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走近,給我解說:「這是西漢時,衆大臣對廢除官營鹽鐵的議論記載。」然後又看着我,笑說:「時人謂‘女子無才便是德’[9],宮中嫔妃縱然識字,卻少有讀過四書五經的,你真叫本宮刮目相待。」
皇後雖學富五車,但似乎隻愛治國經典。我斜眼瞟着書櫃,探問:「娘娘似乎不愛讀詩詞歌賦?」
皇後輕皺眉頭,答道:「《詩經》樂而不淫[10],雅樂盡美盡善[10],孰能不愛?今人的詩詞空會雕文織彩,對聖言忘乎所以,何以正心修身[3]?何以為天下國家之用[11]?」
我不熟悉戎國的當代文學,但她當真語出驚人。從前夫子告訴我,儒生為考取功名,少有時間讀雜書,但其實詩人多是科舉出身的官員。我真沒想到,她會如此評價他們。
我驚詫地應:「娘娘洞見卓絕,臣妾自愧不如。但是後宮不得幹政,隻可惜了娘娘滿腹經典。」
皇後輕笑一聲,然後頗有深意地說:「你說得對,本宮也期盼每個嫔妃都謹記‘後妃不可幹政’的規矩。」
此時,内侍走進殿内禀報,稱皇帝要召見皇後。内侍還貼心地提示皇後,說皇帝正在批閱奏折,并為國庫的事而苦惱。
皇後看了我一眼,我随即識趣地告退。我離開前,瞧到皇後執起櫃内的《鹽鐵論》。我疑雲滿腹,為何皇帝處理政事要召見皇後?皇後又為何取走《鹽鐵論》?我想到她宮内那滿目的史書國策,頓時了然于心。難怪方才聊到女子幹政,她的态度變得如斯古怪。想來這位皇後,一直是皇帝背後的謀士。我甚至猜測,她打算用官營鹽鐵充盈國庫。
看來,宮内形勢極其複雜。我暗暗記下此事,更下定決心要理清各黨關系。否則,恐怕容易自招禍端,難以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