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不怕不怕,有我在 > 第25章 025

第25章 025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宗教并不是讓人陷入無知和愚昧當中,也不是縱惡的理由。如果執意要利用宗教的力量去縱惡,這麼一段因果關系将由世界的時間線帶來。時間掌控生老病死,何況時間本就是精神世界,即便作惡的人死了,他的精神能量(靈魂)也會受到精神世界的刑罰。他所産生的惡,會化成一股能量,将他牢牢束縛。時間就是精神世界的本源,氣就是精神世界的本源。沒有誰能脫離得了精神世界,如果沒有精神世界,我們就不會存在。思想錯誤導緻的制度錯誤,制度之下生存的人也變得奇奇怪怪,錯誤的思想會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悲傷。

——————

再深入一點來說,做個假設,可能在曾經那麼一段時間,有人見過神法佛法是會顯靈,但現在不一樣了。當愛的能量大範圍消失,法的力量自然就會消退,精神世界的規則約束力弱化了。

何況時間已經過去那麼久了,隻要有一段時空中的人的思想與過去時空中的思想稍有偏差,就會導緻後人的思想跟着出現偏差,再到最後,這些思想就如同深水炸彈似的存在,時不時冒出來炸個噼啪響,可能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出現了錯誤。

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無限的可能性。就像我們寫作一樣,如果不把明确意思表達清楚,而去讓讀者胡亂猜,可能當時寫作時,我們是這麼想,可是到了另一段時間裡,我們又不會這麼想。到最後連自己都糊塗了。不僅看書的人懵,我們也跟着懵。最後造成了一種思想混亂的局面。

她說:“網上還說馬雲很貪錢。”

我懶得去辯駁,如果網上有這麼一條言論,大概是老天為了警示當事人即便有錢了也不要窩着藏着,這麼一條言論的出現,是貪念本身化成。

每一條言論的出現都有不同的作用,這個世界說複雜也不複雜,說簡單也不簡單。亂中有序,冥冥中都有一條秩序存在。網上言論各式各樣,我覺得對于那些名氣稍微大點的人,應該能明顯感受到這一點。

有些人聽不得批評的話,聽了就犯怒;有些人聽不得嘲笑的話,聽了就大哭;有些人聽不得激烈的話,聽了就大罵……其實不管是哪一種言語,都在提醒當事人罷了。

随風飄來的話,聽進去了就該忘了,忘不了就該反省了。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永遠不要把思想停留于表面。如果光明磊落的人正處于流言蜚語當中,那就全當挨報應,消業障。當事人該去思考行為是否不夠妥當,而不是覺得無顔面對世人就去自殺,這是逃避,這個關卡沒有過,這個選擇沒有做對,于是就會引發後遺症。

所以,這也是“自殺之後靈魂就會在一個地方重複自殺”的規則由來,因為生前的人在處理事情時,有“逃避”的傾向,于是死後就受到了刑罰,這條刑罰的誕生是為了攻克“逃避”。

每個靈魂來到這個世上都是為了完成人生課題。

正如生前的人散發惡的能量,而死後也會被這股能量反噬。這股能量是這個人所誕生的,理所應當的由這個人來消化。

建立邪教是大惡,并不是不能建立宗教,而是,發心要是好的,行為也要是好的,要有益衆生。如果運用信徒的能量而去行大惡,總有一天,必然會被大惡吞噬。畢竟惡的源頭在你,你也将會成為惡的終結者,如果不能去制止這份惡,就會成為消化惡的犧牲品。

就類似于,你打别人一巴掌,人家也會還你一巴掌。因為這巴掌是你所帶來的,所以這巴掌也應該由你帶走。

這就是一條因果關系。

而關于“靈魂”一詞,并不是隻在《聖經》中存在。

宗教是宗教,神是神,宗教和神沒有任何關系,宗教是神的衍生品,是思想的衍生品,是愛的衍生品,是愛的分支物,可以鼓舞人心,可以教化世人,可以在混亂的年代中控制局面,為世界帶來一絲希望,但人們也可以利用宗教斂财。宗教是人們給神的定義,其實神與宗教本無關聯,神是神,宗教是宗教。

宗教的作用隻對信徒産生作用,隻對群衆産生作用。而神可以對世間萬物産生作用,神不僅僅隻局限于隻對人産生作用,他是精神能量的分支,而精神能量又是愛的分支,與我們同屬于世界本源。當神被圈入“宗教信仰”所定義的思想框架中,也意味着神不再是神,而是宗教中的犧牲品。是錯誤思想的犧牲品,因為錯誤的思想,而被人們打上“封建迷信”的犧牲品。

因為世人對神的理解不深,所以世界上才會有這麼多的宗教,因為思想是多樣化的,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樣化的宗教,但其實不管是哪一類宗教,它們都來自于思想。而神,他們和我們生命的本源是一樣的,都來自于愛。

一個來源于思想,一個來源于愛,本質不同,所以兩者也是不同的,并不能混為一談。生命的創造力是無限的,世界需要無限的愛來滋潤,因為生命的到來,所以這個世界才更美好。生命以不同形态降臨到這個世界,起初最底層的生命因為弱肉強食的規則,靠着貢獻自己的身體建造這個世界。不管是植物也好,動物也罷,它們都是愛的一份子。不管是物質世界的生物,還是精神世界的神鬼,他們都是愛的一份子,他們的本源都是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