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長安回憶錄·夢華篇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婆婆走了,不聲不響,在睡夢中走的。人都說她是有福的人,走的輕巧,沒啥痛苦。看着我照例打來給她喝的那碗粥,又看着他們把婆婆擡走,我朝着他們遠去的方向望了又望,就算看不見人了,我也癡癡地望動也不動。

有人提醒我趕緊把粥喝了吧,我隻說那是婆婆的,這隻碗每日盛的第一碗粥永遠是婆婆的。那人隻覺得我癡兒純孝,便把我帶進城中家裡。哦,那人就是大善人桑懷民,他是漢的巨商,人們都更願意叫他大善人。他是我見過最善良的人,他很有錢,可是家裡卻十分樸素,院落雖大,可居一族,陳設卻與平民一般無二,飲食穿着也是如此。不認識的,打死也不信這家人是舉國聞名的财主。

桑懷民人如其名心懷天下,憂國憂民。各類稅收,他總是上繳兩份,其餘的布施各地,他努力經營,經常辛苦到深夜,隻為能賺更多的錢。我那時才知道,有人能通宵達旦吃喝玩樂,也有人通宵達旦隻為多一碗粥救人。

他很喜歡我,把我帶身邊,他書房裡的書我可以随意看,我看書的時候,他不舍得打斷我會差遣别人為他做事,有一次,他實在渴了,身邊的人又都差遣走了,就自己到井邊汲水喝弄濕了衣裳。

他說讀書好,喜歡讀書好,讀書可以有出息,有出息可以強國富民,他說大漢不容易,需要讀書人。

他說大亂戰以後,國家重創,積貧積弱太久,百姓太苦,休養生息不易,咱們家尤有餘力,當兼濟天下,為國分憂。他總跟族人念叨,連為數不多的仆從也耳熟能詳。這種良善之家,天子自不會虧待,族中的小輩們滿六歲就全都接去洛陽稷學開蒙,十二歲入長安文武學宮繼續教育。等成年以後,便可入仕,成為國家棟梁朝廷砥柱。可他沒等到子侄榮耀門楣,文治武功的那一天。

這樣的好人,是不該被我連累的。桑氏族滅震驚朝野,也是從那時起,我再也不敢貪戀絲毫善意,對我好的,我離得遠遠的,離得遠遠的……那天我從桑家豬圈的豬糞裡爬出來,猩紅的井水有恩人鮮血,我便那樣髒着醜着,幾乎把這輩子的淚都哭幹了……

遊蕩,整日的遊蕩,然後認識了一群小乞丐,起初是堂邑夫在義莊撿到我的,那時候我已經快要死了,是他小心翼翼把我從破棺的幹屍旁抱出來,像伺候将死的花草一樣,把我救活了。他不居功,隻說是我命不該絕,沒醫沒藥的,就靠着點水靠着點剩菜剩飯活下來,他萬萬沒料到我還能活。他說他的那夥小哥們兒,都命薄,天一冷就凍死的,少吃一頓就餓死的,擦破點皮就發燒燒死的……好多好多……他說着說着就紅了眼圈,哽咽得沒法再說下去了。

那是冷的久了,寒毒入體,天一冷就挺不住了,要不是餓的久了,怎麼可能少了一頓就活不了呢,若非長期羸弱,小傷小病的,誰會輕易丢了性命。他們不是命薄,是命苦。

桑大善人說的對,百姓太苦了,太苦了。

當年唐帝不肯回歸,抛棄故土,不管北地百姓死活,甚至不願伸出援手,隻留下一個破爛不堪的國度,讓他們自生自滅。接下來的幾任帝王,也都沿襲對北政策,唯獨我父皇想有所改變,卻最終腰斬身死,最終李氏連個嫡系男嗣血脈都沒留下,焉知不是天意。

政變後,趙氏找了一個旁了不知多少支的幼子登基,大張旗鼓的實行新政,然而真摯的北漢卻再度希望落空,迎來了南唐更加絕決的鐵血邊關政策,徹底斷了念想,一絲迎唐北歸的希望也沒了。北國的臣民,在南唐的紙醉金迷中,徹底被抛棄了。

心有餘悸,桑家的事我久久不能釋懷,我偷着離開堂邑夫好幾次,可是每次暈死醒來,都會發現我又被唐邑夫撿了回來。大亂戰以後,中原十室九空,北漢建立已經曆時四十幾年,國力漸強,可像這樣的破房子還有很多,我可以落腳的地方不少,後來我不再需要四處遊蕩,隻安全起見頻繁換着落腳點,堂邑夫會在我時常落腳的幾處地方都藏一些他努力積攢下來的幹糧,有時招來老鼠偷家,他也會生着怒氣爆着粗口,用老鼠打牙祭。

後來我們一起尋找荒野的财富——無人打理的果園有什麼樣的果子,什麼時節采摘,荒地裡蘿蔔青菜已經天然繁衍了無數代,長勢如同野菜,最粗的蘿蔔隻有手指那麼粗,可配上荒山幾十年無人踏足的山莊存過腌菜的地窖的石壁上刮下來鹽巴,腌制以後能吃上許久。隻是曾被屠城燒殺殆盡的荒城,斷壁殘垣裡骷髅森森,總是吓人得很,若非必要,我們也不常去。

就這樣過了許久,要殺我的那些人大抵終于倦了,或者覺着我一定死了,總之他們再也沒有出現過。

疾病總是如影随形,救濟的時候我們這些人總會被遺漏,瘟疫四起,我們稍有虛弱就會被第一時間清理,死人堆裡躺久了,好像心中再也沒什麼可以恐懼得了。我那時候就想,習慣了也好,到了地獄,就如還在人間一樣,不知道自己死了,不就和活着一樣嗎?我不怕死,卻永遠對生偏執。

義莊都滿了,死去的人來不要急處理,官府的意思是把屍體和将死之人一并焚了,堂邑夫哭着祈禱,希望可以趕緊咽氣。

那個時候師父就像谪仙一樣出現……

瘟病過後,堂邑夫不知哪天起就尊稱我為老大,對我唯命是從。我想拜入師父的鬼門,堂邑夫二話不說,跟着我就走。他那樣堅定。

啊,真是好多年了啊,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停停留留,聚聚散散,隻有他總跟着我,陪着我,就算我死了,他也是主持完我的葬儀,扶着我棺椁一同進入地宮。又給棺椁裡的我講不知多久我們的故事,才慢慢的沉沉的睡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