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上一本《電子技術》就是他們的基礎教材。
他雖然學的是和電子相關的東西,最終工作卻打不着八竿子,他也不後悔就是了。
這個年代,趕上國家改革的春風,房地産是越炒越熱,風口上的職業,正是大賺特賺的時候,不知道多少官員下海,隻單單從利潤就可見一斑,隻要把握好度,任何人都能從這場浪潮中撈上一筆。
專科生,那也很牛逼了。
唐放繼續用那種奇異的目光看着周勃,将人盯得心中發毛。
就在周勃忍不住要開口問怎麼回事兒時,唐放收回視線,“吃面吧,周姨煮好了。”
周勃走出房門,正好看見周山妹端着兩碗面走過來,他很自然的接過其中一碗,大口大口嗦起面來。
說起來他也好久沒吃到小姑做的飯了,自從知道李麗華生的别人的兒子後她一度陷入自責,再加上年紀也上去,很快就走了。
朋友們都有着家庭和事業,來回奔波,沒有共同語言自然也漸行漸遠。
而小姑走後,他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
簡簡單單的一碗面,沒有店面的好吃,卻有着獨一無二的香氣。
見兩人吃得香,周山妹笑得合不攏嘴,她做随便下的面竟然這麼好吃!
吃完面,唐放接了杯水,突然道:“你做的房地産,知道縣裡南邊河西公園的那塊地嗎?”
周勃:“怎麼了?”
“那邊說要搞開發區,你不去看看?”
唐放眼睛一閃,話中隐藏着淡淡的試探,他們的工作是相連通的,哪個包工頭幹到後面不想成為真正的老闆?
現在全國都在建開發區,沿海開發區的成功告訴所有人,這種開發區就是塊肥肉,由政府這塊金字招牌牽頭,鼓勵内外的人積極開發建廠。
周勃知道他的意思,他看了眼面無表情的唐放,斟酌了下,淡淡笑道:“你怎麼不去?”
這個反問把唐放問住了,他眯着眼睛盯着周勃看了許久,像是想透過他看出真正的想法,最終他嘴角輕輕勾起,露出個笑,意義不明,說了句心裡話。
“不好搞,内地和沿海不一樣。”
這話一出,周勃倒有些驚訝,沒想到唐放的嗅覺挺敏銳的,前世他人在海城,對縣裡的開發區一無所知,或者說根本就不在乎。
但他知道,最多在年底,縣裡的開發區直接關停。
甚至國内大部分沒有進展的開發區都被叫停。
唐放對縣裡的開發區隻有一點點意願,他前兩年搞工程,賺了不少錢,就想試試,但不看好縣裡的開發區那塊地,圈的太大了。
他心裡有想法,周圍人像是從來沒想過,或者說跟着他的兄弟大多隻想着通過搞工程,賺大錢。
說出來,反而讓人不理解。
明明這都能賺這麼多錢了,為什麼還非得要去浪費錢呢?
原本是不會和周勃說起這事兒的。
聽到他是個專科生,這才起了點心思,高學曆的人,再怎麼也比他這種高中辍學的人強點兒。
這一問,就出了驚喜。
唐放很聰明,明白周勃那個反問背後的意思,這人不看好這個開發區。
這時候他是真有些高看周勃了。
周勃不知道唐放心中想了那麼多,他言簡意赅:“最多到年底,開發區那塊估摸着不行,不止是縣裡,很多地方都建了開發區,圈了大塊地,進度慢,有點浪費了。”
這不是他的預測,是時代的選擇。
要是真的,估計不少投資開發區的人會虧錢。
唐放心中一淩,他從口袋中掏出根煙點燃,吞雲吐霧。
他沒有背景,是一點點成為包工頭的,很多工程,看起來一樣,但實際做卻天差地别,材料的選擇,工期,同行的競争。
所以很清楚,細節決定成敗,但成熟的眼光卻能省下很多事,這兩年,他見過不少人一夜暴富,也見過短時間破産的人,東山再起的人不是沒有,少。
失敗的人目光短淺,成功的人抓住機會。
唐放隐隐有種預感,他正處在風口的關卡上,像是飄蕩在漆黑大海的船舶,飄一飄能找到新大陸,也能被風暴粉身碎骨。
他隐隐能摸到新大陸的邊角,卻始終看不清方位。
周勃的一番話如同一盞燈,替他掀開了新大陸的一角,讓他恍然大悟。
第一天覺着人矯情兒,第二天有點可憐他,現在,唐放有點欣賞他了,他目露興味仔仔細細打量着周勃。
人長得帥,是個老闆,有錢,有眼光,有學識。
李麗華運氣也太好了,她舔鞋都配不上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