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元月。
早上,天還黑着。王大棗輕手輕腳,在雞窩裡掏回唯一一顆雞蛋,用白水煮熟。
他要給陳望安改善改善夥食。
小丫頭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天到晚卻連門也不出,悶在屋子裡面做題,飯更是不好好吃。
連他這個花了眼的老頭子都能看得出來,陳望安的精神狀态遠不如她剛來那會兒。
雞蛋撈出來立在桌上。
王大棗轉了一圈,回頭怕雞蛋涼了,又拿起來揣進懷裡。
他不知道小丫頭昨晚幾點睡的,因而不敢貿然叫醒她。
劉一平已經起了,王大棗拍拍門:“一平,來給我幫忙,淘個豆子。”
“哎!”
今天是臘八。
王大棗年齡大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總感覺生活還是要有些儀式感,這才像樣子。
他點着竈火,燒了一大鍋水。
不一會兒,劉一平穿戴整齊出來。他把紅豆、黃豆、花生洗淨,一股腦兒倒進去,又開始剝玉米粒。
王大棗淘好大米和小米。
十幾分鐘以後,他們一并将這些食材倒進鍋裡。
“看好了火。”
王大棗叮囑一句,走到後院去,看見陳望安屋裡亮了燈,才上前敲門。
“丫頭呀,信和早上飯我給你放門口了,你别忘了拿!”
“好,”陳望安打開門,“謝謝爺爺!”
“诶,丫頭呀,今天是臘八……你做題做累了,記得出來喝完八寶粥吼!”
“我一會兒就去!”陳望安乖巧點頭。
王大棗歎口氣,轉身離開了。
這丫頭每天都這麼說,可學起來還是不要命似的,得把飯拿過來催着,才能勉強動幾筷子。
陳望安收好信封拿起雞蛋,突然有些驚訝——雞蛋竟然還是溫熱的——在這個冬天的早上,握在手裡格外暖和。
坐回桌前,她立刻打開信封。
信是夏惠楓送來的。
這段時間,她們每周都通過書信的形式,相互分享思路。
陳望安掰着手指算了算,鄭當當初給她三個月,現在一晃眼竟然已經過去一半了。她和夏惠楓兩人依然在不斷的試錯、糾正,然後又跳入新的陷阱。
她過去在數學上有多麼驕傲,現在就有多麼失望。熱情被消磨殆盡以後,剩下的就隻有無窮無盡的自我否定和懷疑。
陳望安按照夏惠楓的思路再次推演。
盡管她有着常人難以企及的心算速度,但是在面對如此龐大的計算量時,還是會顯得有些無力。
一算又是大半天。
依舊是無解。
她長歎一口氣,放下筆,望着白牆出神。猛然間,她看見早上王大棗給得雞蛋還完好無損立在那兒。于是她剝開一半的蛋殼,小咬一口。
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