳店的酒館掌櫃們都高興得樂翻了天,還沒到真正過年的時候便已滿街歡慶,張燈結彩,大肆慶祝。
這倒不是誇張,實在是這些腳店的掌櫃們苦水太多了。還有半個月左右便是除夕,這一新政實在是甜到了他們的心裡。而這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便是經營成本少了近四成。
離國百姓之愛酒,隻言片語根本說不清楚,愛酒的習慣及曆史雖然已無從考證,但離國留存下來的詩詞歌賦諸多篇章都是形容百姓愛酒的,離國的酒業在整片大陸上也最為發達。
可即便如此,這其中的發展也是一波三折。先帝即位時,不時發生天災人禍,為了節約糧食,便強制實行禁酒令,隻有在祭祀等重大場合才能飲酒。雖說是為了抑制商人投機倒把,利用酒業大發橫财,卻苦了愛酒嗜酒的老百姓。
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到了當今陛下即位前,官府便早已統一管理酒和曲,後來更是“诏征天下酒榷”,再後來便有了榷酒制:酒鋪都必須向官府買曲,然後自釀自銷。
離國的五大京府都是榷曲區:即東京凰城、西京麗陽城、中京澤城、南京東州城和北京戍北城。在這五大榷曲區,所有的酒鋪都被劃分成了正店和腳店。隻有正店才有釀酒權,腳店隻能分銷從正店批發回來的酒。整個凰城酒鋪正店已超過百家,腳店更是不計其數。這些正店一般資本強大資金十足,擁有衆多腳店。
而除了那五大京府外,其他州縣一律實行“官府統一釀酒,統一發賣”的榷酒政策。各地的酒務、酒坊 、酒庫等,或由官府與軍隊經營,或由民間向官府承買經營,嚴格規定售賣區域,不得越境串貨。凡在禁地内禁限一切民戶私釀和沽賣酒曲,若被發現即被治罪。這些州縣的酒務專管釀酒、賣酒,而普通酒戶隻能從酒務批發酒零售,同時負責兼收各轄區的酒稅。
正是由于榷酒制的管理,使得離國的酒稅一躍成為充實軍饷的最佳手段。而近幾年,由于官營酒廠的腐敗現象嚴重,整個酒業都是苦不堪言。很多腳店都早已關張歇業,實在負擔不起相應的稅負。
如今年初陛下便下令實施了“買撲制”,也就是将酒務、坊場全部通過競标的形式轉為民營,經營者從官府手中買斷經營權,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額的錢物即可,政府隻負責監管,并減少了相應的酒稅,對于整個酒業來說,實在是一項重大的改革措施,大小店鋪不光減免了酒稅,州縣酒鋪也再也不用像從前一樣看官府眼色。這就不難理解為何這些酒館掌櫃過年前就滿街歡慶,還搞出了許多街市活動,頗有普天同慶的味道。
還有半月便是除夕,凰城與澤州港的普通人家便早早開始置辦起了年貨,連街市上賣的東西都是紫紅色為主,一水兒的喜氣洋洋。跟其他國家不同,離國有自己的曆法與風俗習慣,一入冬,便有豐富的民間活動,立冬十月開始便要孟冬釀酒、藏菜腌菜,到了仲冬十一月便要賀冬、祭祖、祭天、祭諸神,而到了季冬十二月,便有臘八節和祭竈的小年夜,這之後便是除夕夜了。
而街市上賣的東西,光是年畫這一種,就有門畫、條屏、單幅、窗頂、桌圍和喜幅等多種。五大京府習俗也不一樣:東京凰城是貼鬥方,一二尺見方的畫頁,寫上詩詞或字,張貼于門戶之上。北京戍北一帶是貼錢馬,即是在長方木闆上刻背馱金錢的飛騰駿馬,塗以紫紅色,印于黃表上。南京東洲城的習俗是貼黃錢,即用紙制成的陰間錢币,上面印有天官、财神等像,取進财和吉祥之意。中京澤城一帶跟東洲城類似,寫一個“黃金萬兩”的組合字在一張紫紅色的菱形紙上,貼于糧囤等處,取發财緻富之意。而西京麗陽城則是倒寫一個有字,同樣是寫在一張紫紅色的菱形紙上,貼在米缸等上上面,取“一年四季長長有”之意。
春意橫生雖然地處澤州港,跟凰城一帶的習俗類似,可春意卻是海納百川,什麼地方的人都有,更有小道消息說在春意還見過海盜及金發碧眼的舞女。雖然離除夕夜隻有半月,可春意從入口處到影壁至大堂都跟平日裡無任何區别。
這便是春意橫生跟客人們玩的小把戲了。倘若是有心人願意灑金踏入春意橫生第二園,便會發現裡面的每一樓每一院都是不同的風格,對上了各地的風貌習俗。自從溫泉一計大獲成功,湘樓主便決定每月月初跟各位管家共同制定整個月的經營策略,不管是民間活動亦或是各個節日,春意橫生都會做出相應的改變,從裝飾風格到穿衣着裝到經營策略,務必要動作迅速。并且,為了讓各方貴客賓至如歸,湘樓主還特意要求春意橫生門口至大堂不要有什麼變化,以免傷了貴客的心。
之前是用溫泉來吸引人流,如今又用各地除夕風貌攬客,這一環扣一環,整個春意橫生的生意是越來越紅火,賓客濟濟,歡笑喧天,不管是客人還是頭牌姑娘們還是小厮丫鬟們,個個臉上寫着大大的高興。賓客們開心自然是因為春意橫生服侍周到,景色雅緻,雅興多花樣多樂子多,一來二去這“三多”便是春意橫生的金字招牌了,短短一兩個月近至凰城遠到西京麗陽城及其他京府都有人知道春意橫生的名字,說是遠近聞名的銷金窟也不為過。
頭牌姑娘們更是高興,雖說進入春意橫生的理由不一,有自願也有被迫,且可能都不認為這是一個體面的活計,但她們跟那些管家和丫鬟小厮們一樣,沒人會跟越來越鼓的錢袋過不去。
湘樓主更是每天高興地合不攏嘴,喜形于色,要不是身邊有九霄提醒,怕是要開心的放浪形骸了。九霄雖然還是日常的冰塊臉,但給人的感覺也不比從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