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體弱,有蘇和調理,日漸康複。
長公主劉婉看似力挺太子,那也是因為太子生母先皇後在世時,許了她女兒皇後之位,如今,太子年滿二十五還未大婚就是等劉婉獨女陳娜娜成年,可陳娜娜并不喜歡太子,說是嫌棄太子年長她許多,生的又不如九皇子好看。近來劉婉似乎也和九皇子生母淑貴妃走得越來越近。
梁王世子成年已久也沒婚配,大概也盯着陳娜娜。雖不敢明目張膽,但梁王與長公主原本就姐弟情深,陳娜娜是一定要成為皇後的人,盯着帝位的人,怎麼會遺漏她呢?所以陳娜娜不肯早早嫁入東宮,總推脫說還未長成,其實不過是在觀望,畢竟皇家不比百姓,曆朝曆代未成年就嫁入宮中不在少數。總之即便有皇帝力挺,太子還是如履薄冰,舉步艱辛。
太子是一個很好的人,是一個很好太子,将來一定是一個很好很好的皇帝。
太子并不是每天都來上課,他雖被卸了監國之權,但是皇帝身體尚在修養之中,還是需要他幫着處理朝政。我拒絕了太子殿下提我為伴讀的好意,還是以堂邑夫書僮的身份留在學宮,表面上整日忙些俗務。
平昭公主成婚沒多久,太子又因政見與太後相左被打壓,這次連帶太子老師太傅少傅都因授業有過誤導太子而被斥責下獄,皇帝修養期間,一應政務全都交由太後處理,長公主劉婉常駐太後宮中協助,為太後分憂,與淑貴妃更加親近。
本來皇子親王是不能去學宮學習的,九皇子能隔三差五跟着太子來學宮讀書,還是早年太子求陛下特賜的恩典。
按慣例太子在學宮讀書有伴讀,皇子在内宮讀書,沒有伴讀。
太後不知怎的,非要破個例,下了懿旨,命淑貴妃親自挑選世家子弟給九皇子做伴讀,于大内文淵閣設立學堂讀書,此事長公主劉婉也插了手,一上來就慫恿淑貴妃把太子伴讀韓燕熙和張子文要了過去。這就等于卸了太子雙臂。若非李大公子已經擔了太子府臣的官職,怕是連他也得挖走去保衛九皇子的安全。我估計太後下這道懿旨應該是劉婉鼓動的,這傻娘們兒一直搖擺不定,這回又要幹啥。
一時的變動讓十五歲的九皇子甚是苦惱,連續多日稱病窩在寝宮不出來。
皇帝怒斥九皇子竟敢裝病,違逆太後心意,怠慢學業,下旨封九皇子為秦王,即刻離宮,立府别居。指了上林苑一處宮殿,暫作王府,隻等成年馬上去往封地楚國,劃南軍駐地東陽,郯郡,泗水郡為楚國轄地。
斥責淑貴妃教子有失,閉宮反思,無诏不得出。升賢妃為賢貴妃,主理後宮。
賢貴妃是先皇後親自給陛下挑選的人,早年是得寵的。生下皇六子皇七子皇八子,皇六子早夭,皇七子大約十歲上得瘋症,平時好人一個,瘋症發作就要殺人,送去皇家别苑看護起來。
皇八子封齊王,已經去往封地代國,不過這個齊王身有隐疾,不能近女色,偏偏好色成性,每次和女子歡好都要大病一場,好了卻又要歡好,所以常年卧床。
因着這些緣故,賢貴妃一直被诟病。但她為人賢良,所以除了這些,衆人也說不出其他的不好來,她接替淑貴妃主理後宮,宮中并無異議。
淑貴妃原是宮中女官,陛下登基第二年,因美貌被陛下寵幸,所出的皇四子平王入質南唐,不出兩年便不幸染病早夭,客死他國,繼而皇五子獻王七歲被送去南唐為質。淑貴妃如今膝下除了九皇子還有皇帝僅有的兩位公主,大公主馬上年滿十四成年,二公主尚且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