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玚已經隐約能夠體會距離讓友誼變淡,所以格外生氣盛柏的态度,她就這麼平靜接受了可能的分别。
盛柏有些意外,沒想到姜玚反應這麼激烈。
明明她曾經去了普通高中,也沒有見他有什麼情緒,或者也有過但沒有和她提起過,畢竟他的性格還是比較内斂的,如果她沒有發覺或是直接問,他大概不會講出來。
“如果我一直像去年一樣,成績提不起來,百分之一百都考不上附中,你會怎麼想?”盛柏反問道。
“現在不是有希望嗎?”姜玚皺眉。
“你就回答一下吧,初二那會兒我成績下滑,你當時是什麼想法?”盛柏再問。
姜玚歎了一口氣:“有些恨鐵不成鋼,你很聰明,卻不用功。”
“我是因為厭學,你能理解這一點嗎?”盛柏又問。
姜玚點點頭:“我現在可以理解,有時人很矛盾,明知道成績不好這件事不對,但依舊提不起勁學習,我有幾個朋友都是這樣,那你現在好些了嗎?”
盛柏思索片刻,緩緩搖頭:“我不知道,現在我知道要學習,知道它的用處,有些科目學起來感覺挺有意思的,有些依舊不喜歡學起來很費勁,隻是靠努力把分數提了起來,但我确實不喜歡為了考試硬逼着學習這件事。”
“分科後會好一點嗎?還是要等到大學?”姜玚問道。
盛柏曾經是在大學後才好轉的,哪怕她對自己的專業興趣不大,但成績不再與中考高考這些東西挂鈎。
“我覺得是大學。”
姜玚想了想安慰道:“萬一進了附中,說不定還能好一點,它課外活動蠻多的,雖說升學率也很要緊,但也在盡量往素質教育上面靠。”
盛柏提醒他:“初中部也差不多啊。”
姜玚搖頭:“但你參加的很少啊,都是當觀衆的那一個,之前你不是也說過嗎?想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高一高二都還能多做些嘗試。”
“這麼說來,你也一樣啊,聽說附中重點班管得也挺嚴的,這些課外活動和他們關系不大,但普通班都會鼓勵學生們踴躍參與。”盛柏笑道。
盛柏是真的覺得附中這麼做有些好笑,但也是在盡量努力讓大部分學生多方面發展,獲得一些素質教育的滋養,隻是還需要能夠沖刺清北的學生,升學率也要保證在前面,不然想要考上名校的優等生家長怎麼願意孩子來他們這裡。
所以附中沒有完全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學校那樣,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度,但同時也沒有像經開一中的傳統升學高中模式。
經開一中的高中部比初中部管得更加嚴格,女生要剪成學生頭,隻有藝術特長生可以留長發,男生的頭發也有長度标準,學習上實行末位淘汰制,非常殘酷。
祝老師一個同事的女兒現在就在經開一中高中部就讀,因為成績下滑,降到了普通班,盛柏還聽說那個姐姐的父母對此也很不滿意,時常打罵她。
而附中是根據中考成績安排了兩個重點班之外,剩下都是平行班,高二分科時,會根據高一全年的綜合成績再把優秀學生塞進重點班。
盛柏記得姜玚曾經也是因為簽了協議,中考發揮失常,比現在還差,掉到了附中錄取線下,多虧協議标明是在普高線上都能進來,因此高一就在普通班,那一年學習認真,高二分科就回到了重點班。
不像盛柏,她到了普通高中依舊還是在厭學情緒中,成績繼續滑落,但祝老師他們那時仍然關心着她的心理和身體健康。
盛柏到現在都不知道,姜玚一直對她都很好,她誤會過不止一次姜玚對她也抱有相同的心思,但是因為後來沒有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城市甚至不是同一個國家,才沒有可能,還是她想錯了,隻是因為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他隻是習慣性的行為。
盛柏也不是很想搞清楚了,這一次因為成績提高,情況也發生了變化,過去的經曆不能再一一對照,新一輪的遊戲和上一輪的局面并不一樣。
她現在隻想順其自然,放下最後那一點不甘心的執念,和姜玚做發小也許會更好。
就像姜玚從北京回來後,和蔡馨萍一起去看電影,盛柏的心緒也沒有什麼波動,隻是和程旭清調侃姜玚真受歡迎。
程旭清為盛柏打抱不平:“他們去看電影,咱們也去!”
盛柏再三澄清:“我和姜玚真不是你想的那樣。”
程旭清就是不聽,他也有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女生,他們平時都是互相損對方,他把對方當成哥們,對方把他當成閨蜜,他們還會互相争誰是誰的爹,就是這樣的相處模式。
在程旭清眼裡,姜玚和盛柏就不是發小相處模式,他們這是青梅竹馬。
但程旭清現在發現姜玚居然和其他女生出去玩了,盛柏也是他的朋友,又是心思敏感的女孩,他得站在這一邊。
盛柏很無奈,程旭清的行為和想法雖然讓她覺得有些好笑,但也是他對自己這個朋友的義氣,便答應下來,反正也好久沒去影院了。
至于姜玚答應蔡馨萍的邀請去看電影這件事,還要從他們跟着學校的安排去北京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