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卻不全和大皇子持相同見解。在另一部分人眼中,這或許可以更多地被解讀為陛下對洛将軍的盛寵。這樣一個在傳言中帶着别樣意味的字号,是沒有其他人敢如此稱呼的。隻有慶帝,可以這麼喊洛九,而親自取字,在衆臣面前以字号喚之,此等殊榮是那些僅能在朝會上得見天顔的臣子們從來不敢奢望的。他們看着紅衣人的目光裡帶了不自覺的豔羨:以色侍君,也不是誰想做就能做得到。
洛九泰然立于殿上,在衆人矚目中寵辱不驚。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朝會,但洛将軍早已習慣了時時刻刻處于視線的焦點。聽到這個問題,他隻是輕笑一聲,開口回道:“陛下,齊之于慶,不過癬疥之疾。之前敢蹦跶兩下,是被謠言沖昏了頭腦。想來臣今日殿上露面,已經足夠令其生怯,實在不足為患。臣相信秦将軍治軍有方,邊關安甯,才是我大慶之福。”
齊之于慶,癬疥之疾也。如此自信,如此嚣張!
群臣默然。
這種話換一個人說,都會顯得狂妄,而讓殺破齊軍的洛九說出來,就是這樣理所應當。老将看着這個年輕人的目光裡帶了後繼有人的欣慰,而同輩人胸中還有血性,更是被此銳意激得頭皮發麻。
紅衣殺神,鋒銳如斯。
“雖北齊無足為慮,然洛将軍鎮邊,亦可威震一方。且洛将軍善治軍,于軍伍之中,更顯其長。”另一位武将開口提議,再次得到一輪附議。
洛九無需擡眼,都能感受到高台之上帝王目光中的威壓。不管這些人是出于善意還是别有所圖,都不能再讓他們說下去了。他掩袖輕咳一聲,打斷了衆臣議論,此舉雖稍顯失禮,但反正洛将軍是第一次參加朝會,些許禮數之失也無傷大雅。“多謝諸位同僚厚愛,咳咳,非是洛某不願為國分憂,實則日前沖擊宗師之境,急功近利之下,受了反噬之傷。幸得陛下隆恩,許我于慶廟靜養,既為祈福,亦為療傷。修行之路不可懈怠,故而隻得辜負諸位美意了。”
沖擊宗師之境!這句話沖擊到了衆位大臣的腦子,朝堂上瞬間陷入寂靜。衆人呆滞地消化着這個可以稱得上震撼的消息,呼吸不由自主變得急促。天下四大宗師,慶國占其二,已經立于不敗之地,而如果洛将軍成功,那滅北齊破東夷指日可待!他……竟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此時的衆臣簡直為之前提議洛九出山而感到懊悔,這樣的情況,當然應該以修行為重,還是陛下用心良苦!若不是自己多事,洛将軍本來可以慢慢積蓄力量,暗中破境成為慶國的底牌。
在衆人震驚後悔欽佩驚喜的複雜心情中,朝會後面一系列議題草草滑過,匆匆結束了。皇帝看着台下的洛九,再次感到惋惜:一個閑雲野鶴不受管束的宗師,終究比不上俯首帖耳惟命是從的谪仙,可惜了。
朝會之後,洛九并沒有随慶帝回宮,不少人見狀便想過來攀談,隻是眼前一花,便沒了紅衣人的身影。
這個時候,洛九也實在是沒空先與衆人寒暄了,他飛檐走壁離開了皇宮,快如閃電,歸心似箭。
片刻之後,廊下煎藥的紫衣青年心有所感,擡起頭來,看到了面前笑靥如花的玉顔。
“安之,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