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皺了皺眉,她不是個愛讀古書的,是以鴛鴦是什麼來路,之後又是什麼下場她是一概不知,所有對鴛鴦的印象皆來自于原身,但就跟襲人交好這一樁事,就覺得大大的不妥。
首先,襲人是賈母給寶玉的預備役丫鬟,可是她投奔了王夫人,這種兩面三刀不忠不義的仆從是世家大忌,而鴛鴦作為賈母的得力幹将居然還與襲人眉來眼去,這置賈母臉面于何地?實在不像個老太君身邊第一可心的人能做得出來的;
其次,府中都傳襲人已經與寶玉有了首位,也就是說,襲人已經是寶玉的通房丫頭乃至未來的小妾了(以目前襲人的職場鑽營度來說,襲人掙個姨娘是遲早的事),這時候鴛鴦還與其主動交好,可以解讀為她提前與賈府的下一代主子搞好關系,也可以解讀為她對寶玉有些心思。
不管是哪一點,都不是賈母樂見其成的,是以賈母這一番話,這算得上是敲打鴛鴦了,晴雯跪在地上默默吐槽:賈母啊,您老人家可不就是給我樹敵了,焉知鴛鴦惱羞成怒不會把這件事算到我頭上?
且不論晴雯怎麼想,這一次她總算遂了心願,跟随黛玉往揚州而去。
晴雯準備好行李,盤算下今後如何提醒黛玉與林如海,也開心上了路。這個惡朝代算得上是太平盛世,可是江南盤根錯節,晴雯原本還擔憂,幸好黛玉往傅家辭行時鎮南候老夫人舉薦了一位順路赴任的朝廷命官,黛玉一行得以跟随上路,一路上的安全問題能夠得以保障。
黛玉心裡惦記父親,一路風塵仆仆,晝夜兼程趕路,總算到了揚州。
林如海早收到了信件,前幾天派了信任的家人在碼頭相迎,那管家待見到黛玉一行便快馬加鞭去揚州官邸報信,林如海放下手中諸事急匆匆來迎黛玉。
“父親!”黛玉瞧着林如海瘦骨嶙峋,居然比自己上京時又瘦了一圈,不由得淚盈于眶。
林如海看黛玉卻很是滿意:女兒離開揚州時還瘦弱尚小,如今袅袅婷婷,頗有些賈敏的模樣,行為舉止也似模似樣,舉動間氣度從容,看得出來很是經過了一番教養。看來皇上賜下來的那兩個老嬷嬷甚有用處。他滿意的微微颔首,臉卻闆起來:“你這孩兒不甚聽話,為父不是讓你留在京城?”
見到了日思夜夢的父親,黛玉這時候壓根兒控制不住心中的感情,也沒有聽清父親在說什麼,一頭撲進父親懷裡,眼淚滴滴答答流下來。
女兒這般傷心,林如海還有什麼話說?忙收起嚴厲做派,将黛玉安撫一二,好在如今黛玉被教養得極有規矩,适才也不過是情難自已,哭完之後就擦拭眼淚,戴好帷帽,跟着父親回了揚州官邸。
放下行李,伺候黛玉梳洗過,喜嬷嬷便叮囑晴雯:“晴雯,姑娘原先在家裡時的東西如今都收在庫房裡,如今我們便去理一理。”
這一路上晴雯跟着黛玉,幾位嬷嬷初還提防着她,但冷眼瞧着她行事極為穩重妥帖,又不跟人掐尖争執,便是有時候黛玉跟她們幾個表現得親厚些晴雯也不為意,是個寬厚平和的人,是以老嬷嬷們對她也逐漸信任起來。
晴雯倒不在意這些小事,她前世去世的時候也五十歲了,年紀比幾位嬷嬷們都大,這些個雞零狗碎的小事情還真入不了她的眼。
她轉世後便想救下林妹妹的性命,不讓她枉死,可是自己沒有看過紅樓夢,其中的細節是一概不知,隻能想着博取林家的信任,然後給黛玉調養身體,再提醒林如海多活幾年,便是無力回天也苦勸林如海過繼個嗣子,讓黛玉不要白白被人欺辱了去。
晴雯是個會做人的,笑着跟幾位留守在林家的丫鬟們打過招呼,又請她們陪着去清點,這尊重的态度擺得足足,倒叫幾位丫鬟們心情甚好,沒有冷臉相對。晴雯心裡默念:職場生活第一步,就是不要得罪資曆老的同事。
她們進的是黛玉的私庫,裡面放置些黛玉房中的擺件以及黛玉得的私房物品,自打黛玉去了京城有些貴重之物便收了起來,此時要住自然都要拿出來,晴雯由着她們在庫房裡翻翻撿撿,自己也忍不住打量一二,這一瞧,便瞧出了不對勁。
架子上隔着些擺件,而晴雯眼前的那一格灰塵厚厚,上面居然有淺淺的動物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