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考古隊張隊長親自來劉度的活動房找他。劉度正把塑料凳當桌子,坐在床邊研究他才從城市書店借來的一冊《漢書》。他談起漢代的喪俗禮制頭頭是道,對墓裡頭器物的名稱用途如數家珍,令張隊長刮目相看。
從此劉度便成為考古隊一名合同工,跟着張隊長當學徒。因他能說愛笑、機靈懂事,很快便成考古現場不可或缺的“最佳助手”。長陵兩個墓坑發掘初步完成後,張隊長又推薦他去了長沙、安陽、徐州下墓考察,他很快便在圈内聲名鵲起。
因他沒有文憑,進不了文博系統,人們都覺得可惜,常勸他花兩年工夫參加成人高考,為今後鋪鋪路。他卻毫無興趣,一心隻想着找尋劉歆在曆史上留下的蛛絲馬迹。
掙錢買了電腦後,劉度查資料之餘,也學會了上網沖浪。在搜尋前世的他殒命前後那段曆史時,他意外發現互聯網上一群搞漢代史同的人。這些人常因一樁公案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分成兩派,彼此水火不容。
正史上隻說二聖“同榻起卧,數十年如一日,膠漆相投、契若金蘭”,卻并未涉及更私密的細節,因此這些搞史同的便争執起二聖誰攻誰受的問題。
劉度慣經風月,攻受二字他自然一眼便看懂了。在這一問題上他也曾有過疑問,可在長陵時,劉歆曾于床笫間向他透露過自己撞破那兩人辦事時的情形:“天子坐師兄懷,一上一下口中嘤咛不止。”
于是劉度在“骜莽黨”所發帖下回複,好心糾正道:“非也。劉子駿曾見天子坐皇帝懷,怡然自動。”
這可捅了馬蜂窩,分分鐘引來數十條回帖謾罵,劉度措手不及,大為震撼。
“太好了,是現編的,這下不得不信了(狗頭)”
“你們逆黨能不能回自己地盤拉屎去?”
“謀大逆者誅九族,我都說累了,誰再艹我家天子死一戶口本!!!”
“你家主子這麼湊表臉嗎,帝位白撿不說,還讓天子自己動?真他媽把自己當天龍人了!”
“劉子駿是什麼好東西嗎我笑死了,想爬龍床都爬不上去的醜貨!”
……
天子與王莽愛咋咋地,罵劉歆他可忍不了,劉度憤而回擊道:“你他媽又是什麼醜貨?你這輩子注定爬不上龍床了,趁早死了去吧。”
才點了發送,瞬間又是十幾條回複。劉度氣得肝疼,逐一慷慨駁斥,舌戰群儒至深夜。後來不知是誰将他的回複截圖發進“莽骜黨”超話,認為王莽是攻的一群人,聞着味兒趕來聲援劉度,兩邊好一場大戰,甚至吵上了熱搜。
次日風波稍定後,劉度忽又想起另一樁事。怎麼這些搞史同的不搞他和劉歆啊?後世的人竟都不知他和劉歆是一對?!這怎麼行!
于是他決定暫停補覺,按照昨晚學到的那一套史同圈的話術,親自建設起他和劉歆的cp來。可“度歆”超話建了幾天,除了他和幾個粉絲寥寥的小透明時不時發帖讨論幾句外,竟未掀起任何風浪。
更令他受不了的是,竟有人在他的地盤貼臉嗑起邪門cp,說漢光武帝劉秀和太傅劉歆才是一對,什麼養成系啦,年下帝王X儒雅權臣啦,怄得劉度連飯都吃不下。
劉度敏感地覺察到,引起矛盾紛争才能有流量,有了流量,才能有更多人支持“度歆”cp。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又在各大平台弄了個小号,建設起“歆度”cp;然後左右互博,精分似的兩邊煽動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