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城門前裡三層、外三層,已被圍得水洩不通,王莽離家未走幾步,便已站在最外圈人群身後,側耳細聽原委。
囚車中那人,是原匡相屬下、靈台待诏李尋。此人入仕前出身微末,曾受敬武公主資助擡舉。張放出事後,敬武公主悲痛欲絕,閉門哀思不起,李尋便常出入公主府。為報知遇之恩,他向匡相謊報“熒惑守心”,以災異之說污蔑王莽,從而替公主一報逼死獨子之血仇。
如今天子下令徹查,靈台諸公翻出記錄,見觀星實錄上有他李尋添改筆迹,因此事發。李尋在廷尉獄中供認不諱,天子降下盛怒,将他冠帶拔除,散發遊街以儆效尤。
此案已于章城門外張榜示衆,除此而外,天子還命宮人将匡衡所書為王莽申辯之手信謄抄放大,也于各城門外公示告知。
王莽自回京以來,因懼怕人言側目,不敢白日出街。此刻聽聞事情與他有關,更不敢久待,拔腿便奔回府裡,緊閉大門心跳如鼓。
自前次天子到訪已半月有餘,起初王莽以為這宅院是天子為勾挑他而賜,可大義凜然地嚴陣以待了幾日,天子竟未曾露面;他便又想,定是那畜生定下欲擒故縱之計,憋不住必定還要再來,可日複一日,章城門内再無動靜,連閹人走卒也未見一個。
王莽每日閉目冥想,這浮浪子又在暗中籌謀何樣花招?抑或宮中又有新人填補,耽誤了天子原本的計劃?不曾想竟是這出。
那又如何?王莽咬牙暗忖道,人言可畏,百姓心中早已認定他王莽是禍國妖異,此時舊事重提,隻會令坊間渲染出更多曲折離奇的故事,令他王莽的惡名雪上加霜。
話雖如此,他仍想親眼看看那些告示。月上中天,王莽不顧宵禁,趁更夫巡視走遠,一人提燈潛至章城門下。
燈籠照亮牆上黏貼的白帛,巴掌大的墨字影影綽綽。王莽看着看着,禁不住哽咽淚下。匡夫子衰老卻挺拔的背影,與他外孫蹦蹦跳跳的身形,在淚眼中漂浮變形。原來匡夫子借故離去,是去尋訪為他正名的實據。
正暗自唏噓,卻聽身後響起一聲女子尖叫。王莽回頭,驚覺那聲兒是從自家院中傳出,心口便是一沉,扭身便往家跑。
沖回房中,卻見阿雀站在榻邊瞪着淚眼、渾身發抖,榻上老母親嘴唇青紫,半張着口,已沒了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