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夜來南風起 > 第29章 第 29 章

第29章 第 2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除夕在李晏秋的殷殷期盼中到來,瑤卿剁白菜餡兒、晏秋和面、張珩生火,張郁則趕餃子皮。

李晏秋每捏好一個,三人輪流叫好,習慣了便不覺得尴尬。

瑤卿:“晏秋捏的就是好看啊!還不能多誇幾次呀!我們可以在餃子裡放個銅錢,看看誰能吃到!”

原來除夕的餃子還有這種吃法,李晏秋積極踴躍地去洗了幾枚小平錢:“娘,這錢會不會太大了?”

“不大不大,就算是兩枚折二錢也能包進去!”

張郁:“包進去是一回事,看不看得出來又是另一回事嘛!”

“就你懂!”

瑤卿似乎是想到了什麼,跟着李晏秋去找銅錢了,順便還帶了一條紅線。

張郁:“娘,你的餡兒還沒和好呢!”

張珩:“我來我來。”

李晏秋:“娘拿繩子是要做手繩?”

“壓歲錢。用紅線穿起來便能戴在手上便能一整年辟邪驅鬼、财運亨通!”

背面分别帶有“江、河、天、工”的四枚銅錢擺在桌子上,帶字的銅錢本就不多,據說“河”字是最稀少的。

“晏秋你要哪個字?”

李晏秋看向“河”字的錢,瑤卿瞪大眼睛。

“那我要江字?”

瑤卿眼疾手快地拿起“河”字銅錢:“那我要這個!”

“晏秋,下次想要哪個直接拿走就好。”張郁早就知道瑤卿想要“河”字,“我手上都是面,先别拉我……”

知道李晏秋是何意的瑤卿笑出聲來,李晏秋紅着耳朵讓張郁選個字。

餃子總會包完的,接着把紅繩戴在手腕上,圍着火盆守歲更是不在話下。

說到除夕的習俗,最重要的一項當屬祭祖。潦水村祭祖便是在去世老人的墳前擺上除夕這天煮好的餃子,燒幾張紙錢,磕個頭就算完了。可張珩是從外縣搬來的,親人也早就不在人世了,所以張家并沒有這項活動,李晏秋對此總感覺少了什麼。但李家的祭祖當真是有足夠的儀式感。

李貞還在世時,每年都是兩位嬸嬸包餃子煮餃子,李貞的三個兒子都要去聽李貞講這一年的風風雨雨,這在村裡倒也不足為奇,可偏偏到了這上墳的時候,奶奶和嬸嬸們卻因為不姓李不能燒紙磕頭了,沒錯,子孫們磕頭的時候也不會念着奶奶或者太奶奶。

今年沒有了李貞,李小園也不曾踏進廚房半步,李澤一人煮了餃子,得虧隻有兩人份也不算太累。

大鍋裡的水沸騰起來,一下子沒有了鍋蓋的遮擋水汽一股腦泛出來,李澤将鍋蓋上的餃子下鍋,用長勺攪拌着防止粘鍋露餡,放下勺子後的手就像洗過一般。

李澤擦手之際李小園進來了,将李澤畫的年畫摔到竈膛邊的地上:“畫個娃娃、鯉魚的就罷了,畫什麼蝙蝠、葫蘆?這些紙難道就不用錢嗎?”

李澤看着年畫散落在灰上,沒有撿起來的打算:“這些是覃婆送我的紙。”

“送你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飯你不知道?還送你?你以為你是誰啊?沒有我你能待在這個家裡?一點兒都不知道關心關心我,連李寂都不如!”

“誰在念叨我呢?幾日不見,大伯和哥哥就這麼想我?”李寂扶着李小舟進門。

這讓李小園更加不痛快,畢竟自己這個兒子可從來沒有這樣扶着自己,隻得咕咚咕咚把懷裡的酒喝完。

李小舟:“哥你少喝些酒,不然都沒胃吃餃子了,這是我包的韭菜餡兒的餃子,給你們也嘗嘗,一會兒去上墳的餃子和紙錢我都準備好了,等這餃子出鍋了我們就去磕個頭。”

李寂把籃子放在一邊:“我可都吃過了,大伯你也墊一墊。”

李澤守着餃子出鍋,李小舟和李寂将紙錢數了一遍又一遍。

小路上昨日的積雪還未融化便已經覆上了零零星星的紙灰——麥田裡已經有人在燒紙祭拜了。

李寂:“爹,這雪還沒化,你就在路上拜一拜吧,别進去了,你放心,我一定跟爺爺說明白了!”

李小舟:“那你們點火的時候小心着些,雖說天寒地凍的,也别給人家把麥苗點了。”

三人進到墳頭上,李小舟看到他們磕頭了便朝這邊拜了拜,李小園跪着燒完紙,将要起身不出意外地踉跄一下,差點滑倒。

李寂:“果然不讓我爹進來是對的。”

李小園又開始心理不平衡了:“你們先回去吧,我單獨跟爹說幾句話。”

李寂拿起籃子,拉着李澤便走:“大伯您放心說,我們絕不偷聽,我爹還在路上站着呢,我們回去等你。”

李小園隻在墳前呆呆地坐着,李澤雖不親人卻也聽話,不過這不親人也是有道理的,李貞不在了自己一下子沒了主意,如果沒有李澤,自己本應該同小舟、張珩一樣,有貼心的子女、有美滿的家在等着自己回去……

醉酒的李小園朝着相反的方向起身,天色暗下來,路也模糊了,上完冬水的井口周圍隻立着幾顆稭稈,李小園在滿天的煙花中噗通一聲掉進了井裡,落水聲和呼救聲被爆竹聲掩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