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四方來食 > 第21章 21. 開門

第21章 21. 開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别吃太多零食,待會留點肚子吃飯。”

談嘉山摸摸快紮進購物袋裡的何應悟的腦袋,提着一袋子菜進了廚房。

換上新拖鞋的何應悟叼着根新開的奶酪棒,也給系着圍裙配菜的談嘉山嘴裡塞了一根,朝竈台的方向探頭探腦,“有什麼我能做的嗎?”

“幫我把湯盅洗了燒上水,切二兩五花肉,剁成豬肉糜。”

領了任務的何應悟利索地收拾好湯盅,掂量着割下一方豬肉,泡出血水、控幹水分,丢到了切生肉專用的砧闆上。

鮮肉不像凍肉那麼好切,得先片成條、再斬成丁,才能在噔噔噔亂剁的動靜裡控制住菜刀不往一邊撇。

将豬肉剁成纖維盡斷的肉片後,再用刀面從底部撈起,給它旋轉90度再翻個面,來回剁上三四次,肉便成了細碎紮實的糜末。

剛端了盤小炒出去的談嘉山接過菜刀,得心應手地往肉糜上撒了半勺鹽、半勺水,又速速剁了兩回,用勺子将其壓實在隔水的内盅底部。

蓋上蓋子,焖蒸到肉餅變色,談嘉山往炖盅裡加了半壺開水,又丢了個完整的去皮皮蛋進去。

“是上次培訓時嘗過的皮蛋湯……”何應悟眼睜睜看着湯色往不可名狀的方向變幻,難得流露出倒胃口的抗拒情緒,“不加娃娃菜或者黃瓜嗎?”

談嘉山搖搖頭,蓋上盅蓋,把一旁鍋裡剛炸好的點心滾上粗砂糖,“試試豫章的口味。”

四菜一湯一點心,比不上評審時滿滿當當的一大桌子,但勝在有家常煙火味道。

何應悟在盛着藜蒿炒臘肉和昭萍小炒肉的盤子裡各挾了一筷子,碼在瑩潤熱騰的米飯上,扒了一大口。

煙熏的柴火味中和了口感韌勁的臘肉的膩味,鍋氣逼出來的油香裹在青翠欲滴的水生藜蒿上,鮮香适口;

梅花肉切得極薄,肥的煸得金黃、瘦的炒得彈嫩,用豆豉和芹菜增過兩道香,淋上一圈生抽,能送下半碗主食。

何應悟好甜食,兩三口幹掉一個用糖水揉出來的白糖卷,糖粒子還粘在嘴角,感慨道:“哥,如果你不來做評審員,去開個店也能賺大錢。”

談嘉山不置可否。

拈下何應悟嘴角的砂糖,盛了碗黑乎乎的湯過去,“試試?”

自古以來,食客們便愛在“蛋”上做文章。

蒸、煮、煎、炒的基礎烹饪方式吃膩了,就用鹽、堿、糟、鹵等原料把它們進行再制——盡管仍保留着完整的蛋形,但磕蛋殼的過程之驚喜不亞于開盲盒,每一隻的色澤、風味均不相同。

鹹蛋鮮鹹油潤、糟蛋軟嫩醇甜、鹵蛋濃香柔韌,唯獨皮蛋的口碑兩極分化。

用茶水、草木灰和生石灰等原料同黃泥和成糊裹滿幹淨鴨蛋,再密封入壇腌制半個月,待到堿性物質在蛋白上呲出簇簇松針似的花紋,便是市面上最常見的松花皮蛋。

皮蛋消費大戶湘省,他們的做法是把皮蛋與煎出虎皮的青椒一起丢到缽裡,加了調料後用木杵擂得不分彼此,一道宴請必備的辣口涼菜便可端上轉桌。

位于湘省東面的贛省,同樣對皮蛋情有獨鐘——水煮店、拌粉店、粽子店、馄饨店、涼菜店甚至是咖啡店,菜單角落裡的“皮蛋”二字總不缺席,而其中最知名的則要數贛省人們從小喝到大的皮蛋肉餅湯。

這湯的做法并沒有多複雜,隻是黑得發綠的膠質蛋白被煨化在發白的濃湯裡以後,賣相實在詭異。

“好像那種咕噜冒泡的魔藥……”

盡管聞着香,但何應悟還是得閉着眼睛,才敢将舀出的那勺湯往嘴裡送。

居然還挺好喝?

炖化的皮蛋不像生啃時那麼齁嗓子,它融進斬得細碎的肉餅湯裡後,帶出來的回味比味精和雞粉調出來的味道還要鮮。

“湯渣都很好吃!”談嘉山還沒給自己那碗湯撇完頂上那層油花,何應悟已經抓着勺子在盛第二碗了。

“哥,你不僅能力很那個、長得很那個,做飯怎麼也這麼那個!”

在大口幹飯的同時,何應悟還不忘給辛勤勞動了一小時的談師傅提供情緒價值,“搞得我現在對贛菜的印象特别好,下次評審要是抽中贛省就好了……”

“想吃我下次再做就好了。”談嘉山慢條斯理地嚼着被何應悟熱情夾到碗中的白糖糕,很是不認同,“沒有過去的必要。”

.

在沂州時,兩人可以說是形影不離,就連晚上都是窩在同一床被子裡抵足而眠。

可一旦回了昆彌市,何應悟便失去了繼續賴在談嘉山房間的正當借口。

他搶着洗了碗,又磨磨蹭蹭地給人收拾了行李箱,手上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幹的活,隻好不情願地挪去門口換鞋,準備回自己房間。

“小鳥。”

何應悟松開門把手,轉頭望向叫住自己的談嘉山,“嗯?”

“……沒事。”

談嘉山張了張嘴,最終隻是囑咐對方把玄關處的幾大袋零食拎回去,早點休息。

門剛推開,玄關處一串聲響清淩淩地歡迎何應悟回來。

他鎖好門,撥了撥挂在門旁仍在撞出餘音的貝殼風鈴——這還是談嘉山上次從海邊餐廳旁邊的小店給他買回來的。

除此之外,宿舍裡空蕩蕩的,安靜得令人煩躁。

何應悟在屋内無頭蒼蠅似的逛了一圈,給半個月沒澆水的打蔫兒綠蘿澆了水、給馬桶水箱裡重新換上藍色的潔廁靈、又把行李箱裡沒來得及送洗的衣服襪子全丢進洗衣機,他甚至還跑去洗了個澡。

怎麼才過去兩小時?

好漫長。

好無聊。

談嘉山現在在幹嘛?

這個點對方應該剛洗漱完,已經敷着面膜開始看書了。

豆子應該也泡好了,談嘉山明天會打花生粥還是紅豆粥呢,會和平常一樣專門留一份加糖的給我嗎?

哪怕面對面也不好意思問出這些話的何應悟把自己摔進被子裡,舉着手機漫無目的地翻。

說起來,哪怕兩人已經認識了這麼久,但何應悟依然沒有談嘉山的私人聯系方式。

《四方來食》雜志社的保密條款能約束評審員們的工作私密性,卻管不住工作之外的不帶職業身份的私交。

比如楊钰,她與何應悟合作過一次後就立馬要了他的微信,朋友圈條條點贊不說,時不時還找人聊天吹水,順便安利自己所在的海外部前景有多光明,那暗戳戳想把人挖過去的意圖從未改變。

但談嘉山覺得沒有必要。

大概是因為工作軟件足夠全能——聊天、打電話、付費、打車、買票、訂酒店……功能一應俱全。

除了必要的證明身份的掃碼認證功能,何應悟幾乎沒怎麼見談嘉山打開過微信之類的社交App。

他甚至懷疑如果有朝一日自己離開了雜志社,怕是都難聯系上對方。

也不知道談嘉山會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發什麼?

是臭美自拍、餐飲界新聞、《四方來食》電子海報,還是幫朋友轉發廣告?

談嘉山這麼要面子,諸如被騎着豬跑一裡路、搓澡時險些被提燈這種丢臉的事情,他應該不會發出來吧。

會不會有和我相關的内容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