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柏聽了這話也蠻開心的,她确實遺傳了父母的特點,愛看書也愛說話,除了父母就隻有姜玚不覺得她掉書袋很煩人。
和俞珊,梁月她們在一起聊天,她也不愛講這些,而是說些八卦。
盛柏收斂心神,這月月考就在元旦前,就剩幾天了,她沒有那麼多精力操心其他事,好不容易把競賽的作文交了上去,可以專心複習了。
盛柏希望這次能考好一點,她還是想在高二分科後去重點班,分班應該會綜合每一次的成績。
姜玚期中考試是五班第一,全年級也在前三十名。
這次月考很快考完,姜玚因為在學信息競賽知識,排名掉了一點,班級排第二,年級前五十。
盛柏真是沒話說,她這次考到了六班的十五名,年級排在兩百名左右。
姜玚還誇她:“這次考得很不錯啊。”
“和你比不了。”盛柏真的很郁悶,她感覺自己很用功了,哪怕是不怎麼拿手的生物和化學,基礎題基本都能拿到分,提分很迅速,反倒是英語,難度其實不大,問題是要記住固定搭配和單詞的多義,這樣才能拿到更多的分。
盛柏真沒覺得重來一次有多少優勢,她愛看書,一直都有在學習,但也隻針對她喜歡的曆史和文學,不喜歡還是懶得了解,所以她的弱勢科目也比不過附中其他的聰明同學。
“你不要這麼比啊,隻看你的語文和曆史單科排名,都在全年級前五十,地理和政治也不錯,能在一百名,數學和物理在兩百名,也挺好的,等高二分科了,你立刻就竄上去了。”姜玚安慰着。
姜玚的文科成績稍弱,他也有煩惱:“我的語文還是不太行,等分科了,會拉後腿,我都按你的方法來了,提分還是很慢。”
附中直接按照高考的分值和卷子出題,語文滿分一百五十分,及格是九十分,姜玚在盛柏諄諄教導後,三次考試,從一百分提到了一百一十分。
盛柏反過來安慰他:“無論是你的語文還是我的英語,都需要慢慢積累和學習,不要着急。”
姜玚也很無奈:“數理化生,還有英語,我沒有多少提分的餘地了,就隻剩下語文,我現在感覺走競賽路線居然還有其他好處。”
姜玚已經能預料到未來高三的景象,對他來說,高考的題目難度不是特别高,但要考到清北,幾乎不能失分,這才是最難的,他都能預感不走競賽的話,複習會多麼痛苦,對他來說重複的知識才是最無趣的,他對刷題沒什麼排斥,因為每道題都不一樣,但高中三年的知識就這些,反複的回顧是最無聊的事情。
初三已經經曆過一次了,姜玚基本能猜到高三會是什麼景象,而且初三還能好一點,好多科目是從下學期才開始複習的,高三可不一樣。
盛柏很欣慰:“你居然現在就能想到這一層,不過确實是這樣的,你好好參加競賽,哪怕加上十分,高三複習也能輕松一點。”
姜玚心底湧起了深深的感動,之前盛柏勸說他去學信息競賽知識,也說過類似的話,他當時理解還不夠深,沒想到盛柏這麼了解他,早就看破了他。
姜玚袒露了心聲:“我感覺一直複習同樣的知識很無聊,還不如去學不一樣的編程。”
盛柏驚訝極了,原來上一世高三時,姜玚的苦悶是因為這個,天才的認知真是不一樣。
“姜玚你知道你最厲害的地方是什麼嗎?”盛柏輕聲道。
姜玚搖頭,面露疑惑。
“你貴在有自知之明,這個自知也包括了解自己,小到做作業需要多少時間,大到想做的事情,你知道你自己的極限和喜好,這是非常難得的。”盛柏輕歎。
姜玚無奈地搖頭:“這就算厲害嗎?”
盛柏很認真,以這個角度再看身邊的大人,就能看出來一二了。
祝老師從不把工作帶回家,她的工作效率很高,一樣很了解自己,所以同時還能兼顧照顧盛柏,要知道好多老師隻能顧着學校的工作,自己的子女反倒管不了多少。
盛柏爸爸經常晚上加班做設計圖,他也習慣了,對他來說晚上靈感更多,同時應酬再多他也堅持做到了每天接盛柏和姜玚回家。
姜玚聽她講着祝阿姨和盛叔叔,又道:“那你也一樣啊,我可不像你,還當着課代表,又管着興趣班,一會兒又是演講,一會兒又是作文競賽,學習也沒有落下,每一個你都做得很好,我要是你,肯定顧不上這麼多事情。”
盛柏忍不住笑出聲:“剛才還想說咱倆是難姐難弟,這會兒又商業互誇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