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衆們對李隆基父子的騷操作感到無比憤怒,瞬息之間,已經給他們安排了數十種創意死法。
至德位面,已經成為太上皇的李隆基看着這些評論,不由怒火中燒,一股熊熊烈焰直沖到頭頂:
“朕已經後悔了,你們莫要緊逼朕不放,誰還沒有犯錯的時候了……不,朕無錯,錯的分明是安祿山那幾人狼子野心!”
他倒是想把責任推給李亨,但考慮到李亨現在才是皇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萬朝觀衆:???
天啦噜,李隆基居然還敢頂嘴,是真沒經曆過我們觀衆的毒打啊!
評論區都在思考怎麼收拾他,一時陷入了沉寂。
李隆基卻以為這群人是怕了自己,當即開腔,将之前發言的衆人都嘲諷了一遍:
“區區嬴稷,皇帝都不是,還敢來抨擊朕!”
“還有其他搭話的人,爾朱榮千古笑柄,沈滿願一介女流,楊堅疑似被弑,檀道濟死無全屍,鄧綏貪戀權柄,李斯拙于謀身,蕭綽不知何許人也,料想就算當了太後垂簾聽政,也是一代昏君——就憑你們這群人,有何資格對朕大放厥詞!”
“朕不與你們計較,是因為考慮到身份,但并不意味着你們可以欺人太甚!”
嬴稷等人:“……”
萬朝觀衆:“……”
考慮到身份?
你李隆基有啥身份可考慮?莫非是被打成喪家之犬、半個亡國之君的太上皇?
欺人太甚是吧,好的,滿足你。
觀衆們毫不客氣,手持《舊唐書》,主打一個把李隆基父子往死裡扒,瘋狂揭短:
【秦昭襄王嬴稷:系一條黃犬在皇位上,必定遠勝李隆基,黃犬并無害主之心,李隆基卻能不分敵我地害死每一個人。】
【劉宋冠軍将軍檀道濟:李隆基一日殺三子,非但毫無人性,在禽獸中亦是單獨一檔。】
【吳興才女沈滿願:李隆基實是昏聩至極,楊國忠勸他下令哥舒翰主動出擊,他照做不誤,乃至大敗。】
【大順皇帝李自成:李隆基這個「太上皇」的含金量可與明英宗朱祁鎮媲美,實乃大唐的天賜陰劫。】
【資政殿學士司馬光:安史之亂命如草芥,何其殘忍:「賊每破一城,城中衣服、财賄、婦人皆為所掠。男子壯者使之負擔,羸、病、老、幼皆以刀槊戲殺之。」】
【武安君白起:李亨也是一位打敗仗的奇才,六十萬大軍不設總指揮,僅有一名宦官監軍,他不應該在唐朝,應該在長平坑底。】
【北魏文明馮太後:朕見過猜忌部下的,卻沒見過李隆基、李亨這種得了失心瘋的,平定安史之亂的衆多功臣居然無一善終。】
【大周女官上官婉兒:還真是無一善終,郭子儀屢被打壓,張鎬凄涼罷相,魯炅在相州失敗自殺,來瑱被冤殺賜死,李光弼愧恨成疾。】
【易安居士李清照:還有仆固懷恩,家族四十六人為國殉難,滿門忠烈卻為宦官陷害,被逼謀反,夷滅三族。】
【廬陵少年文天祥:最慘莫過于張巡和睢陽城,直接淪為唐玄宗父子争權奪利的犧牲品,賀蘭進明、李巨、徐書冀、闾丘曉各自心懷鬼胎,誰都不肯出兵。】
【齊桓公小白:虎毒尚不食子,李亨卻連自己的兒子建甯王都不放過,午夜夢回,扪心能無愧否?】
【太子少保戚繼光:李隆基也不是第一次見死不救了,王忠嗣的父親王海賓西征吐蕃,因為無人救援,寡不敵衆,戰死陣中。王忠嗣也老慘了,仗義執言反被李隆基加害,後來英年早逝,郁郁而終。】
【唐太宗李世民:江山不幸,生此二君,良可悲乎!這兩個混帳能坐上皇位,真是我大唐的恥辱。】
貞觀位面,李世民看到這裡,連連長歎,心頭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
李隆基、李亨真該死啊!
李隆基見到此處,尤其是唐太宗的最後一句話,終于忍不住吐出一口老血,當場昏了過去。
萬朝觀衆:笑死,活該!
……
張巡的許願已經結束了,但很遺憾,李隆基還沒死。
觀衆們隻好集中精力在下一輪許願上,務必要解決掉這個晦氣玩意。
【女中筆仙郗璇:可惜張巡的「嫡庶神教」道具卡,不能在本位面使用,不然可以直接将李隆基、李亨全部發賣掉。】
【宛陵先生梅堯臣:萬朝的庶皇帝從此有難了,張巡随時會動手收拾他們。】
【信州少年謝枋得:據我統計,僅有百分之三十七點六的皇帝是真正由太子繼位,這裡邊還包括李亨這種貴妃所生的庶太子,顫抖吧,各位陛下。】
【高皇後呂雉:謝枋得,卿言甚嚴謹,這個數據有零有整,怎麼來的?】
【信州少年謝枋得:回高皇後陛下,我對截止本朝之前的每一個皇帝都進行了計算,包括追尊皇帝,以及每一個大大小小正統與非正統的政權,比如起義軍女帝陳碩真,五代十國、五胡十六國的那些君王。】
【金陵女史王貞儀:其實,隻要角度夠刁鑽,每個皇帝都可以理解成庶皇帝。】
【永樂大帝朱棣:何以見得?】
【金陵女史王貞儀:就比如永樂陛下你,雖然是千古一帝,但原先并非指定繼承人,而是以靖難的方式登基。較之懿文太子太孫一系,自然就是「庶」了。同理,若是要較真的話,你這一系的子孫都可以算「庶」。】
【永樂大帝朱棣:還有這好事,如果張巡能把嫡庶神教卡用在本位面,朕每天其他啥事不用做,專門和幾個兒子互相發賣,北伐的軍費一下就有了。】
【永樂大帝朱棣:如果發賣對象不限的話,操作空間更是陡然為之一寬。我大明君臨天下,自可稱「嫡」,北元乃夷狄之國,庶中之庶,合該被本朝發賣掉。還有其他庶國,鞑靼瓦剌暹羅老撾......】
王貞儀:!!!
觀衆們:!!!
我嘞個豆,這是萬萬沒想到的發财開疆新思路啊!
轉念一想,沒毛病。
帝王當中某些起兵篡位的,某些以養子/侄子/宗室遠親的身份入繼大統的,某些雖然大搞漢化但終究出身外族的,某些直接就是非正統政權的,某些出生時母親還不是皇後的……
這些都可以算「庶」皇帝吧。
而且發賣卡又沒說隻能發賣皇帝,也沒限定人數,或許真的能發賣一個國家、甚至一整個位面。
一時間,衆人感到興奮至極,又覺得毛骨悚然,生怕張巡哪天看自己不順眼,給自己來這麼一下。
張巡見勢不妙,趕緊出來解釋道:“各位,我與你們無冤無仇,怎麼會閑來無事發賣你們?”
“何況,發賣對象僅限罪大惡極、于國于民有大害之人,各位大可放心。”
衆人一想也是,這發賣必定昏君奸臣優先,緊着他們上,似乎還輪不到我等。
大凡昏君奸臣,壓根就意識不到自己是,于是紛紛放下心來。
忽然,一行紅字飄過眼前,引得衆人矚目:
【梨洲先生黃宗羲:應該直接把皇帝這個制度發賣掉,昏君就是天下之大害。】
【梨洲先生黃宗羲:今日有李隆基,明日還會有張隆基、王隆基,這種事情歸根結底問題就是出在皇帝身上,若天下無君主,由百姓輪流當政,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萬朝觀衆:???
不是,這家夥在說啥?!
深秋寂寥的西湖邊,明末遺民黃宗羲正隐居于此,寫作他的無君主制名篇《明夷待訪錄》。
他這一生,經曆了大明的天啟、崇祯、弘光、隆武、永曆五朝,如今外面是清人的天下,他不剃發、不易服,獨自隐居起來,著書立學。
黃宗羲一生行事,突出一個頭鐵。
少年時,孤身千裡,潛行進京刺殺魏忠賢,公審時當庭攜帶大鐵錐,把許顯純等幾名閹黨官員腦袋砸開了花。
中年時,為了反清而毀家纾難,招募水師,縱橫海上,驅除鞑虜,征戰二十年;
如今到了晚年,天下已然徹底淪落于胡人之手。
黃宗羲也解散了軍隊,孑然一身,歸隐鄉間,決定終生不仕清。
他在極緻的悲恸與絕望之中痛定思痛,破而後立,點燃滿腔熾熱的沸血,化為照破萬古漆黑長夜的第一束光。
一位反清複明的戰士,消逝在了曆史長河中。
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攀登全人類峰頂、為民族立脊梁的孤獨思想者。
黃宗羲他悟了,在評論區慷慨激昂地說:
“不管是崇祯、弘光、永曆,還是順治、多爾衮,又或者李隆基、李亨,全都是昏君昏王中的戰鬥機,實乃天下之大害。”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下輪許願定要推出一個萬朝昏君排行榜,一天殺一個昏君,就從李隆基開始殺起,合該趕快提刀送他和他的好大兒上路!”
萬朝觀衆:“……”
老哥冷靜,倒也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